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你坐在那街角的咖啡店,有人带着笑脸,挥手寒暄,来和你坐着聊聊天,但他一张口,却聊的是死亡……


它的开创者是来自英国的Jon Underwood先生,他将一位瑞士社会学家的理念进行了实践——
为人们提供一个和陌生人在公开场合聊死亡话题的平台,目的是为了降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以正面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它,从而使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意义。

自从2011年9月,在英国伦敦东区开始了第一场正式的死亡咖啡集会以来,6年时间里,已经有4588场这样的集会在49个国家举办过了。
你可能会好奇,参加这种集会的都是些什么人呐?
是什么人想到要去和一堆陌生人,聊这么丧气的话题?
从此前的4588场集会来看,参会者真的是各色品种都有:有直面死亡的老者与病人,有前来寻求创意的艺术家;有满腹经纶的学者,也有不谙世事的学生;


但更多的,就是每天行走在大街上的平凡普通的你和我。
至于参加这种集会的原因,这些普通的参与者曾经用纸笔写下过——我之所以参加,是因为:

“死亡对于你我来说就是现实。”

“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在经历着危及生命的疾病,毫无准备地面对着未知……”

“我知道我会死的,但我不想死,但我就是下一个。”

“我想要让死亡变得更真实。”
“生与死是生命承受之循环。”

“我希望能更好地帮助到那些因为死亡而受到伤害的人。”

“必须要打破最后的‘禁忌’。”

“分享彼此的恐惧就是在削弱其力量。”

“直视‘生’的反面,可以更好地享受这一生”
人们在死亡咖啡集会上分享自己对死亡的感悟与理解
有些人分享自己亲人的死亡故事:

“ 我在我妈死了以后,还在不停摸她的脉搏,大概摸了有上百次吧。她嘴里的呕吐物开始涌出来——那是一种人死后的正常反应,但我还是在摸她的脉搏……她的尸体在家里放了3天以后,我开始从那种震惊中走出来,我接受了这个事实:她死了。 ”
分享者的谈论都透着一种难以置信的诚实:



目前在新西兰已经有46次死亡咖啡集会召开,而在中国,死亡咖啡也在北京、厦门、香港举办过3次。
如今,聊死亡从一种很“丧”的晦气事儿,变成了一次满屋飘香,糕点作伴的交流会。

眼下这样的活动也越来越in,泯一口馥芮白,讲一讲身后事也如唠家常般轻松有趣。

接下来在新西兰还会有3场类似集会进行,不过Hawke's Bay的那场可能会让你终身难忘:
因为那里即将举办死亡咖啡集会的地方,是一家殡仪馆——哈哈,谁告诉你死亡咖啡集会就一定要在咖啡馆举办?既然要聊,为什么不离死亡更近一些呢?毕竟,死亡咖啡集会的主题,是死亡啊!
这场在殡仪馆举行的死亡咖啡集会,将于6月15日的晚6点到9点举行。地点是Hawke's Bay的Heretaunga Street。殡仪馆的名字叫做Gentle Touch。


现场有免费的咖啡、茶和蛋糕,你可以选择谈话,也可以选择聆听,没有人会强迫你一定要发言,也没有固定的演讲,而且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随意前往。 如果你想要参加的话,去的时候记得带一枚硬币作为捐赠。此次活动的收入将作为善款捐给St Johns Ambulance。
怎么样,愿意和“死亡”约一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