新西兰“中国人劣等”、“中国白痴”…面对歧视我们


在新西兰


日前,奥克兰一名华裔妈妈在北岸Albany一购物中心内遭遇“种族歧视”辱骂,而另一起发生在汉密尔顿的类似事件中,受害当事人则直接被辱骂为“中国白痴”——面对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我们应当怎么做?

孩子争抢玩具 洋人妈妈行为出格   上周日,奥克兰华裔妈妈KK(化名)和家人一起去北岸Albany的一个购物中心购物。据KK告诉记者,当时她的孩子在购物中心内的儿童游乐场玩,手里拿着一个玩具,一个3岁左右的洋人小男孩过来想要这个玩具,她的孩子没有给。而这时一名洋人女子立刻冲了上来,将玩具抢了过去。   “当时她突然跑向我孩子,我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KK说,“因为只不过是小孩子之间的事情,我就跟她说,‘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吧’。结果没想到她对我破口大骂。”   据KK向记者转述,当时这名洋人女子有疑似“种族歧视”的语言攻击。称KK“中国人就是劣等”、“工党上台,你们都要滚回自己的国家去”等言论。这让这名华裔妈妈非常气愤。   微信图片_20171025094009.jpg (本文图片及视频均有受访对象提供)   KK认为,这名洋人女子可能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了,因为看起来很有经验。“她跟我说话的时候故意压低声音,还威胁说她有个女儿就是警察。”   后来虽然报了警,并且警察也给KK做了笔录,但她表示,警方认为这种口头争执没有产生什么严重后果,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微信图片_20171025094004.jpg   由于无法向第三方核实,我们无法证实或证伪KK的遭遇。但无独有偶,本周二,汉密尔顿华人Tiffany(化名)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旅店退房:店主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本周二(24日)早上,在汉密尔顿一家汽车旅馆工作的Tiffany接待了几个要退房的客人。   “这几个客人是大前天登记入住的,当时说是一个大人带一个小孩,但实际至少有4个成年人住在里面。”Tiffany说,“入住时我们收了100元押金。24号早上退房时,我们的工作人员在房间内发现了两个烟头,空气中还有明显的烟味。按规定新西兰是不允许室内吸烟的,所以我们扣了押金。”   在扣除押金后,办理退房的洋人女子情绪出现激动,开始用“Chinese idiot”、“fxxKin Asian”等侮辱性话语辱骂Tiffany,并表示“You are not welcome in our country”,同时,一名印度裔的保洁人员也遭到她的辱骂。   QQ截图20171026140545.jpg   “她开始骂一些种族歧视的话,完全无法沟通。”Tiffany说。发生语言冲突后,Tiffany开始打开手机的录像功能进行取证,同时打电话报警。对方洋人女性也拿出手机与其对拍。   当洋人女性发现Tiffany确实已经报警、不是虚张声势后,该女子及其同伴开始收拾东西欲离开。   “警察来得非常快,我挂掉电话不久他们就来了,刚好遇到退房的房客。”Tiffany说,“在了解事情原委后,警察也带走了她,并给她发出了限制令,禁止她们再靠近我们的旅馆。”   Tiffany表示,虽然她和他的朋友们以前也偶尔遇到过向自己比划不雅手势的人,但这种程度的种族歧视还是第一次遇到。   种族歧视:所有移民都很注意的问题   不管是新移民还是老移民,很多移居海外的华人不可避免地会与“种族歧视”这个问题打交道。而在类似事件中,华人往往是“被歧视”的对象。   在新西兰,最大的“政治正确”就是不在种族问题上犯错误,因此新西兰人对这一问题也都十分敏感。   然而,“种族歧视”并不是一个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筐”,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针对上文中发生的两起事件,记者与人权委员会进行了联络。不过截至发稿时,人权委员会尚未作出回复。不过,记者在人权委员会的官方文档中找到了一些与歧视相关的信息。   根据人权委员会的定义,构成歧视需要两个要素:歧视行为的领域以及歧视发生的领域。   歧视行为的领域包括性别、婚史、宗教道德、肤色、种族及国籍、疾病、年龄、政治观点、家庭及就业情况、性取向;   歧视发生的领域包括政府或公共部门、职场、业务合作、教育、公共场所及设施、公共交通工具、服务领域、土地、住房及住宿、行业协会或资历评审机关、职业培训机构等。   套用这两个要素来看,上文中两个当事人遇到的情况应该是属于“种族歧视”的。符合定义中“族裔攻击”以及“公共场所”两个要素。   遇到歧视该怎么办?   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歧视行为怎么办?   业内专家认为,首先,华人朋友需要转变一个心态,看冲突是否是“种族歧视”。在国内时,中国人很少能遇到这种“种族歧视”的状况,最多就是网上一些“地域黑”和“键盘侠”的事。从国内来到新西兰后,同胞们应该在身份上适应这个转变:即虽然我们已经从多数族裔变成了少数族裔,但并不意味着族群是弱势群体。   比如前段时间新西兰网率先报道的北岸某中学华裔学生被打的事件(新闻回顾请点此)。实际上,上文中两起学生之间的纠纷事件跟种族的关系并不大,更像是“校园霸凌”。这种现象即便在国内也普遍存在:强壮的孩子喜欢欺负身材瘦小的孩子。而如果家长先入为主地认为是“种族歧视”,无疑给孩子背上了一个“弱势族群”的心理阴影。   那么一旦你确认自己受到的是各种意义上的歧视(不限于种族歧视)之后,首先要记得尽可能多地保留证据(图片、视频等),如果受到人身威胁或者攻击,可以直接报警;如果歧视行为已经结束,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人权委员会。   QQ截图20171026143401.jpg   通常情况下,人权委员会会先帮受害人进行一次非正式干预。如果情况属实,委员会会给受害人分配一名调解员,调解员会在《人权法》框架内对当事双方进行调节。这一程序是免费、保密且公证的;   大部分投诉在调节阶段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最终结果包括道歉、经济赔偿等多种方式。如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可以申请在人权法庭进行法律仲裁。受害人同样可以申请免费的法律代表。   人权委员会联系方式 Freephone: 0800 496 877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xt: 021 0236 4253

新西兰新闻

澳洲反对党:胜选将建7座核电站

新西兰澳洲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表示,他将在明年的联邦大选中承诺建造七座核电站,并承诺首批核电站将在2035年至2037年间投入运营。这些核电站的选址都是即将或已经退役的火力发电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