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新西兰在对华经济贸易关系当中,有很多个“第一”。新西兰是西方发达国家当中,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双边自贸协定的。今年3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总理访问新西兰期间,中国与新西兰签署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安排备忘录。这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首次就“一带一路”倡议签署类似的文件。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商务参赞张帆日前接受了网和环球时报的联合专访,介绍了中国企业在新西兰投资的现状,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国企业投资新西兰的新契机。
新西兰市场开放程度全球领先 中国投资百花齐放世界银行的一份“全球最易经商”报告中,新西兰被列为全球最容易经商的国家。在张帆看来,新西兰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其开放程度全球领先。从国家和政策的层面,新西兰对于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是较为完善的,这也是在近年来吸引了大量中国投资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中国在新西兰的投资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特点,其中,行业分布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其中,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等领域,是目前较受欢迎的投资领域。不过,在教育、医疗、科技、环保、航空等领域,也出现了中资活跃的身影。从投资的地区分布来看,除了最大城市奥克兰之外,中国投资在新西兰的南岛和北岛都有不少投资项目,地域分布呈现分散化的趋势。从投资主体来看,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都有参与到新西兰的投资当中。此外,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的投资,都非常紧扣新西兰本地的优势。例如不少中国企业在旅游方面的投资,紧扣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张帆认为,这样的投资特点,符合“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新两国“互利共赢”的主旨。
初级产业资源丰富 农用土地敏感
新西兰是经合组织国家(OECD)国家当中,少有的以农业立国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国之一。其奶粉出口占世界贸易量的四分之一,羊肉出口占世界贸易的75%。2016年,初级产业出口实现372亿新西兰元的产值。近年来,该领域的投资机会也得到了中国企业的青睐,但这过程中,也有许多波折。
张帆介绍说,新西兰有着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投资,起步于过去十年。2012年上海鹏欣收购新西兰的克拉法农场,因为涉及土地超过1万公顷,该收购在新西兰朝野产生了巨大的争议,最终以新西兰政府附加了26项条件后,上海鹏欣开始了在新西兰的投资。
根据新西兰的外国投资法规定,农用土地属于敏感土地,必须严格审批。而新西兰政府没有批准鹏欣进一步收购Lochinver Station农场的投资项目,主要是因为新西兰政府和民众,对于外来资本收购新西兰土地,尤其是农用土地的担忧。农产品出口是新西兰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在土地问题上,新西兰政府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态度。其民间对外资的态度,不能说敌视,但至少比新西兰政府更加保守。
不过,仅仅认为新西兰政府否决了鹏欣的一个收购,就认为中国企业无法在新西兰农业领域进行投资,是片面和绝对。近年来,随着中国民众对乳制品需求的扩大,中国国内的主要乳制品生产商,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基本上都在新西兰通过绿地投资或并购的方式,建设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在这些领域,新西兰政府还是持开放的态度。对中国企业来说,农业投资方面整体环境是开放的。当然具体到个别领域,例如大规模的农业土地的并购,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根据新西兰的海外投资法,通过海外投资办公室的审批。
新西兰政府和民间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在加深
今年五月,新西兰政府派出了一个高级代表去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大主要政党的主席都去了北京。张帆认为,新西兰政府和民间对“一带一路”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太熟悉到相对了解的过程。如今,新西兰的媒体、工商业和政界对“一带一路”都表现了极大的热情;而且从执政党到在野党,也都对此达成了共识。
张帆说,之前,很多当地人士觉得新西兰只是在“一带一路”的延长线上,似乎置身事外。但是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是一个全球性的倡议。从这个角度来说,新西兰参与其中,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过,“一带一路”倡议其实不仅仅包括新西兰人通常所理解的贸易与投资领域,更是包涵了政策、基础设施、贸易、金融和民心等五个领域的相通。从这个概念来看,新西兰工商界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
“一带一路”创造出三大领域的投资契机
张帆认为,中新两国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除了政策和人文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基础设施、贸易和金融这三个领域,都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一是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前景看好。目前,新西兰国内尤其是奥克兰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短缺。但由于新西兰政府和奥克兰市政府,受到评级机构对其在政府债务方面的评级限制,无法借贷更多的政府债。而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领域,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人才方面,都是具有优势的。
“所以我们也在与新西兰的各级政府沟通,看怎样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经过必要的政策沟通,实实在在地推动一些项目。从而发挥中国企业的优势,实现一些互利共赢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也向新西兰方面提出来,可以参照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开辟一个试验项目,以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的方式来推进”。
