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当今,出手阔绰的中国资本已经成为海外企业竞相追逐的天使。
根据菌的初步统计,上一个财年中国内地直接投资新西兰11.5亿纽币,菌在上周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分析(点击回顾)。可以说,中国资本已经覆盖了新西兰社会的方方面面们,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看多了洋人媒体对中国投资的习惯性有色眼镜,菌今天就带网友来多方了解一下中国投资在新西兰的不同面貌。 “纯净新西兰”国家品牌价值得到中国资本青睐 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的繁荣,拉动了一批“代购”和“海淘”。
在这个背景下,“纯净新西兰”国家品牌的口碑得以在网上被推广。被中国人普遍认可的新西兰健康产品,出现了巨大的商机。
如今,健康产品已经成为新西兰重要的出口产业之一。甚至连“Daigou” 一词,都成为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新西兰健康产品厂商必备名词。 然而,火爆的市场让“代购”和“海淘”们时常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缺货。这也催生了一些有眼光的中国资本,直接投资生产厂商,确保货源供应的稳定性。
从更高的战略角度来看,新西兰健康产品的巨大品牌价值,才是众多中国投资者看重的无形资产。
根据公开年报,新西兰知名健康食品企业“好健康”在2015财年实现营收2283万纽币,截止2015年底的公司净资产为807万纽币。
2016年,南京中生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斥资2380万纽币,收购上海惟翊投资40%股份。由于中生联合此前已经拥有60%的股份,所以此次收购后,中生联合全资拥有了新西兰著名保健品品牌“好健康”。“好健康”也成为一家被中资100%直接控股的新西兰保健品品牌。
菌同时获悉,该公司的所有生产运营业务都由新西兰本地团队进行。
高溢价的收购,不仅让新西兰的品牌商赚得盆满钵满,更可见中国投资对新西兰健康产品的品牌价值和潜在市场号召力之重视。
外国投资委员会对该并购案的批复中写道:“投资方有意进一步扩大‘好健康’天然健康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该收购满足就业、出口、产能和初级产品加工领域对新西兰的贡献要求。”
健康产业似乎是今年的风口
中国国内的公立医院改制和私立医院的投资并购已经满足不了中国资本的胃口。他们将眼光到了全球。
今年,通过新西兰外资委员会审批的中国投资,除了中生联合之外,还有上海医药和春华资本联合收购澳大利亚知名保健品品牌Vitaco,以及绿叶医疗旗下的Healthe Care Australia Pty Limited整体收购澳大利亚第三大私立医疗集团Pulse Health Limited。
两笔收购的价格分别为1.8亿纽币和1.3亿纽币。由于这两笔收购都因为涉及到在新西兰的资产,所以被新西兰外资委收录在案。
这个级别的收购金额,对于动辄几十亿美金的中国资本来说,并不是很难的运作。春华资本的创始人胡祖六之前说,“中国买下全世界,只是刚起步”。
“中资投资房地产,有利于降低新西兰房价” Joseph Paikea是新西兰本地建筑公司Dempsy Wood的一名挖掘机工人,这天中午,他和几个工友在Orewa的一个建筑工地上休息。Joseph表示自己知道这个项目是中国公司开发的。
当菌问他,“你担不担心中国人炒高房价?”他说:“中国人来新西兰投资是好事啊。钱嘛,多多益善。”
昌大国际新西兰公司的总经理刘雁冰站在他旁边,充满期待地看着脚下正在开发的这片土地。
这是他所在的公司在这里开发的第一个住宅项目。该住宅项目占地面积42公顷,将建设574套住房,其中有10%的保障性住房,总投资预计达到4.2亿纽币。 刘雁冰说:“昌大来新西兰,不是来炒高新西兰房价的,而是来增加房屋供给的”。 看得出来,对于新西兰舆论针对中国投资的负面新闻,刘雁冰心中很不愉快。
他说:“新西兰本地媒体和当地人说中国人炒高房价,这个是不存在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供小于求,价格自然就上去了。你看我们来这里建房,我没有带一个工人,没有带一分钱的建材,用的全部都是本地供应商。这个项目能增加房屋供给,解决当地就业,怎么能说我们是来炒房的呢?”
