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杨姐,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曾经是京剧演员,现在是自媒体博主。
在澳洲读书的时候,无意间认识了一个老外。他总是有意无意地联系我请我吃饭。和我一起住的妹子跟我说,老外很抠门,就是想见见中国妹子,大多请她们吃汉堡之类的快餐,而且还得点AA。所以我有一个计划。
两个月后,当彼得再次打电话给我说他想请我吃饭时,我说:“是的,但我不吃像汉堡包这样便宜的东西,我不想要AA ..你得吃贵的。”
没想到,我的绝妙提议,不仅没有吓跑这个考古学天才,还心甘情愿地资助我读了5年,还跟我回国了.
(我们一家四口和妈妈合影)
我1977年出生在北京,我有一个哥哥,父母都在事业单位工作,我家是地道的北京人,
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一般,但在体育和音乐方面很优秀,父母看我有天赋,就把我送到了10岁时进京剧学校。
进京剧学校的时候,年纪大了,身体韧性很差,练武很吃力。每天腿都硬,疼得我不敢出声。
有一次他练功,托底手一软,头直接撞在墙上,顿时撞了个大疙瘩。
(我的自画像)
练气功辛苦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夸张。
因为我住在学校而且父母不在身边,无论是生活上的困难还是身体上的疼痛,我都得自己承担,我无处抱怨,所以我成长得很快。这段经历让我在遇到困难时没有退缩
我18岁那年,部队来戏剧学校招生,我顺利进入了部队文工团当了一名军人。分为京剧团、话剧团、歌舞团,我在京剧团。
刚开始,演出任务很多,跟着剧团在全国很多城市。后来随着京剧市场逐渐萎缩,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于是,22岁那年,我转业回乡。
(进军文工团18岁)
那时候我的文化程度不高。除了会唱京剧,我还会一些简单的本领。我没有其他特长,但我想尽快挣钱独立,所以我想到了拍戏。
我是1999年开始办剧组的,记得第一年拍了300多部,成功的没几个,而且都是小角色。真正进入这个行业,才知道演戏不仅仅是靠演技,还需要人脉和人脉……后来在妈妈和朋友的帮助下,参与了《武林》的拍摄外施”。
在一次老同学聚会上,得知戏剧学院的几个同学毕业后都出国了,回来后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差距很大还有他们 。
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经过综合考虑,觉得多学一门语言就多了一个选择,于是边跑剧组边开始学英语。
基础不好,学起来比较吃力,但是一直在坚持。后来简单的交谈都没问题,想出国留学。
(我参与的静态图)
因为年纪大了不打算读书,更倾向于找伴侣移民,24岁开始申请签证,直到上个月才28岁,经过多次沟通和解释,拿到了新西兰的签证。
2004年2月,我飞往新西兰,开始了我的留学生涯。
刚到新西兰的时候,我想找一份兼职工作。每天下午3:30下课,4:00去美食广场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9:00。 5小时赚25新币,折合人民币100多块。
当时,租住的房子一周1500元左右,加上其他费用,一个月一万多元。我没有再去。
毕竟打工这么久了,第二天上课很累,提不起精神去学习。我想再这样下去,我就挣不到钱了,我的学业也会耽误。
(自立和自信是女性最大的砝码)
后来在父母的支持下,我完成了两年的语言学习,并取得了雅思成绩。 2006年成功申请到酒店管理学校的澳大利亚专业。没想到在这期间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有一次在澳洲和朋友出去玩。当我在咖啡馆外休息时,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坐在我旁边。她向我打招呼,我们开始聊天。
不一会儿,两个男人端着酒从咖啡馆里出来,朝我们这边走来。原来是姐姐的丈夫和弟弟彼得。临走时,我和大姐要了联系方式。出于礼貌,我没有拒绝,而且我也觉得当地朋友多一些是件好事。
因为老师告诉我们,要想学好英语,就得和当地人交朋友。而我那时候的年龄有点尴尬。身边的同学都二十出头,也不带我去玩,能聊的朋友也少了。
(作为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学习在国外,顺利毕业是我的心愿)
