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ZT 孩子"总被欺负"怎么办?

在澳大利亚幼儿产妇






  孩子总被“欺负”怎么办?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在孩子的社会交往中,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一些家长鼓励孩子包容、忍让,还有一些鼓励孩子打回去,绝不能吃亏。可我们教孩子如何应对前,是否能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孩子间的肢体冲突真的适合用成年人理解的“打”、“欺负”来定义吗?怎样才算被“欺负”?除了关注自己孩子吃亏与否,我们关注了谁更有“理”了吗?孩子总被“欺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教导孩子坚决还击或一味忍让到底是增加还是削弱了孩子的力量,等等。

不要轻易去定义“欺负”与“打”。

对于年幼的孩子,肢体冲突的原因往往由于缺乏恰当地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和能力。这时,家长最好不要轻易定义孩子爱“打人”或总被“欺负”,只要耐心地多通过示范、游戏、故事等方式,去教会孩子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情绪情感,注重培养孩子宽容、谦和的品质,以及必要的规则和礼貌,发展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会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认知能力的提高,生活经验的积累,问题自会解决。而这个阶段,父母的过度关注,纠结于“打”与“被打”,“欺负”与“被欺负“,只会把孩子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正常表现强化成问题,适得其反。

正视孩子总被欺负的原因

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总被欺负,很多父母咨询时常常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的孩子过于善良、宽容,似乎只有霸道、凶狠、凡事计较才能不被欺负。勇敢和善良并不矛盾。孩子总被欺负,更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和社会性,无关善良。也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教会了孩子多少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方法和与人交流的社会技巧,我们是否通过示范、游戏、故事等形式发展了孩子相关的品行和能力。如语言、主动接近别人、谦让、包容、礼貌、规则、运动能力、确定分工、主导、妥协等等。

那些总是被欺负的孩子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我们多少都会看到:简单粗暴,甚至用暴力以大欺小,或者过于严厉苛责,导致孩子缺乏自信,软弱、孤僻、事事退缩;没教会孩子表达情绪的方法和与人沟通的技巧;所以,如果自己的孩子总被欺负,我们需要做的是检讨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如果日常生活中,孩子和我们争辩时,我们训他没规矩;坚持己见时,我们批评他任性;好奇探索时,我们指责他破坏;当我们习惯了用否定来打击孩子的自信;用打骂来摧毁孩子的安全感;用听话、服从来定义孩子的好坏,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一个在家被我们欺负惯了的孩子在外不受欺负?

孩子被欺负怎么办?

当孩子与人发生肢体冲突时,引导孩子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的,包括先警告对方、离开、还击、与他人联合、向老师或父母直接求助等。要孩子一味忍让或坚决还击,都是在减少孩子的选择,削弱孩子的力量。一味地要求孩子忍让会让他变得遇事软弱、退缩,而一味地鼓励孩子还手只会增加他的攻击性,最终让自己也变得孤立。当孩子只能靠忍让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包容,或只能靠还手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勇敢时,已处于父母有条件的爱的恐惧中,而失去了真正的力量来源:平静和灵活。

帮孩子学会明辨是非,鼓励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立场,同时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是我的基本态度。处理方式上:
1、我会先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孩子识别和表达出他的心情“你是不是很难过?“你很生气吧?”,同时也提示自己的孩子去关注对方的感受。
2、鼓励和教会孩子在受欺负时大胆滴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见。如不高兴要告诉小朋友:“不要这样,你这样做我很不高兴。”或坚定地喊:“住手!”如对方不停止的话,警告他,你会还击、告诉老师或找父母等。
3、如果对方动手打你时,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为原则,选择离开、还手、与他人联合、向老师或父母直接求助等。
4、无论孩子表现如何,我都会接纳那是孩子在当时的情况下,受制于自身认知、能力和经验所做出的最好的选择,以建立他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5、在冲突中学会交往,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因为争抢公共玩具打了起来,先引导孩子去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自己很伤心,小朋友也很生气。让孩子自己思考有没有可以不发生冲突的解决方式。如轮流玩,拿玩具交换玩,而不是直接抢,等等。让孩子预估不同解决方法的后果并作出下次遇到类似事情最有可能的选择。
6、等到双方情绪都平静时,促成孩子间的和解。除此之外,我会帮助孩子树立一些基本的规则,比如,即使是自己被欺负,同样不能打比自己弱小的孩子、男孩不打女孩子、不打关键部位等。

除了帮助孩子在冲突中学会交往,更主要的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榜样示范、游戏演示、绘本故事等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特质,建立孩子内在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社会性,从而形成孩子自身的强大气场,保护自己不受欺负。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孩子,他的言行、表情,甚至眼神都会透出一种自尊、自信的感觉,让人不敢轻慢。

打回去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很多父母在孩子被欺负时,都鼓励孩子打回去,绝不能吃亏,那打回去真能解决问题吗?如果把别的小朋友打了,会让孩子认为打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而崇尚暴力,倚强凌弱;如果被别的小朋友打了,会让他更加记恨和恐惧,变得自卑胆怯,唯唯诺诺,哪一种结果是我们期待的呢?

