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最后一篇
Toddler的划分是1-3岁。这里有个经典的短语来形容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有多难搞:terrible two,多指14个月-2.5岁。但一般到了2岁,爱发脾气的阶段也快过去了。据说3岁是一个奇迹般的年龄,到了3岁,小魔王一下子变成了乖乖仔。其实,是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发育得比较好了。就像刚出来的小宝宝,只能通过哭来跟人沟通他的需求。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
之前的新闻又把打孩子的教养方式拉入人们的视线。源于这里的一个妈妈用木勺子打了女儿,被学校的职工知道了并告诉了警察。警察说打孩子虽然不算非法,但程度要控制好。像这个案子,如果这妈妈再用木勺子打女儿,她会被指控。我是很反对打孩子的,爸爸猪也是。到目前为止,Ryan没被我们打过,哪怕是轻轻地打一下手,或弹一下嘴巴。我始终认为,打孩子是自己偷懒的教育方式。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如果有心,总能找到应对的方式。不用解释说这么小的小孩讲道理或用别的方式搞不掂。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托儿所的老师是绝对不可以用任何方式体罚小朋友的,他们却能应对各种情况,而且还要同时看几个。
Rubin Barker的The Mightly Toddler还没看完,但里面的内容还是很有用的。这个时期小朋友的大脑还没发育完全,所以他们的行为也有很多共同点。下面说到的,小R都有。
•沟通能力有限。自己要的难于表达,别人又意会不了;自己的感受很难用言语表达,这种郁闷有时就靠发脾气来发泄啦
•想自己独立做些事情但因为能力有限而做不到。
•还不会控制情绪,情绪变化很快。前一分钟高兴得很,后一分钟就发脾气了。
•非常自我,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什么东西都是我的,分享的意识一般在2岁半到3岁才形成。
•对时间没有概念,是活在现在的人,不愿意等。我要的东西现在就要,我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记忆力有限。不会记得消失的东西还会重现,所以出现分离焦虑。不会记得这东西危险不能玩,这次说了,下次还玩,犯同样的错误。
•通过不停的尝试来发现这世界是怎么运转的,不断考验你的耐性和容忍度。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做,看你什么反应。
•小朋友太困、太饿、生病、环境太枯燥、生活发生变化(比如开始上托儿所)的时候都比较容易发脾气。所以,遇到这些情况时,有所准备。比如,跟小朋友出去购物尽量缩短购物时间。
下面是策略:
•小朋友很在意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很多坏行为是为了吸引注意力。因此,对好行为要多鼓励夸奖,对轻微的坏行为视而不见。如果不那样,小朋友会觉得,做乖孩子得不到关注,但做坏事可以引起关注。对小朋友最大的惩罚不是体罚,而是短期收回你对他的关注,常用的是“面壁思过(time-out)”。体罚可以收到短期效果,但也无形中给小孩输入了这样的观念:武力可以解决问题。面壁思过的方式一般要小朋友大点才有效。这个时期用得最多的就是转移注意力,比如,飞机在哪里。
•注意奖励(reward)和贿赂(bribery)的区别。这个相信很多人都容易犯的错误。奖励是小朋友表现好之后给的(意外)奖赏;贿赂是事先说好的,如果表现好就怎么样。比如,小朋友很快把饭吃完后,你给他讲个故事,这个属于奖励。但是,如果吃饭前或吃饭时你就说:宝宝快把饭吃完,妈妈给讲故事。这个就是贿赂了。贿赂容易让小孩变得很功利,凡事讲条件,讲结果。奖励的中心是你的关注,可以是拥抱、微笑、夸奖、认同,也可以是去外面玩、讲故事。不适宜的奖励包括大声鼓掌、大声夸张的夸奖、钱、红花表(star chart)等。奖励应该是即时的,并跟小朋友简单解释为什么奖励他。
