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给想要二胎的爸爸妈妈一点鼓励 来看看台湾作家

在澳大利亚幼儿产妇




你愿意,再生一个孩子么? 来看看台湾作家的"二胎总动员"
作者:台湾作家 汪培珽女士


   您根本不知道,孩子多需要手足。

   我,也不知道。

   一直到姊姊七岁,弟弟五岁时。

   我说过,我是那种糊里糊涂、没想太多就生了两个孩子的妈妈。当孩子还小时,我哪里有机会想到「孩子需要手足」这么不切实际的问题呢?只要孩子有半天不吵嘴、不争宠,给我安静的片刻,我就该吃斋念阿弥陀佛罗,哪还有闲情逸致去考虑什么相亲相爱、手足之情。

   我的两个孩子年龄差了两岁半,也就是说,当第一个孩子快两岁时,我就怀了第二个孩子。可是在当时,我能从生活中深深切切地体会到「孩子需要伴」吗?

   完全不会。

   因为孩子太小,父母很容易就误会一件事--以为孩子有父母的陪伴就足够。

    这种「以为」,就是整件事情最可怕的地方。因为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天和地;早上起床要妈妈,晚上睡觉要妈妈,好像世界上的其他东西通通不重要,只要有妈妈就好。不过,这也是事实啦!

    但是,等您一旦体认到「孩子需要伴」这件事时,即使只有一丝丝的察觉,通常生第二个孩子的最好时机都已经过了。

    过了还不打紧,不是说「亡羊补牢,犹未晚已」吗?可是再加上现代人生活步调太紧凑、还有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这样耗下去,拖到羊都跑光了,牢也不用补了啦。

    第二个孩子出生的头一年,对老大来说,老二还只是个样版戏,连吵个架都不行,只能称为「心灵上的寄托」。所以严格来说,在老大四岁以前,您都可能误以为,有没有手足,不一定那么重要。

    刚成家时,我们为了生活,总是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想些眼前看不到的问题,日子就一天一天过去了。

    直到姊姊大约七岁,弟弟快五岁的某一天下午,我原本打算小睡一场午觉,没想到那天实在太累,一睡两个小时根本起不来。不过,做妈妈的就是即使睡著了,心都还系在孩子身上,从头到尾,我都隐约听见两个小鬼,在外面吱吱喳喳地说个不停。一会儿声音出现在姊姊房间,一会儿两人又到了客厅,一会儿两人隔了老远还在喊话。您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绝对无法想像,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话可说呢?好似时间如果没有尽头,两人的对话可以直到海枯石烂,仍不休止。

    自此以後,孩子愈来愈大,我就愈来愈发现到,姊弟俩在生活中的互相依赖性,或是说互相需要性有多么高!甚至高到超乎大人的想像很多、很多。

    下雨天,不出门,两人可以从早玩到晚。

    大晴天,去散步,爸爸妈妈聊大人的天,姊姊弟弟聊小孩的天。

    有一天,搬家後的大采购,我和先生逛得不亦乐乎,孩子其实已经无聊到快阵亡了。突然,我们转进一家大型电器行,刚好影音室正播放著电影《铁达尼号》。他们早已从书上知道这个故事,但是活生生地用人演出来(平时不看电视的孩子,这时根本就以为到了迪士尼乐园),即使只看到前後短短二十分钟的片段,姊弟俩也兴奋不已。走出电器行之际,我与先生继续行程,只见他们俩彷佛吃了大力仙丹,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之後的剧情,甚至编起了各种不同故事发展的搞笑版本,一会儿杰克跌得狗吃屎,一会儿萝丝差点掉进水里,剩下的行程里,两人乐得不得了……

    先生跟我一样爱孩子,但整日忙著工作的他,如果当初我只准备生一个孩子,他大概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某一天,全家晚饭後在台大校园散步,看著姊弟俩在前面殷切对话的小小背影,不习於表露情感的中国爸爸,竟然用一种像是差点被捷运门夹到,才在最後半秒内冲进车厢的「好险」心态,呼了一口气,说道:

