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教授洪生辉(Siah Hwee Ang)撰文认为,在投资方面,东盟国家正在成为可替代中国的不错选项。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亚太地区国家2017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进行调整,从6个月前的5.3%,调高至5.5%。
该调整主要基于对区域内两大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的乐观作出:主要是中国(从6.2%增至6.6%),其次是日本(从0.5%增至1.2%)。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为4.9%,整体健康。缅甸、柬埔寨、菲律宾、老挝和越南的经济增长预期均高于6.5%,东盟最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则为5.1%。
虽然作为整体的亚太地区2018年经济增速或会放缓,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仍有望提速。
多数东盟国家持续致力于提高其经商便利指数排名,重点放在惠及外国企业的措施上,比如简化海关过关手续。但每个国家的具体侧重点又各有不同。
例如,菲律宾的目标是进入该指数排名前25%,甚至前20%,并正在取得成效。2016年该国排名位居前55%,今年则提高至前52%。菲律宾的目标或许远大,但总体而言仍在可实现范围。未来数年,菲律宾计划成为东盟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则正努力在国内消费和国外投资间取得平衡。该国已加大政府开支,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鼓励国内经济增长。同时,在诸多行业放松针对外国所有权的限制,允许外国资本加深参与程度。
一段时间以来,越南对外国企业都抱持开放态度,尤其体现在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方面。如果高科技企业和主要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无法确认得到保护,很难想象他们会愿意进入该国市场。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东盟国家也热衷于扶持本土企业发展。三项得到普遍实施的政策是:减免公司税、推行竞争政策和推广品牌。尽管如此,多数东盟国家仍在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各种体制,尚需时日。运用外部压力,如自由贸易协定,是东盟国家寻求学习机会的方式之一。
可能由于我们对这些国家相对缺乏了解,在这些国家内部,还有许多机遇等待被发掘。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共享信息,我们可以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同样的,当地企业和市场也可以藉由外国参与,进口优质产品、服务和生产方式,取得发展。
因此,对有志于进军东盟市场的外国企业而言,形势不错。新西兰企业在这些市场大有可为。
我的建议一如既往——先从一个国家的一到两座城市开始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