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全母乳6个月——一个“少产量”奶牛妈妈的小小

在澳大利亚幼儿产妇





一路跌跌绊绊,没想到我竟然都坚持全母乳半年了,宝宝健康快乐,我也享受着每天喂奶的亲子时光。非常感谢之前在这里看到的有用信息,也希望我的一点点经验能给为实现全母乳而努力的妈妈们一些鼓励和希望。

我实在是个产量平平的奶牛:因为剖腹,第六天才来奶,宝宝饿得嗷嗷叫;在月子里,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就能泵个20、30毫升,常常担心宝宝吃不饱;两个月时,宝宝有半个月每周只长100g,我一度想放弃母乳;四个月回去全职上班,白天泵奶两次也只能泵200ml出头……就是这样一个“不合格”的奶牛也坚持到了六个月,还准备继续坚持下去呢。

下奶
增加奶量、慢慢建立供需关系
上奶瓶、泵奶,为上班做准备
奶结和乳腺炎
轻松的心态和家人的支持是法宝

----------------------------------------------------------------------------------------------------------------------------------------------
更新一下:
1)泵奶到10个月,白天母乳瓶喂,晚上回家母乳。
2)10个月之后白天fomula,晚上母乳。
3)一直到14个月,自然隔乳,整个过程没有眼泪,奶妈也没有回避藏起来,顺利断母乳啦。

评论
做完剖腹的手术,我被推进了病房。头脑里还回顾着这一夜从破水到进医院再到紧急剖腹手术,才过了短短8个小时,我已升级当妈妈了,小宝贝没有让我等待太久,看着女儿在lg怀里小声地哼哼着,我既兴奋又疲惫。这时midwife走进来,说快让宝宝尽快吮吸rt刺激泌乳吧。我小心翼翼地把女儿抱到胸前,出于本能,宝宝的小嘴一碰到rt就停止了哭闹,闭着眼睛卖力地吃了起来。

其实我并不算是个母乳的坚定拥护者。我和LG都是吃奶粉长大的,过来照顾我的妈妈当年更是因为产后虚弱一滴奶都没有,于是我们全家都默认我也会没什么奶。生之前,我对母乳喂养没做什么功课,准备顺其自然,当时估计宝宝出生就会吃配方奶。但那一刻,看着怀中女儿吃奶时一脸的满足,母爱油然而生,真恨不得满腔的母爱都化为甜甜的奶水,让她吃个饱。

女儿的小嘴太给力了,这一吃就是一个小时,当时无知无畏的我还在心中暗想,宝宝这么能吃以后恐怕会长成小胖子吧。事后才知道,我实在是多虑了,因为我下奶非常慢,这一个多小时的初乳产量恐怕也就0.5ml。

很快,我发现宝宝吃奶时经常气恼得满脸通红,愤怒地把头甩过来甩过去,我的rt也很快因为过长时间的吮吸开始破裂出血。喂了一两个小时她还完全不能安静下来,哭闹着根本不愿意睡觉。在midwife的指导下,我试着在喂奶之后用手把初乳挤到针管里,这才发现,一阵努力,只挤出几滴。天哪?女儿一两个小时“吃奶的劲儿”感情还不够塞牙缝,我真是内疚又着急,这时我才知道下奶是一个及其漫长的过程。

真的很感谢,也很佩服Royal North Shore的midwife们的无限耐心。其实,如果这个时候给宝宝点儿奶粉,他们可以很快满足下来,睡个好觉,但是我碰到的五六个midwife无一例外都不断地鼓励我继续喂奶。她们总是充满热情地说 “Milk is coming!”……在医院一共住了三个晚上,因为宝宝完全饿得不能入睡,一共给过三次配方奶,每次都只有20-30ml。每一次top up奶粉都是我们和宝宝都已经筋疲力尽得绝望的时候。记得有一次,midwife Clare又指导了我喂奶的姿势,经过一两个小时的折腾,宝宝已经气得不愿意吃rt了,于是Clare决定先给她top up我挤出的奶。她戴着手套用小手指伸进宝宝的嘴里(这样可以让宝宝保持用力吮吸),然后将针管里我一整天费力挤出的3.5ml奶顺着手指慢慢滴进宝宝嘴里,宝宝很快吃完,又开始大哭,而且饿得发狂,开始咬lg的脖子,Clare看着完全没法settle的宝宝苦笑着说“hungry baby”,热了20ml配方奶,宝宝又是一口吃完,还在继续哭,无奈,又给了10ml,终于宝宝的哭声没这么紧了。。。

