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前新西兰驻华大使参加了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新西兰-中国关系促进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新西兰伙伴关系论坛”。他表示,新西兰人对中国有浓厚兴趣。同时,他也谈了谈中国文化在新西兰的发展现状。
时间:2013年4月19日 9:00
嘉宾:前新西兰驻华大使、新西兰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席 包逸之 简介: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新西兰-中国关系促进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新西兰伙伴关系论坛”4月12日在北京召开。论坛以“稳固根基,开拓潜能”为主题,旨在汇聚中国与新西兰高层人士力量,推动中新双边和经贸关系持续发展。中国网采访了前新西兰驻华大使、新西兰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席包逸之,请他谈中国文化在新西兰的发展现状。
中国网:上午好!欢迎您收看《中国访谈》!我是主持人李虹霖。中国—新西兰伙伴关系论坛此刻正在进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稳固根基,开拓潜能”,该论坛旨在推动双边投资增长,培育两国在文化、旅游以及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增长点。今天我们很荣幸能采访到前新西兰驻华大使、新西兰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席包逸之。
中国网:我们知道您是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请问一下目前该孔子学院有多少学生?
包逸之:嗯,我们大部分的学生目前都在这个孔子学院学习中文,因为我们维多利亚大学从成立中文系以来教授中文已有十四年的历史。所以我们主要做的就是为教授中文的学校以及社区组织提供支持与帮助。我们有专门的人在学校工作,向学校提交报告。目前大约有3000名在校生在我们的帮助之下学习中文。
中国网:那么请问一般的新西兰人是通过何种方式了解中国的?
包逸之:当然有很多方式啦!通过学习中文来了解中国是最基本的方式,但是很多新西兰人会到中国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去了解。我们在网上、电视上还能看到很多中文的新闻。在新西兰,人们对了解中国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无论我们在哪里,总是有能让新西兰人关注的事。我们的媒体对报道中国很感兴趣,我们的人们在闲聊的时候也经常聊到中国。人们总是有各种方式去了解中国。
中国网:新西兰人对哪些中国元素最感兴趣?
包逸之:在孔子学校,我们主要教授中文以及中国的文化。所以我们得到了来自中国汉办的强力支持。我们引进中国学生来新西兰留学,我们也会把年轻的新西兰的学生送到中国留学。
中国网:根据您自己的经验,您觉得中文很难学吗?
包逸之:嗯,我觉得是中文是很难学的,很难学好。我是说,一个人可以较容易、有逻辑地学到一些关于中文的基本知识。但是我们也有很多新西兰人在中文方面颇具造诣。
中国网:请问新西兰人和中国人在性格方面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包逸之:嗯,我们都是人,所以,我们当然会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我认为目前在新西兰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我们拥有非常多的中国裔新西兰人,具体的数据我们不是很清楚,但是大概有20万新西兰人祖籍都是中国。中国是新西兰的第二大移民来源、第二大游客来源。新西兰有数量巨大的海外留学生。新西兰有很多中国人。我们有类似于元宵节这样的节日,在奥克兰的庆祝仪式有二十多万人,他们中大部分人并不是中国人,而是新西兰本地人。
中国网:你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中国人吗?
包逸之:(用中文说)那么聪明,那么漂亮。
中国网:和今天的论坛相关,在投资方面,您是否可以给潜在的中国投资者分享一下新西兰的贸易投资需求?
包逸之:嗯,我们没有具体的需求。我的意思是在新西兰投资只要能够让双方互惠互利均可。我们是一种伙伴关系,就像是新西兰在中国的投资一样。比如说在乳制品行业,我们就是旨在能让双方互惠互利。当然了,我们有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管理投资,但是我们并没有针对中国投资的专门法律。也就是说,就投资而言,我们并不会区别对待中国。中国的投资者和其他国家或是地区的投资者一样遵循的是同样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要求。
中国网: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您认为中国投资者如果想在新西兰投资,应该知道些什么?
包逸之:我想,(作为投资者,)他们要做的准备工作其实和在中国、在香港、以及在其他地方投资是一样的。投资者需要完成自己的预备作业。不同的投资者拥有不用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商业实践,或许身处的法律体系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作为投资者,需要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你要是没有充分的准备,你就不要急着去投资。我们的投资方面的规章制度是透明化的。你不会遇到一些潜在的障碍。我们是一个投资开放的地区。如果投资者得到了恰当的建议,做了他们恰当的调研,他们是可以在新西兰大展拳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