•分清警告(warning)和威胁(threat)。警告是在活动改变前给出的提醒,比如,我们滑梯滑多两次我们就回家了,然后说到做到。威胁经常是紧要关头才匆忙冒出的,常常是口头威胁一下而已,比如,你不吃完饭,我们就不去公园玩。这样反而会促使小朋友跟你进行斗争到底,特别是吃饭和上厕所训练的时候。
•对轻微的坏行为视而不见,避免目光接触,保持冷静(深呼吸,从一数到十),特别是不要笑。这一做法对说粗话、拒绝吃饭、发脾气、发牢骚、拒绝上床睡觉等有用。
•对于“什么东西都是我的”的行为,可以向小朋友设定一些玩具规则:谁先拿到谁先玩;如果别的小朋友也要玩,轮着玩,每人玩x分钟;如果大家老争着玩同一玩具,那大家都不给玩了。在家多鼓励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一起玩、轮着玩。
•对于小朋友重复大人的粗话(swear word),装作没听见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千万不要笑。2-3岁的小朋友很多时候并不知道他说的粗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学着好玩。3-6岁后,还要平静地告诉他这些话是不能说的,或给予适当的time-out。当然,大人平时说话要注意啦。
•不要在他的面前跟别的大人议论他的行为问题。
•“面壁思过(time-out)”不是对所有的小朋友有效。大家对time-out还存在一些误区。time-out不是惩罚,是短期正式地收回你对他的关注。不能拿time-out作为威胁,如果那样小朋友很快就不吃这一套。time-out不是用于羞辱小孩,不是让他觉得自己很坏;是让小孩知道,爸妈注意到他这一行为,并不想让它继续。等小孩有语言能力和明白因果关系后,简单跟小朋友讨论为什么要time-out,允许他作出改正。time-out完后指引到一个新的活动中去,不要回到之前的场景。time-out只能用于重要的情形,过度使用会失效。
评论
我也正在看,很不错的书
评论
是呀,她的两本我都看了。澳洲妈妈必读
评论
学习。。。
白条先,明天补上。
评论
谢谢,狠有帮助
另外为什么不能鼓掌呢?
评论
主要是指小事情不需要过分夸吧。
评论
留着备用
评论
thanks
评论
Thanks for sharing
评论
评论
我也是在摸索阶段,儿子一岁半,脾气也越来越明显。之前他喜欢抓我们的眼镜,每次他抓,我们就狠狠打他的手,结果他哭了,效果很不好。后来我看一本书说,孩子如果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就会因为爱而听话,因为他无法忍受看到自己最爱的人不开心。于是我改成不再打他,抓眼镜就移开他,然后很温和地告诉他,妈妈被你抓痛了,不好等。我觉得效果好一些。继续探索吧
评论
LZ写的很有道理。只是一点,我觉得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一下,哪怕是象征性的。原因很简单,他这么小根本听不懂道理,可是他感到疼了却记得很清楚。好象前几天儿子自己拉抽屉夹了手,后来就再也不去拉抽屉了。一岁而已的孩子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而且自己家里的教育不能跟CC比。不是自己的孩子的话,给我10个我也轻易对付了,反正哭闹不理就事了,这还不容易。
评论
我家的也爱抓眼睛啊。我倒从不因为这个生气。孩子就是看大人带眼镜好奇嘛。我发现一个办法是,他抓就给他,然后跟他说,来妈妈帮你带,他就会乖乖的把眼睛给我,然后很幸福的感受一下带眼镜的感觉大概几秒钟,然后我就带回眼镜,他也就满意了去玩别的了。
评论
估计你孩子比较大,懂事些。我儿子太小,一抓下来,我们的眼镜差不多裂了。我老公已经坏了一副眼镜
评论
学习了
评论
收藏了,也在学习中.
对于孩子急性子,需要大人立即满足,我还是在比较小的时候进行等待训练.当时也为了减轻分离焦虑.
这样读自控力的培养蛮有帮助
评论
我孩子才一岁啊。不过大多数时候是挺乖的。
评论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