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金融“环境”逐步松动。
先是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推出4400亿元定向再贷款工具,分别定向到科技创新、交通物流、煤炭清洁及普惠养老等领域,最近又下调15个基点的5年期LPR,降低中长期信贷成本。
5月26日,人民银行官网消息,近日印发相关通知,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助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创业、稳经济增长。
系列政策,多管齐下,银行资金已然十分充裕。
而当前,监管、金融界、企业共同关心的是,资金是否能够顺畅流入实体经济?企业需求有多少?目前是否面临严重的资产荒?
企业:最近不需要贷款
近期监管部门多次要求银行信贷“应放尽放”,银行给企业放款的迫切心情则显而易见。
一家中小型房地产公司管理人员对记者称,去年对房地产公司有“三道红线”(红线一: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红线二: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红线三: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的要求,贷款额度也实行“双控”,即控制房地产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额度和比例,对于房地产开发贷放款都是2个月起步。而今年额度有所放开,并且只要资料齐全,一两周就能放款。
但银行的松动,对应的是需求的萎缩。不少中小企业对记者表示,当下没有信贷需求。
林田在北京从事电商产品销售,他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没有和任何一家电商平台合作供货了,“北京这段时间疫情搞的,生意也不好”。
由于他所在的区处于封控状态,去不了客户单位,也没法出去找货源,很多项目都被迫暂停了。
对于近期监管部门加大贷款力度的消息,林田早就有所耳闻,但是目前这种情况,他不会贷款,“没有收入或者未来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都是在开源节流,不想承担风险”。
从前生意好的时候,林田也会经常向银行贷款,“金额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主要看项目的情况”。不过,林田向记者表示,“ 我们从来没享受过优惠利息。”
他说,四大行的审核门槛高,他们的信贷申请一般都不会通过,除非是抵押贷款。问题是,林田不是北京人,在北京也没有房产,外地的房产银行不认。所以,林田常常在地方城商行贷款,“小银行门槛会低一些,但是利息比较高。我们贷过的地方银行贷款一般年化利率9%~12%,而四大行最低可以拿到基准利率,对此只能艳羡。”
在贷款期限方面,林田此前一般都选择循环使用,“周转开了就还上”。他解释道,“比如说我贷了100万,用了两个月,资金周转开了不需要了就还上,下次再使用的时候再提出来。”
去年,林田的公司有一笔大额票据逾期,已是个不小的打击。今年受疫情影响,生意更是雪上加霜,他直言,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生意做。“这两年疫情导致线下实体商家很多都干不下去,中小微企业日子更不好过,人们收入下降,消费萎缩”,作为供货商的他深受其累。
“我身边的人都不想干实体了,投资风险比较大,都想着搞轻资产的项目,比如搞搞短视频啥的。”林田说。
另一位小微企业主则表示,最近都不需要去银行贷款了,目前不缺钱。而一位卫浴产品出口商也告诉记者,目前对银行的贷款需求“能保持原有的规模就差不多了”。
行长的焦虑和期望
5月25日,一张截图在社交网络传播开来,内容是某家银行内部通知称:“昨天下午央行易纲行长紧急召集全国24家大银行开会,要求加大信贷投放,总行原上报央行的计划是5月末贷款与4月末持平,现要求总行5月末贷款必须较4月末增加50亿。”
据记者求证,上述截图为华东某家城商行内部通知。
另有多家银行对记者表示,近期对普惠小微贷款制定了刚性指标。一位华东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他们银行此前下发通知,4月监管部门对该行的普惠小微指标加量加码,全行需要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投放。行内通知表示:“现在的情况下,贷款投放很艰难,但却是必须完成的刚性指标。具体每家分行增多少已经明确下达,优惠规则也明
确了。请各位一把手关心落实!”