    「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


生两个,比生一个轻松

    您别以为,我是为了要说服您生两个孩子,才这么说的。

    绝不是。这是我内心的强烈感受。而且当孩子还小时,我并不知道这个事实。

    我相信,很多父母也是不知道的,以为生一个就累得人仰马翻,那生两个还得了?其实您有所不知——生两个,比生一个轻松。

    人生何其短,生两个孩子的辛苦只在头几年,这段时间确实让父母三头六臂都应付不来,以身心俱疲来形容,绝不为过。所以我指的轻松,不是身体上的,也不是经济上的,这些我管不了。每个人的日子要怎么过,物质要有多少才能满足,全是存乎一心。

     我指的轻松是“心理上的”。即使父母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当独身子女长大到需要同伴和玩伴时,填补这个空缺,是不是就变成父母的责任?然而无论如何,这个任务是很难由父母的角色来完成的。所以在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展翅飞翔之前,做父母的在心理上,会不会一直背负着这份不轻松的感觉呢?

    这份感觉或许可以被忽视,但它确实存在。

    殊不见现在父母拉着孩子东奔西跑,汲汲想要弥补孩子生活中的空缺,就是生怕孩子无聊寂寞。否则家里四只大眼对上两个小眼,父母怎么轻松得起来呢?

    就说我喜欢午后小睡一下这件事吧。周末的早上,我们一家习惯去爬山走走路,运动加上晒晒太阳,过了中午,我和先生倒头就睡,真是享受。可是,孩子是不用午睡的动物。即使他们大了点——6岁好了,没有独处的安全顾虑,当我和先生倒头就睡的时候,如果我心里知道只有孩子一个人在房门外,想说话,没人回答,想玩游戏,只能自己跟自己玩,我心里会没有一丝丝歉疚感么?能睡得安心么?

    然而,如果妈妈知道,两个孩子在外面玩得多么满足、多么快乐,她可以睡得更香,她的心是全然放松的。

    生一个孩子,表面上是轻松:事实上,父母没能给孩子一个伴的不轻松感,却是无所不在的。即使孩子渐渐长大,这种感觉都可能如影随形,盘旋在独生子女父母的心中,冷不防就会跳出来——给你一掌。

    还有更多的时候,大人的活动,其实孩子一点兴趣也没有。什么吃饭、什么逛街、什么买东西……但父母非得拖着孩子一起去,不然您留他一个人在家多寂寞。而常常,家里的姐弟两玩得正高兴时,“爸爸妈妈要去大润发买东西,你们要不要去?”“不去,我们要在家里玩。”看,多好!孩子高兴,父母轻松。父母身边时时刻刻挂个孩子,有人连睡觉都要同一个房间,不会很让人抓狂么?

    只生一个孩子的父母,当初可能是这样想的:熬过最难的前两年,就轻松了,所以不敢再经历一次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

     其实他们不知道,身体的不轻松是喂奶换尿布的跟前跟后;之后呢?您就要开始自己去应付孩子的玩乐需求——扮家家酒、拼图、堆乐高积木、下棋、骑车、捉虫……还有一堆天方夜谭的胡言乱语。

    不是说做父母的想甩脱陪孩子的责任,而是孩子之间的活动,明明应该由手足去完成,才符合自然原则嘛!可是您没有帮他生个手足,只好照单全收,这样轻松么?简直累坏了,而且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只生一个孩子,一点便宜也没占到。

    生一个也是累,生两个也是累。三年,只要撑过三年,一切否极泰来。

     当我熬过了艰苦期,等到孩子可以相互作伴时,不论他们是一起玩,还是一起吵架,都叫“作伴”。有时候光是看着、听着姐弟两的互动,心里就会不期然地生出一种“好轻松、好安慰”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所不能体会的,但它确实美好,希望您也可以享受到。


手足能给的,你不能


     或许您会说,“孩子虽然没有手足,可是有爸爸和妈妈的全心陪伴阿!”