第二,两国自贸谈判推动贸易和投资。目前,中新贸易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随着两国自贸区升级谈判结束,两国在贸易领域有很大的潜力。中新两国在货物贸易方面的互补性比较强。新西兰的很多产品,例如保健品,乳制品,食品等,都很受中国消费者欢迎。今年,李克强总理访问新西兰的时候两国签订协议,将在“冰鲜牛羊肉”出口方面进行试点。目前,首批试点出口中国的新西兰冰鲜肉已经启程运往中国,目的地是上海。
可以说,中新两国通过自贸区的多年合作,贸易对投资的推动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新西兰国内很多产品的生产能力有限,供给能力不够。好的产品,在中国肯定卖得动,但是需求一大,其供给就跟不上。“投资扩大其生产能力,推动贸易对华出口,是值得中国企业参与的投资领域,也是我们乐观其成的”。
第三,金融领域合作为中国投资提供帮助。张帆说,金融领域合作,可能与大家平时的直观感觉有点远。不过,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也为中国企业投资新西兰提供了很多利好消息。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与新西兰储备银行续签了人民币与新西兰元的货币互换协议。从2014年开始,中国的三家国有银行:工行中行和建行相继在新西兰设立了子公司,并在加快申请分行牌照。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两国在金融领域这些合作,也为中国企业参与基础设施、贸易、农业和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财务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旅游留学投资将是新的增长点
张帆认为,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旅游和留学未来也将成为中国对新西兰投资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他说,旅游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既属于服务贸易,又是两国民心相通的渠道。“2013年我刚来新西兰时,中国游客才15万人次,去年已经达到了41万人次。今年保守预计能到45万人次。现在中国的航空公司直飞新西兰的航班已经遍地开花。中国游客来新西兰旅游,有很多旅行线路可以选择了。”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新西兰的旅游接待能力受到限制。我们也向新西兰政府委婉地提出来过。新西兰政府也承认这是他们目前的短板。但是受限于其《资源管理法》,新西兰在旅游地产的快速发展方面受到限制,不可能一下子建很多酒店来满足中国游客需求。不过,这些挑战,这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机遇。一方面,新西兰方面在努力推出更多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市场的差异化发展;另一方面,旅游基础设施在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这些都是中资可以积极参与的增长点。”
在留学领域,新西兰的教育产业,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在世界上有一定地位。张帆认为,除了高等教育之外,新西兰的中小学留学产业,在未来将成为一个增长点。他说:“由于价格相对便宜,而整体社会环境安全,让新西兰留学产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然,更多的中国孩子在这里留学读书,也有利于中新人文交流和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我们是乐见其成的”。
外汇管制不会影响正常对新投资
针对有很多人担心的,最近不断收紧的外汇管制,是否会影响到中资企业对新西兰的投资。张帆表示,外汇的收紧措施,是一个正常的纠偏举措。他说,此前有部分企业,盲目地不切实际地开展对外收购活动,影响了正常的对外投资活动。这些盲目的投资是要收紧和纠偏的。但是对于企业的正常投资行为,例如国内的生产制造型企业,能够与投资目的国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企业的这些真实的投资意愿,都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中国投资需要做好三个准备
中国企业经过多年来“走出去”的实践,都或多或少积累的不少经验。在海外投资领域,中国企业已经不是初级阶段的实践了。张帆认为,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到新西兰,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
第一,人才储备。兴办一个企业需要有人来打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国际化运营的人才,是非常缺乏的。一方面要自己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尽量依托所在国的人力资源,实行属地化管理,积极招聘当地人才。
第二,对新西兰国情的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找了很多“中国通”,进行了很多调研。当时的外国企业要在中国取得成功,就要对中国相当的了解。现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也要对所在国家有相当大的了解。新西兰有西方国家的共性,也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不能两眼一抹黑就来投资。
第三,与媒体打交道。西方媒体有其特殊之处,作为投资者和当地经济的参与者,中国企业必须要去适应它。比如危机公关这个概念,是一个很专业的工作。中国原来没有这个概念,企业也不懂。但现在在国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尤其是一个大的世界知名企业,就必须要有专人来负责这个专业的事情。
张帆举例说:“例如,上海梅林收购了50%股权的银蕨农场,前段时间说要关闭一个工厂,导致当地370名工人要失业。新西兰一些本地媒体就利用这个失业问题大做文章。但后来企业在媒体上做了一些解释工作。最近我发现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少多了,民众也都明白过来,事实并不像某些媒体片面报道的那样。在这个问题上,上海光明集团,作为银蕨农场50%的拥有者,他们的做法,第一符合市场规律,第二也符合当地的惯例,对失业工人进行了必要的安置,也展现了中国投资者在这里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现在我就没有再听到负面的声音了。”
正视投资风险 注重社会诚信
张帆认为,中国企业在新西兰投资,在政策和社会层面,风险比较小。但在商业方面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他说,新西兰的司法体系比较健全,市场化程度也很高。因此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企业正当的投资利益和投资诉求,都能够得到来自政府和法律的保护。因此,只要企业依法办事,就能够保障其自身权益。但是,由于新西兰国内市场本身不大,产业规模也比较小,因此企业在当地投资就会面临不小的商业竞争,商业风险很大。
相比较其他欧美国家,在新西兰与当地人打交道相对比较容易。新西兰属于英联邦国家,在地缘上与其他国家相对比较隔绝。因此其民风相对比较淳朴,人们的幸福指数比较高,也非常热情开放,不过有时候心态也会有一些狭隘。一部分社会民众对外国人存在偏见,但大部分国民在对待外部事物的心态还是开放的。当地虽然族群组成比较复杂,但是种族歧视比较少。亚裔,毛利裔是主要的少数族裔。其多元化社会文化有比较强的包容性。
此外,新西兰是一个注重诚信的国家。只要对方信任你,双方的关系就比较好处。但是,要赢得新西兰人的信任,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尤其在做生意过程中,要让对方放弃原来的合作伙伴而选择新的合作伙伴,这个转换过程是比较艰难的。但是一旦这种基于信任的合作关系建立起来之后,双方的友好就是非常牢固的了。
(此文为环球时报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