打回去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当然可以采用,但却不应该是被父母教导和要求的。否则只会强化孩子的攻击性,一切都该是自然的本能的反应。鼓励孩子睚眦必报看上去不吃亏,却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纠缠,影响情绪,耗费精力,失去人缘。宽容,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和自我保护,是对自己目标的清晰。清晰,所以不纠缠、不羁绊,我知道我要的是什么,我要去哪里。既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自己的事,也给了别人机会,而给别人机会又何尝不是给自己机会呢?我始终相信,一个在规则中成功建构了自我的,拥有强大内心力量的孩子,所表现出的力量会像水一样,柔软、包容,却拥有改变对方的能量。

评论
好文 mark


评论
不错 mark mark

评论
写的太好了,谢谢这位理性的妈妈分享心得! 手机上加不了分,明天补回来。

评论


评论


评论
我相信家里有孩子的家长早早晚晚,多多少少都会有过思考这个问题的瞬间。也在论坛里看到过很多相关讨论。一直没有看到一个可以接受的solution ,直到我看到王人平的这篇文章。

我觉得这篇文章会对许多父母有帮助,所以转帖过来。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挺蹩脚的人”,但那是澳洲的问题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但是没对要求把他从澳大利亚遣返到诞生国去的呼吁置评。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00元罚金、撤消驾照,不必坐牢。Jack Davey 的父母去了

幼儿产妇

幼儿产妇

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小朋友家长感兴趣?

澳大利亚有时候觉得小朋友吃饭没胃口、容易积食、体质弱、总喊肚子胀? 其实,这可能跟「脾胃虚弱」有关。 我会中医小儿推拿,调理儿童脾胃的小方法, 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家长感兴趣? 不 ...

幼儿产妇

自闭症儿童用品?

澳大利亚国内亲戚家的孩子1岁3个月,男孩,还不会爬,不会说话,只会笑。最近去医院确诊自闭症。亲戚只好辞职,天天带孩子去医院复健。 我们也很疑惑,才1岁就确诊自闭症?自闭症不是和 ...

幼儿产妇

纠结要不要大的连锁CC换小CC

澳大利亚女宝现在两岁半,1岁半去的现在这家连锁大CC. 新建的,像个kids cafe,开车10分钟左右,就是人比较多,一个班20多个孩子。评分satisfactory, 一天190多。 家里旁边这个小CC终于排到了位置, ...

幼儿产妇

不知道还去不去这个playgroup

澳大利亚这个playgroup 去了好几次了,最近这两次去2岁大的儿子走的时候老想带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书本,第一次我坚决say no的放下那玩具就算他哭了也把拽走,第二次他又想带走一本书,任凭我 ...

幼儿产妇

墨尔本东区幼儿篮球启蒙以及体适能小班

澳大利亚位于墨尔本东区的室内篮球馆JA Elite 将在6月份推出新的课程, #清晨的青少年体适能训练⛹????‍♂️ #上午的成人运动表现力????️ #下午的幼儿篮球启蒙???? 小班课程名额有限,试课半价 ...

幼儿产妇

姑娘们跟幼儿园的饭……

澳大利亚选的幼儿园包午餐,但是第一天看到,真的是不好吃啊。两个姑娘一共吃了半份 幼教很坦然地说小孩子在幼儿园第一顿饭都拒绝。可是,那饭真的非常一般 孩子还小不会自己要求其他 ...

幼儿产妇

Chloe和Amelia 哪个名字好?

澳大利亚刚出生的女娃,想给取个英文名字。 目前两个喜欢的名字之间犹豫不决:Chloe 和 Amelia。 Chloe 给人感觉简短、甜美、现代感十足——这是我比较偏爱的名字,但缺点是没有什么好听的小 ...

幼儿产妇

孩子投诉餐桌太高

澳大利亚4岁宝宝,已经不坐high chair了。 可以坐普通的椅子又和我说餐桌太高。 请问在high chair和普通餐椅中间的高度,有什么好物推荐吗? 有没有能调节高度的椅子? 或者成人椅子上垫的东西 ...

幼儿产妇

灵异事件

澳大利亚做IVF剩了三个胚胎,捐了,然后后面这三年几乎把他们忘记了。这天晚上忽然做了个梦,梦见孩子被人拐去了,就找啊,找,找了一晚上找到个小孩,也是个小女孩,看起来和我的女儿 ...

幼儿产妇

求内西比较适合小朋友bike/scooter的公园

澳大利亚Ashfield, burwood附近有没有4,5岁小孩可以骑自行车或者scooter的公园啊?平坦一点,和主要交通道分开就行。 如果有独立的给小孩的bike/scooter path那更好了(比如strathfield park)。 谢谢推荐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