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界认为华为真的要造车的时候,任正非却泼了一盆冷水。
3月31日,在任正非发布的内部文件中,重申华为不造车,并明确要求即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前面,或作为汽车品牌出现。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在3月31日的财报会上直言,一些部门和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一系列动作都指向华为汽车BU CEO文杰和余承东。
3月8日,文捷的宣传资料由“AITO文捷”改为“华为文捷”,公众充斥着华为造车的声音;全球不少车主也是欢呼雀跃,终于可以贴上华为的标志了。
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华尔街获悉,在华为发布内部文件后,文捷门店自4月1日起撤下了所有与华为相关的宣传材料。
余承东不愿意这样做. 3月31日晚,余承东在华为心声社区实名发帖,“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难过!”
几个 明年以后大家就明白了,让时间来检验吧!"字里行间,透着不甘和无奈。在4月1日的中国电动汽车100人论坛上,余承东再次坦言,华为每年在智能汽车业务上的投入超过100亿元,其中大头是智能驾驶。
如果没有大量使用华为解决方案的汽车销量,就无法形成商业变现的闭环。在余承东看来,华为要做汽车领域的零部件供应商,但这个时代对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智能化,不是过去标准化零部件的销售路径,而是与车厂的深度合作。
这场风波将华为内部的汽车产业线之争暴露在公众面前。华为汽车业务的阶段性矛盾凸显。是先贴牌卖车生存盈利,还是只做供应商?按照任正非的想法,华为不造车,而是做智能汽车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他在内部多次强调过这一点。过去几年,华为在与车企的合作中试探了三种路径,零部件供应模式、解决方案集成HI模式、智能汽车模式。
智能车模由余承东主导,是与车企合作最深入的一次。除了提供基础零部件和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外,还涉及设计、管理、营销和销售。
与三位模特合作的模特中,只有文杰发布过爆款。因此,随着王军的停赛,华为与车企的合作也越来越倾向于智选模式。
但自今年年初以来,销量急剧下滑。为拉动销量,余承东从2月底开始频频现身,为文捷厂商赛勒斯站台,由他主导从“AITO文捷”转型为“华为文捷”。
按照余承东的想法,“华为文杰”应该打造成一个生态品牌。从与Celes的合作开始,还将与奇瑞、江淮等车企合作生产华为多款车型。
在华为,汽车业务是唯一亏损的业务。
在2022年财报中,华为首次披露汽车业务营收20.77亿元,仅占总营收的0.3%;同时,相关研发支出超过103亿元,投入远不能覆盖产出。
“HUAWEI”这个标签无疑给了世界对华为品牌的直接背书。这样,“华为车”卖得越多,华为的分成就越多,利润也能尽快变现。
但这对于华为想要成为供应商的野心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举动。余承东,明显越界了。更名为“华为文杰”,让外界认为华为造车仅一步之遥。一些对自身产业链控制力强的车企心存戒心,与华为的合作开始步履蹒跚。
3月27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广汽爱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转为自主开发。
华为从原来的HI模式降级为组件模式。在很多汽车行业人士看来,华为是汽车产业链中话语权很强的供应商。上汽集团董事长陈宏曾直言,不愿将“灵魂”交给华为;广汽爱安副总经理肖勇表示,与华为合作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华为此次重申“不造车”,从根本上还是希望打消合作伙伴的顾虑,争取与更多车企合作;华为依然坚持智能化电动车时代超越博世和车企的Tier1(一级供应商)模式成为Tier0.5。任正非和余承东似乎都没有错。一个是战略的坚定拥护者,一个是利益至上;这是一个长期和短期的问题。
对于现在的华为来说,还是要介于两者之间,还要和车厂合作才能无限接近“造车” ,从而打消外界的疑虑,拓展客户之间,探索合作边界,维持艰难的平衡。
在产业链和供应链格局正在重塑的电动汽车时代,华为是超越博世的顶级供应商诞生,还是超级跑车会出现吗?集团华为?答案只能交给时间。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