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为奥运做准备:中国警察在澳大利亚受训记
“他们不仅完成了学术上的任务,而且还赢得了堪培拉人民的心。”这是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校董黄树(木字旁加梁)先生对北京市公安局派往澳大利亚学习的16名年轻警察的评语。 这个为期一年的学习班是北京市公安局在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框架下,为培养高级警务人才派往国外学习的长期培训班之一。北京和堪培拉是友好城市,所以堪培拉大学被选为警察们接受培训的地点,课程由堪培拉大学为他们量身定做。如今,学员们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完成了毕业论文,获得了“专业英语”硕士学位,即将回国。 20日在堪培拉市中心的老国会楼举行的学位授予仪式上,记者看到学员们用流利的英语跟导师和一些校方人士亲切而随意地交谈。堪培拉大学校方对学员们对待学业的认真刻苦的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给予了高度评价。 方法独特 学习刻苦 据培训班班长、北京市公安局保安公司外事保安分公司副经理张娜和副班长、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李巍向记者介绍,他们当初是经过了局里层层选拔后,再通过雅思考试才争取到这个机会的。虽然是政府项目,但他们的留学手续都通过澳大利亚移民局办理,像普通留学生手续一样严格和正规。 学员们每周一至周五都有课,一般是上午由老师讲课,学员们要就一个议题讨论、发言;下午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去图书馆按照老师开出的书单找书、看书,准备第二天的发言和讨论,还要完成一些调研报告。 学员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种教学方式,它引导人学会独立并用批判的思维进行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还经常让两个人一组或几个人一组完成作业,学员们认为这也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这在以后的工作中都是用得着的经验。 堪培拉大学语言和国际教育学校校长凯特·威尔森在学位授予仪式上致词时说,尽管这些孩子都非常可爱,但校方并没有让他们“好过”,他们最初上课时有点不习惯这种教学方式,甚至被大量作业搞得“不知所措”,但他们努力适应,直至最终完全参与到其中去。 堪培拉大学英语语言授课教师、培训班课程负责人布朗温·麦克纳马拉女士对记者说,学员们完成学业后,语言交流能力和自信心都大大加强,他们是她所见过的最刻苦的学生,对待自己的工作是那么严肃认真,而待人接物时又是那么热情和诚恳,给她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深入警局 交流文化 与当地警方保持联系并了解西方国家警务工作也是学员们的重要任务。他们参观了新南威尔士州和堪培拉的几个警察局,与澳大利亚同僚进行了切磋与交流,对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留下深刻印象。 学员们的毕业论文也是对当地警方人士访谈的结果。校方要求每个人自己选题,写一篇1万字左右(英文)的毕业论文,要有一线实战的内容。在为奥运会服务的大前提下,学员们每人选题都不一样,16个人选了16个题,都是结合自己警务工作的实际,或国外有借鉴意义的方面,或国内尚不完善的方面,总之是这些方面与奥运会和警务工作有连接点的选题。如警务信息发布、反恐等内容。他们对澳大利亚警方有关人士进行访谈,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对访谈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另外,他们平时注意采取各种方式积极融入到当地文化中去。他们主动跟当地文化机构保持联系,参与了堪培拉多元文化节和为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等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充当志愿者,为参观者引路并通报节目单,深受当地市民欢迎。用黄树(木字旁加梁)先生的话说,他们不仅是学生,还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大使。 视野开阔 能力增强 邻居詹妮斯·卡洛尔在生活上给予北京警察学员们很大帮助,经常通报各种活动信息并带他们去参加。在学位授予仪式上,她为每个学员胸前别上一枚澳大利亚特色的纪念别针。她还逢人便说,这些来自北京的警察非常积极地融入到当地社区和文化,非常活跃,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不停地问这问那。他们的英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视野也开阔了。 另一位在外交贸易部工作的邻居曾表示,通过这些学员对中国警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能够这样不受拘束地任意在外国进行民间交流,这反映了中国的进步。这位邻居还表示,能派出警察到外国进行培训,说明中国政府非常具有前瞻意识和长远眼光。 在澳独立生活了一年,学员们的生活能力也加强了。他们把16个人分成4个组,分别负责学习、后勤保障、经费管理等,把自己的生活打点得井井有条。他们还克服了许多个人困难。 张娜是班上唯一有小孩的学员,她启程来澳时孩子才1岁3个月,现在两岁多了,懂了不少事,跟她说好了两天后拿着鲜花到北京首都机场接她。 李巍来澳之前,丈夫还在录音带上给她录了一段话,刚来时由于不太适应,她听起那段话时还想落泪,但后来就完全进入角色忙于学业了。她说,在澳的后11个月就没再听过。 这仅仅是北京市公安局向澳大利亚派出的第一批学员,还将有第二批和第三批。堪培拉大学校方说,有了像他们这样一批高素质的警察服务于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肯定会是一届出色的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