后来接到姐姐和弟弟Peter的电话,约我出去玩,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因为当时觉得我们才刚认识,还不熟。我不习惯和陌生男人出去。
大约两个多月后,我又接到了Peter的电话,说要请我吃饭。
之前听我在福建的室友说,老外很挑剔,请吃汉堡之类的快餐,而且要AA制。我当时灵机一动,跟Peter说吃可以,但是我不吃便宜的快餐汉堡,我也不要AA,我要吃大餐。话音刚落,电话那头就传来一阵大笑声。
我选择白天吃,我觉得比较安全。在聊天中,我了解到彼得是一位考古专家。他曾在大英博物馆工作。因为经常下地里挖木乃伊,他不想干那种工作,所以他辞了职,来到澳洲最大的网络运营公司当工程师,和姐姐们一起工作。
(Peter硕士毕业证书)
从那以后,Peter经常约我出去吃饭或出去玩,但他一直很绅士,不会做任何过分的事情。慢慢的觉得这个男人人品不错,是个可以做朋友的人,其他方面就没有想过。
毕竟他比我大9岁,没有自己的房子。可以说,除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他在经济上没有任何优势。而我当时29岁。以我的年龄和当时身处异国他乡的状态,不会再对爱情绝望了。
还有,我从来没想过找个老外当老公,不然也不会拖这么久。我的年龄决定了如果我约会,我就会结婚。我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我和彼得就一直约会。
但我当时还是有点自私。因为没有身份,在当地找工作工资很低。如果有当地人介绍,是有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更高薪水的工作的。顺便说一下,我还可以和他一起学习语言。
(彼得请我吃饭时不时)
Peter总是时不时请我吃饭,我当时还在读书。我有一份兼职工作,但我聘请他回来的能力有限,我不想让他在我身上浪费很多时间和金钱,最后什么都不后悔,所以我把我的想法和想法告诉了他说我毕业后可能会回国。
没想到,彼得说:“这一切都是我心甘情愿做的,我不求你任何回报,我愿意帮助你。”而他每次吃饭,开场白都是:“你真美!”好几年了,每天都这样。
他的彬彬有礼和善解人意让我越来越喜欢他,但真正让我决定和他在一起是一次意外。
我们认识快一年了,有一天他给我打电话说他和他妹妹星期六去见他们的父母,并邀请我和他一起去。那时我们只是普通朋友,为什么要和他一起去见父母?所以我只是说不。
可是挂断了电话,心里难受。毕竟这一年他对我真的很好,所以我又给他打了个电话,说愿意和他一起去。他当时很开心。
没想到,这次任命,改变了我余生的人生轨迹。
(我们一起度过了周末)
那个星期六我和彼得一起去了他父母家附近的一家餐馆。我们先到了,坐在餐厅里,看到门口停着一辆车,一辆70多车上的老人将一名坐在轮椅上的同龄妇女推下了车。动作熟练而小心。场面很温馨。没想到这两个老人是彼得的父母。
他进来后,他妈妈在我旁边坐下,我们边聊边吃,他爸爸不停地给老婆端菜。爸爸拿起面包,小心翼翼地剥掉面包上面薄薄的一层外皮,递给妈妈。如此微妙的举动让我非常感动。
他妈妈看着他爸爸对我说:“他是个好人,我永远不会后悔嫁给他,彼得和他一样”。
说实话,那顿饭,彼得父亲对他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深受感动。我想这也是我向往的家庭生活。
(Peter 和我确认了relationship)
party结束后,我和Peter正式确定了关系,同居了。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国内的父母,我妈坚决反对,理由和我之前担心的一样:我年纪大了,没有房子。因为我们中国人的观念是有自己的房子才算是家。
为什么我选择和Peter一起生活,而不是去考证?因为我觉得两个人住在一起,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发现彼此的优缺点。也是一起生活,我发现Peter的学习能力超强,而且非常热爱学习。
大专毕业后,我报考了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 Peter每天下班回来就拿着我的书学习,学完了再教我。相当于有两个老师,一个在学校,一个在家里。这也是我能够顺利毕业的主要原因。
(本人2011年毕业)
Peter陪我学习了5年多,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由他负担。我觉得他是一个可以信任一辈子的人。 2011年本科毕业后,他决定要孩子。
