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已有很多研究报告表明,鲷鱼(Snapper)的平均体型已经减小,成熟年龄也已变小,遗传变异情况更是显著减少。在过去超过500年的时间里,人类的捕捞行为是否在潜在基因方面影响了这一最重要的渔业物种,有史以来第一次科学家们对此可以给出答案了。
网 11月10日 据NZ Herald 已有很多研究报告表明,鲷鱼(Snapper)的平均体型已经减小,成熟年龄也已变小。这是自然进化还是因为过度捕捞?在过去超过500年的时间里,人类的捕捞行为是否在潜在基因方面影响了这一最重要的渔业物种,有史以来第一次科学家们对此可以给出答案了。
新西兰的鲷鱼一直是人们捕捞对象,这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毛利人首次登陆的时候。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渔业的工业化发展将鲷鱼几乎捕尽杀绝。
到1980年,鲷鱼数量已减少到原始数量的10%。尽管从那以后,政府推行了鲷鱼捕捞的配额制度,但体型大的鲷鱼仍然受到广大渔民的“青睐”,而这可能促使那些早熟的小鱼得以更多繁殖。
但是,维多利亚大学的进化遗传学家Dr Peter Ritchie怀疑数十年对大鱼的定向捕捞、将小鱼放生的渔猎行为可能导致了鲷鱼变得越来越小,“为了避免受渔猎,鱼可能进化成更小的体型。”但这到底是受进化适应影响,还是对过度渔猎的直接反应,还未可知。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Ritchie将把从古代鲷鱼骨头重提取的DNA和在重度渔猎环境下的当代鲷鱼DNA样本进行比较。
来自挪威Oslo大学的Dr Batiaan Star是如今迅速发展的古代DNA技术领域世界闻名的专家,Ritchie也会在他的帮助下进行实验,研究现存鲷鱼种群中的基因多样性是否已经减少。
数百年的基因变化能够得以显现,是因为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可以准确地对基因染色体进行分析,并找出受捕猎大小筛选影响而产生变化的那一组基因。
Ritchie表示,对大自然来说,人类已经愈加成为一种具有“空前规模”的进化动力,而鱼类是我们仍然直接进行野生捕捞的主要食物之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我们自然是要试图捕捞更多的鱼,但同时,也会无意识地使之变得越来越小。”
“假如真的发现了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们可以考虑选择的应对办法有很多。”Ritchie表示,让渔业公司之间建立连接可能会让捕捞变得更平衡,比如减少捕捞数量,对不同大小的鱼都进行捕捞,从而在总量上保持健康,或者为保持基因多样性创造一种新的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