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1月26日发表了题为《更加昏暗,更加绿色》的文章。文章称,2014年冬季达沃斯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表现指数,其中瑞士居于首位,新西兰排在第16位。 1月25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14年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1月26日发表了题为《更加昏暗,更加绿色》的文章。文章称,2014年冬季达沃斯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表现指数,其中瑞士居于首位,新西兰排在第16位。1月25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14年环境表现指数(EPI),该指数是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发起的。该指数两年公布一次,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对178个国家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各种环境表现标准来进行综合评定。今年的新颖之处在于,评定标准中增加了各国在污水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表现;另外,调查委员会还别出心裁地利用卫星数据(用以追踪森林和空气污染趋势)来充实各国政府的官方报告。
总体来说,这份报告比绝大多数环境报告都更加积极乐观。专家们认为,各国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值得称道,比如扩大了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覆盖范围、降低了儿童死亡率等。但是,其他一些领域的趋势却值得担忧,比如捕鱼业、废水治理和空气质量等。瑞士排在第一位,索马里毫无疑问排在最后一位。
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瑞士、卢森堡、澳大利亚、新加坡、捷克、德国、西班牙、奥地利、瑞典、挪威。
新西兰排在第16位,各个分项的排名如下图所示。
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在减碳方面的表现却十分抢眼。据专家们计算,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是唯一一个实现减碳速度与温室气体增加速度持平的发展中国家。鉴于同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呈跳跃式发展,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尤为值得称赞。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叫停低效工业活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等举措,中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有望实现能源消耗和经济产出脱钩的目标,并最终完成脱碳的艰难任务。
全世界的环保主义者明白,中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是真诚的,而且其有效减碳的能力也已经得到证明。但是,中国普通民众肯定还是会有些失望,因为中国在减碳方面的成绩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转变成空气污染治理方面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