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从小看中国天气预报的小伙伴对台风(Typhoon)这个词肯定非常熟悉;而经常看美国大片的小伙伴又会对飓风(Hurricane)这个词记忆犹新;当然,如果你也曾尝试将新西兰的天气预报翻译一下,会发现另外一个形容风暴的名词——旋风(cyclone)。这么多不同的词,到底区别在哪里?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在解释以上几个词的不同之前,大家可能需要先了解一下热带气旋这个概念。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风暴),由水蒸气冷却凝结时放出潜热发展而出的暖心结构。而以上提到的台风、飓风甚至旋风,统统都是热带气旋。典型热带气旋,图片来自网络 |
习惯上,不同的地区对热带气旋的称谓会有所不同。具体来说,人们称西北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区(例如中国东南沿岸、韩国、香港、日本、台湾、越南、菲律宾等地)的热带气旋为“台风”(Typhoon),而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区的热带气旋则依强度称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或飓风(Hurricane)。南半球在不引致误会时,中间会采用“气旋”(Cyclone)一字作“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的简称。北印度洋地区则惯用“气旋风暴”(Cyclonic Storm)及相关分级称呼热带气旋。
网上搜到灵魂画手网友的手绘版示意图↓↓
图片来自网络 |
蛤?看不懂?那还是看看其他网友做的正经版示意图吧↓↓
图片来自网络 |
这回大家应该明白了,台风、飓风和旋风的区别,其实主要在于它们“出生”的位置有不同。当然,从气象学角度来讲,并不是所有的热带气旋都可以称之为台风、飓风或者旋风等等,每个地区在使用不同的名字命名的同时,也会对热带气旋的强度做出相应的规定,以确定是否达到台风等级别。
在强度的划分上,不同地区的标准不一,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表格,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标准对比。
除了强度划分,各地区气象部门也会对热带气旋进行命名,而他们使用的命名表,也不尽相同。
比如中国所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区使用的热带气旋命名表,即是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制订。共有五份命名表分别由14个委员国各提供2个名字组成(每个国家总计10个),名字会由所提供国家的英文国名顺序使用。这个命名表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采用的名字均具有典型亚洲风格,比如中国提供的龙王、玉兔、电母,以及日本提供的天秤、北冕、圆规等。这些名称循环使用(即用完140个后名称,回到第一个重新开始),而一旦有哪个台风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这个名字就会被除名,并提案新的名称填补。
而在南太平洋及东南印度洋,纽澳使用的则是另一份热带气旋命名表,这个表格依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交替使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也会为该区提供名字。
大家对热带气旋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发邮件[email protected]跟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