因为出院前宝宝连睡了5个小时,我们乐观地以为奶已经够吃了。结果回家第一晚,宝宝又饿得大哭不止,还好我们家里买了瓶奶粉备用,我和lg打开温奶器的包装,研究说明书,烧开水,给奶瓶消毒。。。两三个小时后,宝宝终于吃了30ml配方奶,累得睡了过去。我抱怨着破裂出血的rt疼得穿衣服都难受,lg又心痛我又心痛宝宝,说不是都说初乳好吗,初乳都吃过了,就直接吃配方奶吧。但因为之前midwife的鼓励,我也总是乐观地想着明天肯定就有奶了,还跟lg和爸妈说好,不许劝我加奶粉,连“宝宝是不是饿了”这样的问题都别问,我要母乳喂养。如果从一开始就知道宝宝要等到第六天才有得吃,真不知道我一开始还有没有那么强大的内心来坚持。

又隔了一天midwife上门来检查,宝宝体重只下降了5.9%,又一次得到鼓励“Milk should come tomorrow.” 终于,在宝宝出生后第六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奶来了!就这样,除了第一晚回家加的30ml配方奶,宝宝一直吃只吃母乳,一周后检查,宝宝体重增加了250g,我也信心大增。

[ 本帖最后由 homepage 于 2012-7-10 13:21 编辑 ]

评论
我几乎没有涨奶的感觉,用吸奶器也只泵得出20-30ml,才开始的时候每天宝宝要吃10次左右,有的时候一吃就是一个小时,我总担心自己奶少,宝宝没吃饱。想到即将来临的6周、2个月猛长期,增加产奶量成了我的头等大事。我的经验是喝水+泵奶+喂奶一定可以增加产量。

从酒酿、木瓜到花生猪蹄,各种汤汤水水,真是没有少吃,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东西发奶有奇效。当然吃得好,喝得足人比较有底气,想来喝得多吃得好多多少少也会增加点儿产量,给奶水多点儿营养吧。喂奶的时候,我在床头放2L白开水,宝宝吃奶我喝水,不要说一天4L,估计那个时候我一天喝水起码有也有8L,可怜水喝得太多,怀孕后期手脚的水肿生了好几周也没有消。

宝宝刚出生时吃奶没有规律,有时候隔2、3个小时,有时候刚吃了一个小时又饿了,我简直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泵奶,生怕刚泵完宝宝醒了又没得喂。现在看来,刚出生的宝宝一般吃了就睡着,如果可以的话,每次喂奶之后争取泵一点,等宝宝食量慢慢增加的时候就不会供不应求。

有个妈妈曾经对我说,宝宝的小嘴胜过最好的吸奶器。的确,刚开始喂奶,乳腺不通,泵奶效率很低,同样时间,泵出的奶肯定远远没有宝宝吃得多。幸运的是我的宝宝从来不抗拒rt,总是吃得非常卖力。每一天,宝宝要吃10次左右,头两个星期rt破裂出血了,我就每次喂两边,每边尽量不超过半个小时,等rt适应了那就是宝宝想吃多久就吃多久,发生过好几次半夜喂奶我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吃奶的宝宝也衔着rt睡着了,一看时间,已经过去快两个小时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每经历一次马拉松一样漫长的喂奶,我就觉得自己的产量又增加了一点点。

奶水充足的妈妈为涨奶乳腺炎而苦恼,我则一直为自己奶水不足而纠结。特别是头两个月,我不是在喂奶就是在挤奶,而且耗时费力,传说的“母乳方便”的优点一点儿看不到。有一阵,宝宝每个星期只长100g,看她每次吃好久也没有满足,我真是自责,怕影响她生长发育,想加奶粉。回顾以前的帖子,昔日的纠结还历历在目:
http://www..com.au/bbs/viewthread.php?tid=469532




最终我还是没有买奶粉,有几晚宝宝实在很饿,我就给宝宝top up 30ml之前泵的奶。经历了各种起起伏伏,过了三个月后,宝宝吃奶的时间明显变短了,她又会吃饱后满足地睡着了。我轻吁一口气,看来和宝宝的供需关系已经建立,终于可以享受胜利果实了!