    这就好比假设——虽然妈妈少了爸爸,可是有孩子阿,为什么有了孩子,妈妈还是觉得不够呢?

    孩子光有父母的陪伴,是不够的。孩子还需要手足,就好比我们还需要另一半。

     您能陪孩子玩扮家家酒么?

     您能陪孩子跑来跑去、玩鬼捉人么?

     您能陪孩子玩大富翁、陆军棋、跳棋、西洋棋么?

     您能陪孩子玩水枪射人、倒地装死么?

    您能陪孩子玩得客厅一团乱,而不歇斯底里地喊“收玩具”么?

    您能陪孩子一起捉金龟子么?

    您能陪孩子一起跳房子么?

    您能陪孩子一起嘻嘻地傻笑么?

    啊呀!竟然有父母告诉我,这些他都能做到耶!

    我就认识一个独生女的爸爸,在全家人都呼呼午睡的情况下,独自在客厅里陪孩子玩扮家家酒。

    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还不懂;等孩子一天天大了,他们会发现,原来大人根本不喜欢玩这些东西。


    即使您问我,两个孩子的年龄相差了六岁,是不是不太容易一起玩耶?


    可是,他们是同辈,我们是晚辈。


    光是一个同辈的眼神,我们就没有。


    有些人,会以过来人的经验说:“手足之情在长大成家之后就淡了”


    我并不反对这样的说法。现代人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和家庭,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哪还有力气在成家立业之后,特地花时间来维系手足之情呢?(可是换个角度想,所谓手足之情,不就是不需要维护、也不会改变的东西么?)

    通常,孩子的未来我不去多想。

    我只管孩子的现在。

    孩子的童年只有短短的十几载,我一刻也不想放过。

    我根本不去想什么“手足可以一辈子相互照顾和扶持”的大道理;即使手足的情分只存在于童年好了,但是,重要与否?

    当然。

    父母别害怕改变,多生个孩子罢了,没什么大不了。

     大人的想法只要转个小弯,就改变了孩子的童年。

     等到那一天,熬过了把屎把尿的日子,我常常光看着孩子的脸庞,心里都会浮现轻松与安慰的感觉。不要说您是为了老大而生老二,这样的理由太沉重。这是为了您自己的幸福,不光是为了孩子。

      用三年换未来的三十年,“先苦后乐”,咬咬牙就过了。

     希望您有机会和机缘,遇上那份美好的感觉。

评论
跟我的感想一模一样。小的时候真的很苦呀。老二越大感觉越甜。

评论
说的都是实在话。

评论
好吧我还要熬两年八个月

评论
我的孩子就差两年两个月,现在在小的才1岁,看到姐姐的眼神都不一样,只要姐姐随便逗他一下,他就跟着装疯。真的是父母替代不了的!

评论
早有这些文章多好啊

评论
希望二宝顺顺利的足月健康出生, 这样和哥哥就能相差2岁半了

评论
这个其实和一位妈妈说的一样,之前生第一个的时候,只觉得是要完成任务,总是要生,那就生吧。现在这个,是意外,知道的时候不是很开心,那总是一个生命,既然有缘分,还是决定要生,不管怎样,总是一个伴。

评论
不需要太大压力吧,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有时候生一个还是两个不仅仅要考虑孩子的需求,也要看家庭的综合情况,所以大家还是平常心,不要比较,别有压力,自己两夫妻想清楚就好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幼儿产妇

幼儿产妇

小孩在幼儿园被其他家长打了

澳大利亚今天小孩在幼儿园被其他家长打了,小孩3岁,好像是在和别的小朋友推搡,另外一个小朋友家长看到后直接过来打了我的小孩腿。回家路上小孩一直说被别人打了,喊疼,我说去医院她 ...

幼儿产妇

手足口病嘴巴要疼几天?