对于这个项目,昌大母公司给了刘雁冰充分的支持。目前资金已经到位了1.2亿纽币,刘雁冰说:“我们在本地银行的贷款,我基本都还没有用”。
不过他坦陈,新西兰项目的建设进度与昌大在国内的地产项目相比,“慢多了”。
他说,这样的项目在国内大概两年多就能完工,在这里要五年。而这个项目地形复杂多变,为了保护其中15公顷的原始森林及其生态不受破坏,还需要专门的环保设计规划和实施。加上这两年来,新西兰本地建筑成本的上涨,项目在成本控制方面确实存在较大压力。“根据我个人的估算,这几年来,建筑成本每年上涨速度在7%以上。但是我们已经销售的地块不涨价。这是企业的信誉要求。” 刘雁冰说,昌大是股份制企业,其海外投资项目都是通过正规外汇渠道。因此,不存在来自外汇管制的压力。他希望自己把手上的两个地产项目搞好,同时在两年后再开发一个新的项目。 刘雁冰说,房地产作为一个长周期的投资,除了开发公司自身对项目的管控之外,也非常依赖市场大环境。因此,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率指标是非常难制定的。不过他看好新西兰的房价在今后10年内都将是上涨的趋势。他说:“从本地的房屋供需比例,人口增长速度以及全球货币政策的几个背景来看,新西兰的房价都是会涨的”。
海航1.6倍市净率收购本地融资公司 布局新西兰金融业 ANZ银行于今年初,同意以6.6亿纽币的价格向中国海航集团出售其新西兰融资业务UDC Finance。
据称,ANZ银行根据其公司战略,决定精简业务并将重心放在核心银行业务上。收购之后海航将保留UDC的运营架构,继续为所有当地员工提供就业。
显然,ANZ集团对这笔买卖非常满意。
根据UDC公布的2016年财报,UDC公司的净资产为4.24亿纽币。6.6亿的收购价格,将近是市净率的1.6倍。放眼全球资本市场,恐怕也找不出更财大气粗的买家了。 UDC刚刚公布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过去半年的营收达到了6040万纽币,税后净利润达到了3020万纽币,同比增长11%。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Wayne Percival表示,“这个年报显示出公司的良好业绩,我们即将成为海航集团的子公司,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增长和投资。” 对于动辄几十亿美元横扫全球资产的海航集团来说,区区6.6亿纽币不在话下。UDC的存在,填补了其全球布局的一个空白。此前,海航在新西兰没有自己的金融业务。在新西兰这样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发达国家、经合组织成员国以及当下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移民目的地之一,占有其借贷市场的一席之地,并借此拓展其全球高净值业务,或许是海航此次收购的主要原因。 现在,这笔收购还在等待新西兰外资委员会的最后审核,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就会出结果。
菌联系了新西兰外资办公室,对方表示,他们已经收到了该笔收购案的申请,并正在审理。不过对方拒绝就该收购案的复杂程度和该办公室可能审理的时间长度做出评论。相信外资委员会没有理由来拒绝这样一笔不仅给新西兰增加收入,还给当地带来就业的收购。
首创新西兰资产重组 做大垃圾处理业务 2014年,首创集团以9.5亿纽币的价格从澳大利亚公司手中收购了新西兰垃圾处理企业Waste Management。
该笔收购成为新西兰垃圾处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交易,这也是中国企业在环保领域的最大海外收购。
“此桩交易也是首创集团在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第一次采取并购方式走出国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2014年收购完成后,Waste Management NZ成为北京首创新西兰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对于被收购的Waste Management公司来说,中国投资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充足的资金,使其能够在设备和技术上投入更多的资本投资,还为其优化了业务结构,积极拓展本地和海外市场,并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收购以来,该公司的资本投资增加超过40%,年均营业收入增长超过10%。
今年首创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其对新西兰公司涉及多个地块的一次资产重组。
原来在北京首创香港子公司手中的首创(新西兰)控股权,转移到了在香港上市的首创环境控股有限公司手中。首创环境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普通股增发18.17亿港币,完成了对首创(新西兰)51%的股权收购(收购价格为2.34亿美元)。 从首创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来看,这笔收购当中“列账的商誉和包括收购商标所带来的其他无形资产,共计达到了26.84亿人民币。”虽然这笔资产重组让首创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的负债率升高不少,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该公司的营收能力。2016年,新西兰公司的收入超过21亿人民币,占该公司主营业务总收入的77.6%。 除了提升营收之外,收购新西兰公司显然为首创带来了巨大的溢出效应。在掌握Waste Management的管理经验、工艺流程和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首创环境于2016年首次进入危废处理领域,“发挥了新西兰公司的协同效应。”
收购以来,除了这笔资产重组之外,首创新西兰还收购了陶朗加周边一个占地185公顷的填埋场,用于拓展垃圾发电业务;一个橡胶轮胎回收厂以及马尔堡和惠灵顿多地的垃圾回收公司。
其实早在2013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就亿5.01亿纽币购买了新西兰第二大垃圾处理公司Enviro Waste Service,并且他们也在不停地通过兼并收购来扩展业务。尽管这家公司现在的股东注册地在开曼群岛,但可以这样说,新西兰垃圾处理最大的两家公司,目前都控制在中国人手中。
可以看出,不管有多少负面新闻,在新西兰,中国资本确确实实地在影响每个新西兰人的生活。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国资本在当今都是全球资本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投资在新西兰的不同面貌,这回大家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