这期间带Peter回北京一次,除了妈妈反对外,全家人都很满意。每个人都认为彼得是个好人,而我母亲反对的唯一原因是他年纪大了,没有房子。
我的性格比较固执,坚持自己的信念,所以从北京回来后,有2年没有和妈妈通电话了。妈妈看我心意已决,加上我已经35岁了,最终还是妥协了。
为了孩子的未来,我决定贷款买房。我自己存了一些,向妈妈借了一些。就这样,我交了34万元的首付,买了一套90平的两居室。房子的名字写在彼得的名下,他会偿还贷款。
(彼得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person)
我当时之所以这样做,是想给Peter一个定心丸,间接告诉他,虽然我毕业了,翅膀也硬了,但我不会丢下他飞走。或者退一步说,就算以后我们分开了,他还有一套养老的房子。
其实Peter的工资不低,只是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我们不一样,不善于理财。所以他付得起贷款,但付不起首付。
我觉得顺利毕业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而Peter在这个过程中功不可没。我们之间从来没有人计较过。他帮我实现梦想,我帮他做财务规划,共同打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由于身体原因,我的备孕过程非常艰难。 2012年,妈妈来澳洲照顾我。当她看到我们院子里有花园时,她认为这是一种浪费。于是每天彼得上班或者晚上睡觉的时候,她都会在今天一点和第二天一点把花拔出来,种上蔬菜。
(2019年的一天,彼得早上醒来看到他的花园变成了菜园)
她以为她在做一些神秘的事情实际上,彼得已经发现了,但他没有揭穿。他是一个随和豁达的人,遇到问题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2014年,我们终于迎来了女儿的诞生。因为没领证,出生证上父亲一栏是空白的,很尴尬。所以在儿子出生之前,我们俩就正式领了结婚证。后来,我照顾两个孩子就不再工作了,家里的一切开销都由Peter承担。
我们拿到证书已经9年了。很多朋友担心不拿证会发生意外。是两个人的价值观和性格。
(妈妈教儿子挖2019年蔬菜)
在我看来,物质是婚姻的必需品,但不是最重要的。一段感情,重要的是两个人的三观是否一致,性格是否互补,能否互相尊重,互相成就。
儿子出生后,国内的朋友陆续找我买东西寄回去,我就想到了卖东西。为了照顾孩子,赚点钱贴补家用,我也开始尝试做自媒体。一开始只是随便拍了一些生活视频,并没有太大的反响。
有一次,我不小心拍到了妈妈拉花种菜的故事,引起了很多粉丝的关注。曾在直播间分享自己的故事,与网友探讨跨界婚姻的幸福根源,后来发展成为带货主播。
但是在做的过程中,我发现从中国邮寄样品的费用太高了。另外,我这几年因为疫情没有回国。我很想念在中国的生活和亲人,也想让孩子们回国读书。于是我就和Peter商量能不能回中国生活,他说尊重我的决定。
(妈妈教外国儿子-公婆包饺子)
就这样,2020年10月,我先带儿子回国,Peter带着女儿留在澳洲。在我工作稳定后,2021年4月,Peter在公司休了一年假,带着女儿回国。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把家安在了上海,这样我回去看望他们就近了。一开始还怕老公不适应中国的生活,没想到来了之后非常喜欢中国,立马开始研究中国历史。
去年放假的时候,他索性辞掉了在澳洲的工作。现在他专心抚养孩子,我在事业上努力。
经常有网友问,我嫁给了一个比我大13岁的老公,在家带孩子。为什么我自己做拼图?我笑着回答:“我从来没有画过彼得的财产和金钱,如果非要说的话,那我要的是他的人品和才华,这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我获得的荣誉证书在自媒体领域)
以前他在国外付出很多,但我回国后,在工作上有优势。我觉得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分配职责,使家庭利益最大化,所以他的文化和热爱学习比我更适合养育孩子。
幸福婚姻的首要条件是两个人互相尊重,体贴对方,多沟通,才能携手走好漫漫人生路。
婚姻不是瓶中花,不是供人欣赏,而是自己人生的港湾,最重要的是身心安宁。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