[ 本帖最后由 homepage 于 2012-7-6 15:16 编辑 ]

评论

生宝宝之前,我的一个朋友就曾苦口婆心地对我说,一定要让宝宝会吃奶瓶。她的女儿当时四个月,不肯吃奶瓶,她又舍不得奶瓶训练,所以宝宝断奶之前都不能回去工作了。我四个月后就要回去上班,所以当时就计划,如果母乳的话,从宝宝一出生就每天给她一瓶奶。无奈我挤出的母乳太少,存着攒着她一周也就只能吃上一两次。

也不知道是我的未雨绸缪起了作用还是宝宝本来性格就随和,她从来没拒绝过奶瓶,倒是有过几次哭闹着不肯吃我的奶,最后给了奶瓶才吃。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这是所谓的rt混淆还是她当时又累又困糊涂了。

从刚开始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泵出20、30到现在140ml的单次最高产量,我已经非常知足了。泵奶对我来说绝对是个技术活儿:手挤是最原始也是最彻底的,不过太累也太花时间,我用的是medela swing,即使成了“熟练工”每次挤奶也要花半个小时。幸运的是,我每天有两次雷打不动的挤奶时间,公司有间小屋可以让我安安静静地一边挤奶一边打瞌睡上网……

每天上班,我把消毒好的medela零件放进一个大饭盒(避免东西太多,把它们压坏了),然后把一个ice brick装进小小的esky里,一到公司就尽快放进冰箱。每次挤好奶,把storage bag放进esky,回家后尽快把挤好的奶存进冰箱。

我的经验是:
1、出门前一定要检查好改带的东西,特别是新妈妈刚开始上班心里想着宝宝经常丢三拉四的。我就曾经出现过挤奶的时候才发现忘了带最关键的挤奶器塑料阀门,冲出去又没在附近的药店买到,只好手挤:(阀门最好也买好备用的放几个在公司,又一次挤奶不给力,我用完清洗时才发现那个valve破了个小口子。
2、下班回家归心似箭但是别忘了把奶背回去。我忘带过一次,还好家里有存货宝宝不会断粮,公司又有冰箱没有浪费。回家后马上把ice brick放进冻室。
3、零件的清洗和消毒:在公司挤好奶后把零件用热水清洗干净,再用开水涮涮。如果宝宝很小还可以带蒸汽消毒器或者微波炉消毒器去公司给零件消毒。每次挤奶之前再用开水烫烫消毒,回家后即时清洗再放消毒器消毒。
4、需要准备的东西包括:medela swing、medela storage bag (大概$1+ 一个可以装150ml)、nursing pad(这些都可以在药店买到)、esky、ice brick —— 背奶不比吃奶粉省钱啊!

为了增加产量,更为了之后上班宝宝能够尽可能多吃几天母乳,我这个产量平平的奶牛妈妈非常有紧迫感,有空就抓紧时间挤奶存起来,没多久冰箱的冻室来就塞满了存奶袋。不过仔细一看,不乏30ml跑来滥竽充数的,我细细算过,看起来这么多袋奶,如果仅靠这些库存也就只够宝宝吃一两天。

我把上班的时间调到了7:30-4:00:
每天早上5:50闹钟响了,起床喂奶。这是我最为不忍心的时刻,迷迷糊糊的女儿常常因为被打扰了睡眠而不快地哭两嗓子。好在此时天光未明,喂好再把她放上床她可以接着睡到9点左右;
白天我妈喂她两顿奶,喂奶的时间和我在公司挤奶的时间差不多配合好;
晚上回家,她还会吃两到三顿。
上班以前,喂奶的时候我总是手不离iPad,iPhone,不过自从上班之后,变得格外珍惜和宝宝相处的时光,喂奶的时候只愿意呆呆看着她,摸摸她的头发、小手就是最好的休息。总觉得上班之后和宝宝相处的时间少了很多,连现在宝宝每晚还要起来两三次吃奶我也起来得格外积极。哈哈,就是一个傻妈妈!

[ 本帖最后由 homepage 于 2012-7-6 23:12 编辑 ]

评论
一直阿Q的想,奶不多的好处是乳腺炎一定离我很遥远。没想到事情没这么简单。

宝宝两个多月的一天,白天出门去见朋友,比预计的晚回家了两个小时。回家后宝宝又刚吃过奶,我只好用泵奶器匆匆挤了点儿奶。到晚上喂过宝宝发现有点儿不对劲,一边乳房里面还有两三个鹌鹑蛋大小的硬块。我仍然是没有太在意,晚上睡觉的时候觉得很难受,开灯一看,rt上有一个针眼大的白点。难道中招乳腺炎了?

