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新西兰不再是“天堂之国”的一部分?性交易、毒品以及偏见,旅居海外的新西兰人Katherine dolan日前发表一篇评论,讲述为什么她不喜欢新西兰。以下为原文(有删减)。
网9月15日报道 援引stuff消息 新西兰不再是“天堂之国”的一部分?性交易、毒品以及偏见,旅居海外的新西兰人Katherine dolan日前发表一篇评论,讲述为什么她不喜欢新西兰。以下为原文编译(有删减,不代表网观点)。
过去十年中,我游历世界各地,不论在哪里,不同种族、肤色、信仰的人都告诉我,新西兰是一个天堂。
他们看过指环王系列的电影,吃过新西兰的冰冻酸奶,从科威特到加拿大,许多地方的人在公交车的车体广告上看过麦卢卡蜂蜜的广告。新西兰人自己也被不断告知,这个国家是非常优越的,景美人善。
所有的这些让我们相信,我们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更善良,更坚强,也更注重公平。也正因如此,我2006年移居国外的行为在不少人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你不喜欢这里吗?”当时我的同事眯着眼睛问我,“新西兰有啥让你不满的?”
虽然我舍不得我的家人和朋友,但我却依然选择离开。为什么?为什么我用尽我人生中几乎全部黄金时间来逃离这个国家?
离开新西兰后,我曾在加拿大度流浪;也曾在沙特阿拉伯裹过黑色的面纱;甚至在巴尔干地区为生存挣扎——即便经历过这些,为什么我仍然认为,新西兰是一个异常孤独并且让人不舒服的地方?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田园般的新西兰是一个清教徒式的、对女性十分不友好的、反智主义并且酗酒成风的社会,更别提随处可见的暴力行为了。
我所长大的新西兰,它崇拜斯巴达式的价值观:禁欲主义、崇尚男性力量、团队精神等等。
作为英军的预备役部队,我们成千上万的人死在了加利波利战役中,我们祖辈呼吸着战壕的气息长大,在和平时期,最接近战争的运动就是橄榄球。
橄榄球并不仅仅是新西兰的“国球”,更是这个国家的“宗教”。从始至终,橄榄球都是我们的“集体名片”。橄榄球的规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这么说吧,我们的文化,就是橄榄球文化。在如今,橄榄球给了年轻气盛的男孩子们一个合法地伤害别人的机会。
在新西兰,对于恃强凌弱的暴力事件往往会得到两种答案。有些人会告诉你这种事“从来没发生过”,而另一方面,在某个漆黑的夜里,你会看到年长的大男孩用袋子套住小男孩的头,然后欺负他们。
橄榄球的理念就是恃强凌弱,但作为一个以橄榄球为“国球”的国家,让它不去承认它本身的一些问题,显得太矛盾了。
在新西兰,“女孩”这个词代表着一种侮辱,它适用于在任何人身上,不论男女。即便你是男生,当人们说你是个“girl”的时候,无疑使一种莫大的侮辱。在我小的时候,我的朋友和我都被他人强烈建议“不要像个女孩一样生活”,我们摆脱女孩身份的“第一节课”,就是直面死去的动物尸体。
我上小学的头一年,我的同学和我就被鼓励把手放进一个塑料袋里,那里面是羊的眼睛。8岁那年,我被强行和新西兰的男孩一样接受“教育”:目睹一场屠杀。
那年,邻居一个农民邀请我一起去“搞些肉”,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傻乎乎地同意了。
我们开车到人迹罕至的郊外,车子在碎石路上扬起久久不散的灰尘。在山间一个偏僻的农舍里,一群当地人靠在篱笆上聊天,好像在等待什么。
这之后,一个男孩出现了,带着大家走向栅栏另一侧,我知道即将发生什么。我能闭上我的眼睛,但我无法闭上我的耳朵。
砰!枪响了,随后我听到了惊恐和痛苦的低声呻吟。砰!又一声枪响,一切都归于安静。
我吓得无法呼吸,我睁开眼望向人群,人群当中也有人在盯着我。我知道这是一个测试——“别像个娘们一样”——所以我假装面无表情,试图强作镇定。
“过来看!”我的朋友说着,然后抓起我的胳膊把我拖到门口。在那里,几个强壮的男人用绳子绑起牛的后腿然后吊起来,牛的肚子正对着我们。
一个男人拿着一柄屠刀站在前面,一刀豁开了牛的腹部,然后我看到牛的内脏全都翻腾了出来。
男子弯腰把一些好的东西捡了起来,而其他的则丢出去喂了狗。人们又开始轻松地聊天,聊橄榄球——那是我人生的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