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在商业委员会8月2日宣布奶价调查结论之前,已有种种迹象显示,政府不会对消费者意见颇大的奶价动真格。 赶在政府结论前半个月,乳制品行业的人已经说,他们认为商委会历时三个月的调查之后,不会启动零售端价
在商业委员会8月2日宣布奶价调查结论之前,已有种种迹象显示,政府不会对消费者意见颇大的奶价动真格。赶在政府结论前半个月,乳制品行业的人已经说,他们认为商委会历时三个月的调查之后,不会启动零售端价格调查。
赶在政府结论前一周,由恒天然委托美国公司Compass Lexecon所做的一份报告,也得出一个特和谐的结论:国内奶价上升的幅度,低于国际市场奶价上升的幅度,这“和国内市场上竞争更加激烈的局面相一致”,不论是批发还是零售,或以其他品牌的数量增长来看,都能看到市场竞争……
因此,当商业委员会主席Mark Berry周二公事化地宣布结论时,相信连竭力推动奶价调查的消费者协会(Consumer NZ)也不会感到惊讶。
“综合评判,我们的分析显示竞争的情况,考虑到现存的规章制度,意味着在商业法(Commerce Act)第4部分的框架下进行干预是不可能的……”
商业委员会说,他们调查国内市场的4个层次:农场供应、加工厂供应、批发以及零售。在农场供应方面,商委会说,就算恒天然控制90%原奶收购,根据Commerce Act他们也无权干预;在加工厂方面,商委会承认“很少或没有竞争”,未来也无竞争增多的显著迹象,但是,加工厂的供应方面目前已经有Dairy Industry Restructuring Act和Raw Milk Regulations,用来制衡恒天然的市场权力;在批发和零售方面,商委会则相信在批发上有Goodman Fielder作为恒天然的主要竞争对手,在零售方面,认为两大超市连锁间存在足够的竞争关系……
商业委员会的结论等于把农业部踢过来的皮球,又踢了回去。农业部今年4月在对奶价反响很大的时期,表示鲜奶业的相关法律Dairy Restructuring Act 2001是提倡竞争的,农业部部长David Carter当时表示,增加国内市场竞争也不是他的工作,也不是农业部的工作,应是商业委员会的职责,由此才有了商委会介入的调查;但现在业内人士看到商委会是动不了Dairy Industry Restructuring Act的,因为这部法是农业部制定的,如果要让恒天然回答出奶价是如何制定的,还是要农业部来督促。
这多少有点糊弄观众的感觉。在奶价的调查上,政府不再是一个服务部门,而成了一个“应对部门”,政府站在了大公司的立场上,应对来自民间的不满,因为,在2001年奶业机构重新调整以后,公司利益已成功地和“国家利益”捆绑在一起,就算是政府“多部门的调查”,也同样感觉是按照现成剧本彩排。
在政府这里,奶价问题“极度复杂”,是支柱产业,是牵涉到对美泛太平洋伙伴关系谈判的筹码,是牵涉到和农民的关系和选票,“恒天然的奶农拥有的是一家纯新西兰公司,他们对现在的情况感到满意。这要比外国公司掌控好很多,因为外国公司想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价钱收购到牛奶,然后卖到国外赚钱。” 恒天然股东理事会主席Simon Couper的这句话,还牵涉到奶业利益是给新西兰人还是给外国人的国家大事。
但在消费者眼里,奶价问题又“非常简单”,因为他们并不一定需要牛奶降价,而是需要了解超市中的价格是如何制定的,各方的分成是多少,他们要的是透明。在消费者眼里,恒天然和两大超市连锁在一片抗议中,于3月份宣布冻结年度奶价,这多少有些自爆其丑——试问在新西兰,还有哪家商业企业,有能力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宣布冻结某样商品一年的定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