再也睡不着了,我起床一阵Google。看来确实是乳腺炎的前兆了,这个时候乳房也有点儿发红,里面的硬块更硬更痛了。我试着用泵奶器,但完全不通。又实在没有勇气用针把白点挑破。我一边用热水淋浴一边慢慢用手指按摩乳晕。差不多半个小时后,看到一注奶从白点处流出来,白点终于通了,接着就是从外向内慢慢按摩硬块一点儿一点儿地把奶挤出来。一共两个小时后,硬块终于消失了。

我来谈论这个话题实在是有板门弄斧的嫌疑。不过经历了这次疑似乳腺炎后,我惊讶地发现泵奶的时候产量居然明显有所增加。我想我们奶不多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有的乳腺还没有通。如果感觉到乳房有硬块的话让宝宝先吃那边,并且用手轻轻地按着硬块,可以感觉到宝宝一边吃奶,硬块就在慢慢变软消失。在刺激产奶的最初阶段临睡前最好用手彻底地把奶挤干净,这样不但不会再起奶结,而且可以刺激增加产量。因为一旦奶没有排尽的话,身体会把这个信号理解为产奶太多自动调节产生更少的奶。

[ 本帖最后由 homepage 于 2012-7-10 09:59 编辑 ]

评论

正如kakacun mm提到的:母乳喂养的好处被大家不断强调,母乳喂养的困难却被重视不够。很多妈妈给了自己太多不必要的压力,遇到奶水不足等等困难只好断了母乳,之后又因为没有让宝宝吃母乳而自责。在我看来,母乳喂养是为了让宝宝和妈妈都更快乐,而不是让妈妈整天生活在压力和焦虑中。人的身体绝对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我特别忙,压力特别大时,挤奶的产量会明显减少;很多妈妈也提到如果有一天情绪抑郁不快,明显能感觉到奶量减少。所以,一定要让自己放松,不要因为暂时没有办法母乳而沮丧。

每个宝宝各不相同,每个妈妈也都不同,以我的产量,如果要去做“奶妈”,绝对是Mission Impossible,但放松心情,顺其自然,我自信也能够喂饱宝宝。我并没有给自己设定过什么目标,正是这份轻松竟让自己在不经意间坚持了了一个月、两个月、一百天、四个月、六个月……

能够坚持全母乳到现在,真是要感谢我的LG和家人,他们给了我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从来不为宝宝增重太少而给我压力,也不会因为宝宝哭闹而质疑宝宝是不是饿了,相反,他们总是在精神和行动上给我最大的支持,让我充分休息,心情愉快。

希望正在为母乳喂养而挣扎妈妈们看了我的经历,能够多些信心。希望每个妈妈都快快乐乐,每个宝宝都健健康康。


评论
支持一下

评论
支持

评论
支持

评论
支持奶牛

评论
妈妈不容易啊,好妈妈啊

评论
不容易啊

评论
这个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

评论


评论
支持一下!

评论
支持!我也是快咬牙坚持半年了,宝宝还有一周满6个月。最近rt又受伤了,又开始打断奶念头了

评论
等更新 我也在跟母乳做战斗。。。

评论
转眼也母乳了六个月,看着宝宝在怀里喝奶的样子觉得虽然累一点,困一点,疼一点(坏蛋把我当磨牙棒了)可是好自豪喔。坚持下去继续喂有多久就喂多久!

母爱是无敌的,妈妈最伟大!

评论
妈妈的坚持和忍耐才是最伟大

评论
支持

评论
继续坚持,争取喂到1岁。

评论
我很惭愧,当初生怕宝宝没吃饱,又没有经受住家人的劝说,最终没能实现全母乳,如果有老二,一定不要有这个遗憾。

评论
支持LZ写完啊。母乳真是太艰辛了啊,为什么好像很少被强调啊。

评论
支持一下!我家宝已经一岁了,一直全母乳呢。

评论
支持!

我也是非常艰辛的全母乳了快六个月了!太不容易了!