澳大利亚2岁10个月的娃,今天第五天了,嘴巴疼的厉害,里面十来个破口,啥都吃不了,全靠喝牛奶续命。每天夜里哭醒十几次喊嘴巴疼。除了不发烧了以外一点好转迹象都没有,甚至我感觉嘴 ...

幼儿产妇

10个半月男宝身高不足70

澳大利亚如题,出生身高不到10%曲线,4个月大时追上来点,到6个月又回到不到10%,感觉4到6个月没有长太快,现在基本就是每月长1厘米,有点焦虑。全奶粉,奶量从小就是奶瓶上月龄的最低奶量 ...

幼儿产妇

7岁小孩圣诞节回北京需要打什么疫苗吗

澳大利亚7岁小孩,这个圣诞节假期打算带她回北京6周。 上次是春天回去的,这次因为是冬天,所以有些担心她生病,请问需要在澳洲提打什么疫苗吗? 去问了GP, GP也不知道,GOOGLE给我一篇文章 ...

幼儿产妇

有人办过寄养签证吗?

澳大利亚听说寄养签证可以办中国的居留许可,还可以回国入读公立小学,出入中国免签,想呆多久呆多久,有点心动。我姐一家在深圳,如果名义上把孩子寄养到她那里(当然回国的时候家长 ...

幼儿产妇

想看私人Ob,又想回国生

澳大利亚想第六周去看私人OB,但是看网上说有management fee好几千? 但是我想着最后回国生,比如20几周回国。 这样的话在这看Ob还是要付好几千的management fee 吗 评论 除非极有钱,不然回国生产 ...

幼儿产妇

7岁孩子买什么样的汽车座椅

澳大利亚孩子还有1个月就7岁了,现在没到1米三。有辆备用车,不知道是否应该给孩子买汽车座椅。 是不是7岁就不用坐汽车座椅了?还是需要买了垫子? 有没有推荐的? 评论 身高不够就用bo ...

幼儿产妇

墨尔本试管IVF心态崩溃

澳大利亚心态崩了,上论坛发泄一下 楼主坐标墨尔本,内异四期,去年手术以后备孕也没成功,还出现了粘连和腺肌症,老公那边没问题,今年年初开始做试管。 做之前参考了坛里姐妹的经历, ...

幼儿产妇

男孩子夏天穿什么裤子

澳大利亚最近有个问题困扰我,不知道给快三岁的儿子买什么裤子穿。姐姐小时候到了现在的季节可以穿leggings,薄薄的很凉快,也可以保护摔倒时不至于擦破腿。但是我观察童装店里男孩子穿的 ...

幼儿产妇

持分请教:辨别颜色

澳大利亚宝贝三岁,可以准确的辨别红色,绿色,黄色,黑色。但是每次指着蓝色的时候,他就说是黄色。 想问一下,这是蓝色色盲吗?还是只是因为小朋友淘气,或者因为发蓝色发音困难,所 ...

幼儿产妇

关于产后康复

澳大利亚生老大的时候非常简单女儿size小也年轻,很容易就恢复很好,还有家长一直帮忙照顾,虽然五六十天还感觉有点虚,但没其他的症状,多了百日就一切如初了。 老二近8斤,可能也和年 ...

幼儿产妇

小女孩长青春痘,用啥药

澳大利亚还有几年到teens, 但是小姑娘已经开始有黑头和小红疙瘩了。 对战痘很有丰富经验的我,20多年了 见过的痘太多了 我给她用了我的痘痘药Benzac 2.5% 她觉得很疼,小女孩皮肤肯定很嫩。 这 ...

幼儿产妇

请推荐speech therapist 给2岁半男孩

澳大利亚2岁半男孩,因为之前听力受损导致language delay,后来通过耳管手术听力有恢复。 但是语言发育非常落后,目前还不能说两个单词以上的句子,只能说一些简单单词比如apple, banana, ber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