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不少在海外的华人经常会告诫初来乍到的国内同胞:在新西兰,“诚信”非常重要。如果你在社会上做出了失信行为,基本上就“混不下去”了。因此,习惯了诚信环境的同胞们久而久之就放松了警惕性。但近来一段时间陆续有网友爆料,自己被同胞骗了。
网6月18日报道 不少在海外的华人经常会告诫初来乍到的国内同胞:在新西兰,“诚信”非常重要。如果你在社会上做出了失信行为,基本上就“混不下去”了。因此,习惯了诚信环境的同胞们久而久之就放松了警惕性。但近来一段时间陆续有网友爆料,自己被同胞骗了。
行骗者是连环作案?为什么这样的人总能连续得逞?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调查,一名长期活跃在怀卡托地区的华裔“老赖”——姜某的形象浮出水面。
新移民的“当头一棒”:买卖不成,情谊不再
现居惠灵顿的创业移民张先生的主营业务是做装潢材料生意,主要销售家用照明灯具、房间开关等电器零件。据张先生回忆,最早认识姜某是通过其在悉尼的一个客户,这个客户是姜某的侄子。2015年5月,在其引荐下,张先生认识了当时自称在汉密尔顿搞房地产开发的姜某。
最开始,姜某邀请张先生到汉密尔顿参观。“其实就是在向我‘秀肌肉’,”张先生说,“当时他带我走了汉密尔顿的几处工地,跟我显示一下他的实力。”而为了能与姜某达成合作,张先生先是给姜某发了一批灯具,并且没有要钱。
这之后,临近年末时,姜某提议与张先生合伙开一家家居装潢用品店,但由于现金不足,张先生提议先期以价值1.7万纽币的灯具入股,姜某表示同意。但灯具发给姜某后,汉密尔顿方面便再无音信。后来张先生在汉密尔顿的一名客户想要买灯,张先生将姜某店铺的地址发给对方,但客户反映店是关着的,而且跟周围人打听发现,这家店几乎就没开过,姜某只是偶尔来取东西。
由于先前去过姜的家里,逐渐起疑的张先生通过导航汉密尔顿,发现该地址住着的是一对洋人。洋人表示近期不少华人面孔来这里找过姜,有工厂有银行,大多是来讨债的。对于张先生的到访,他们都不感到意外。
至此张先生才反应过来:自己真的是上当了。
张先生与姜某儿子的微信记录(部分截取)。通过公司信息查询得知,此公司注册者为姜某的儿子(下图) |
老朋友的无情背叛:相识多年原是渣?
与张先生经历类似的还有奥克兰的洪女士。谈及自己与姜某的“恩怨”,洪女士则更为气愤。因为据洪女士讲,她与姜某已经认识7年之久。
2012年,新西兰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抬头,此时姜某找到洪女士,劝她投资房地产。基于对多年老友的信任,2012年11月20日,洪女士在姜某的授意下购入一块760平米的土地用于住房开发,同时姜某还替洪女士指定了一名律师。
此后,该块土地以及后续开发的房屋在产权方面经历过一系列的变更,到2013年末,一份没有注明时间的买卖合同在洪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又被替换掉,售价从56万元变成了25.7万元,而洪女士的收益则一直是张“空头支票”。
在土地开发的过程当中,洪女士一直处在一个被蒙在鼓里的状态,而先前姜某为其指定的律师实际上也并未尽到应尽义务。在此期间,洪女士也一直在与姜某联络询问工程进展,姜某也不断以各种借口搪塞。
在察觉到自己可能上当之后,洪女士于2014年5月28日取消了与原来律师的代理协议,自己聘请了汉密尔顿律所Jefferies Law的冯冲律师代理这个棘手的案子。
记者也随后联系了冯律师了解情况。在经过对此案件卷宗的归档分析之后,冯律师为记者给出了如下数字。在整个骗局当中,除去洪女士先期支付的2.2万元土地款之外,从2013年10月10日至2014年6月18日,洪女士每周还向姜某的个人账户汇款1000元左右。加上之前第三方土地买卖中赢得的1.46万元收益,洪女士总损失约为8.39万纽币。
受骗者甚众,“老赖”因何屡屡得手?
冯律师对记者介绍,在接手这个案子的过程当中,他也先后从不同渠道得知,事件的核心人物姜某并非初犯,其欠钱不还的“恶名”在当地甚至“小有名气”。而张先生也曾对记者表示,他所掌握的信息中,姜某甚至克扣留学生打工者工资等。
那么既然受骗者不少,为什么姜某却屡屡得手呢?接下来的“剧情”让人大跌眼镜。
针对社会上“老赖”失信问题,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曾在2010年前实行了《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限制“老赖”进行八个类别的高消费 |
实际上,要完成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骗局,靠姜某一个人的确不可能全身而退。据张先生介绍,这是一次“全家参与”的骗局。
姜某在怀卡托地区从事建筑行业已久,但每次债务缠身的时候,都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了就申请破产。自己名下的公司破产了,就用其妻子的名义再开一间公司继续操作,然后再申请破产……而轮到张先生这起案子的时候,公司的实际法人已经是姜某的儿子了。
根据张先生提供的微信截图显示,在整个骗局中,姜某的儿子是一直与张先生联络的人,但实际的“掌权人”依然是姜某。而姜某就在一次又一次的破产中,完成了拖欠债务的“合法化”。
根据当事人提供的电话号码,记者先后数次与姜某联络,均未得到任何回应。
恶名由来已久?“老赖”早就见过报!
实际上,关于姜某长期抵赖的行为早就被媒体曝光过。记者经多方查证找到《怀卡托时报》在2009年7月21日发布的一条消息,稿件中所写的据推测就是姜某首次申请破产的记录。
《怀卡托时报》在稿件中写道,姜某在躲避债权人长达两年之久之后,于2009年7月20日在汉密尔顿高院宣布破产。
据了解,姜某曾在Matamata小镇、汉密尔顿和Huntington等地开发多处不同种类的住宅,仅在建房材料以及工程款方面,就已经欠下了数万纽币,债权人名单甚至可以列出一长串。
汉密尔顿建筑顾问Noel Jellyman说,姜子东欠账不还的“恶名”在当地非常有名。
“(找他要钱的时候)他会说他去给你拿支票,然后跳上车就开走逃跑了。”Jellyman说。2007年,Jellyman曾经为姜子东的工程出设计方案,但此后超1.5万纽币的酬劳却一直未兑现。
与网记者的遭遇一样,《怀卡托时报》记者在当时也是试图联系姜某,结果同样未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