评论
等填坑

评论
谢谢各位mm支持,容我慢慢填坑啊。发现真是千言万语~~~

评论
  坚持breast feeding, enjoy breast feeding

评论
支持奶牛妈妈,我宝宝现在14个月还在吃母乳,很亲密的母子时光呢,加油

评论
大家都是好妈妈:)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幼儿产妇

幼儿产妇

小孩在幼儿园被其他家长打了

澳大利亚今天小孩在幼儿园被其他家长打了,小孩3岁,好像是在和别的小朋友推搡,另外一个小朋友家长看到后直接过来打了我的小孩腿。回家路上小孩一直说被别人打了,喊疼,我说去医院她 ...

幼儿产妇

手足口病嘴巴要疼几天?

澳大利亚2岁10个月的娃,今天第五天了,嘴巴疼的厉害,里面十来个破口,啥都吃不了,全靠喝牛奶续命。每天夜里哭醒十几次喊嘴巴疼。除了不发烧了以外一点好转迹象都没有,甚至我感觉嘴 ...

幼儿产妇

10个半月男宝身高不足70

澳大利亚如题,出生身高不到10%曲线,4个月大时追上来点,到6个月又回到不到10%,感觉4到6个月没有长太快,现在基本就是每月长1厘米,有点焦虑。全奶粉,奶量从小就是奶瓶上月龄的最低奶量 ...

幼儿产妇

7岁小孩圣诞节回北京需要打什么疫苗吗

澳大利亚7岁小孩,这个圣诞节假期打算带她回北京6周。 上次是春天回去的,这次因为是冬天,所以有些担心她生病,请问需要在澳洲提打什么疫苗吗? 去问了GP, GP也不知道,GOOGLE给我一篇文章 ...

幼儿产妇

有人办过寄养签证吗?

澳大利亚听说寄养签证可以办中国的居留许可,还可以回国入读公立小学,出入中国免签,想呆多久呆多久,有点心动。我姐一家在深圳,如果名义上把孩子寄养到她那里(当然回国的时候家长 ...

幼儿产妇

想看私人Ob,又想回国生

澳大利亚想第六周去看私人OB,但是看网上说有management fee好几千? 但是我想着最后回国生,比如20几周回国。 这样的话在这看Ob还是要付好几千的management fee 吗 评论 除非极有钱,不然回国生产 ...

幼儿产妇

7岁孩子买什么样的汽车座椅

澳大利亚孩子还有1个月就7岁了,现在没到1米三。有辆备用车,不知道是否应该给孩子买汽车座椅。 是不是7岁就不用坐汽车座椅了?还是需要买了垫子? 有没有推荐的? 评论 身高不够就用bo ...

幼儿产妇

墨尔本试管IVF心态崩溃

澳大利亚心态崩了,上论坛发泄一下 楼主坐标墨尔本,内异四期,去年手术以后备孕也没成功,还出现了粘连和腺肌症,老公那边没问题,今年年初开始做试管。 做之前参考了坛里姐妹的经历, ...

幼儿产妇

男孩子夏天穿什么裤子

澳大利亚最近有个问题困扰我,不知道给快三岁的儿子买什么裤子穿。姐姐小时候到了现在的季节可以穿leggings,薄薄的很凉快,也可以保护摔倒时不至于擦破腿。但是我观察童装店里男孩子穿的 ...

幼儿产妇

持分请教:辨别颜色

澳大利亚宝贝三岁,可以准确的辨别红色,绿色,黄色,黑色。但是每次指着蓝色的时候,他就说是黄色。 想问一下,这是蓝色色盲吗?还是只是因为小朋友淘气,或者因为发蓝色发音困难,所 ...

幼儿产妇

关于产后康复

澳大利亚生老大的时候非常简单女儿size小也年轻,很容易就恢复很好,还有家长一直帮忙照顾,虽然五六十天还感觉有点虚,但没其他的症状,多了百日就一切如初了。 老二近8斤,可能也和年 ...

幼儿产妇

小女孩长青春痘,用啥药

澳大利亚还有几年到teens, 但是小姑娘已经开始有黑头和小红疙瘩了。 对战痘很有丰富经验的我,20多年了 见过的痘太多了 我给她用了我的痘痘药Benzac 2.5% 她觉得很疼,小女孩皮肤肯定很嫩。 这 ...

幼儿产妇

请推荐speech therapist 给2岁半男孩

澳大利亚2岁半男孩,因为之前听力受损导致language delay,后来通过耳管手术听力有恢复。 但是语言发育非常落后,目前还不能说两个单词以上的句子,只能说一些简单单词比如apple, banana, ber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