不过眼下对于银行行长们而言,资金是充裕的,难题是需求寡淡。
“近期信贷投放力度还是比较缓慢,内需受到抑制,银行压力比较大。”一位国有大行浙江某地分行行长对记者坦言,无论是消费贷、房地产贷款还是小微企业贷款,目前都存在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现象。
据他所说,消费贷方面,由于居民工资收入受到疫情影响有所下滑,因此消费欲望下降,增长缓慢;住房贷款方面,当地此前就有房地产过剩的现象,今年甚至个别楼盘一个月只能卖掉两套房子,成交量较低,因此当地多家银行住房贷款负增长,“还的多、贷的少”;房地产开发贷方面,地产商没有开发的欲望,因此也呈现负增长。
最让他担心的是今年企业贷款需求不足的问题。当地的出口贸易企业主要从事小家电、纺织用品、轴承、汽配生产等行业,由于国内外防疫政策不同,去年红火的外贸订单今年也出现流出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事实上,虽然前两年也处于疫情之中,但由于中国及时采取措施,很快控制住了疫情并复工复产,2020年当地外贸出现先抑后扬的态势,下半年迅速回暖,且持续到2021年年中。而2021年下半年后,由于货运火爆“一柜难求”,有些集装箱价格从2000美元涨至2万美元,外贸企业多数只能薄利经营甚至亏损。今年年初,俄乌局势又导致塑料、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负担加重。
这位行长认为订单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际交流的日益减少:“几家企业的老总跟我说,2020年疫情以来,外商两年多都没有来过我们当地了,广交会也改为线上举办,我们出口型企业去海外也很麻烦,因此你来我往的互相交流减少了,信息不畅通,新产品订单下降。”
原因之二是供应链,由于疫情导致供应链物流受阻,当地产业的很多配件是在江苏生产的,但目前发货、运输均受到影响。再加上本地用工很多是外地人,造成了“外地员工进不来,外地的货也发不进来”的尴尬局面。
双重因素干扰之下,当地外贸企业新订单普遍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两到三成。订单量减少直接影响了信贷需求。首先,采购原材料的资金需求减少,同时,由于疫情造成的不稳定性,企业对于扩大投资也十分谨慎,当地极少有企业此时建厂房和购置设备的,因此企业流动性贷款和中长期贷款近期都放得不太顺畅,即便他们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已经降到了3.7%、3.8%的历史低位。
至于国际航运,他观察到这一端的价格较去年明显下降,去年海外订单火爆,港口码头空箱“一柜难求”的现象到了今年有所缓解,价格较去年同期回落,但是比疫情前还是略高。因此国际航运对企业端的负面影响在降低。
不过也有一家浙江旅游装备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他们外贸上的国际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还在上升,原因是由于疫情影响,目前国际航运不稳定,“如果约定好今天走,但是没走成,停了几天,那仓储成本就上来了。”
近期人民币汇率在波动中下跌,金融业也十分关注人民币贬值对于出口是否构成利好,但当地出口企业并没有感受到“利好”的作用。
“企业反馈说,人民币贬值的利好仅仅体现在存量订单上,付款以美元汇入之后,汇率下跌企业盈利空间扩大。但对于新的订单来说其实差不多,因为海外采购商已经考虑到我们汇率贬值的情况,按照最新汇率重新用美元计价,这都是随行就市的。”上述行长表示。
“减税降费、银行让利是辅助手段,最重要的是打通供应链。”这位行长称。
他认为下半年的投放重点在于新基建。“如果下半年政府多主导一些基建项目,包括水利设施、交通运输、旧城改造等,应该会创造出大量的贷款需求,我们也会积极参与其中。”
需求正在被创造。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包括财政、金融等6方面33项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在促消费和有效投资方面,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
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明确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切实做好盘活存量资产工作。同时,鼓励银行、保险、信托机构积极参与其中。
银行需未雨绸缪
“系列政策支持,需要一个传导的过程,加之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和上海经济逐步恢复正常,相信积极效应会在6月份之后有显著体现。”一位长三角民营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一位华东城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他观察到区域内民营企业的三个现状:
一是长三角区域之前已经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3年-2015年左右的互保联保危机,债台高筑、过度多元化投资的民营企业都没能活下来,而目前活下来的民企基本都是相对谨慎理智、没有过度融资冲动的,资产质量比较好的企业。
二是民企去海外设厂,生产腾挪到海外的现象并没有想象中普遍,只有少数实力很强的民企将供应链转移到海外,事实上大部分小微企业还在国内。
三是2020年疫情以来,监管多次强调加强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很多企业已经贷到了大量便宜的资金,不考虑今年疫情的影响,之前也被“喂饱了”。因此他认为虽然银行要做大新增贷款比较难,但企业的资产质量并没有想象中恶化得那么严重。
相对于其他银行,他们银行在4、5月份并没有出现信贷塌方,甚至很多分行已经提前完成了上半年投放任务。他认为原因主要是提前储备客户,去年10月该行就开始储备一季度开门红的客户,并且从去年9月就开始跟踪一些大型民企今年的发债等事务,紧跟企业的决策周期和融资流程,“其实很多银行说最近资产荒,我觉得可能是去年年底没有未雨绸缪,再加上房地产贷款做得多,房地产不景气之后,没有找到替补资产。”
不过他也坦言,虽然其所在行贷款规模并没有下降,今年走势也不错,但贷款结构中赚钱的贷款比较少,基本是微利的。
在他看来,今年企业贷款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银行同业大打“价格战”。特别是部分企业资产质量下滑的情况下,无论是大行、股份行还是城商行、农商行,都出现了风险偏好上移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客户上移”,以前做500万贷款需求的客户,今年想做1000万贷款需求的客户,所以民企中比较大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企业面对诸多银行提供的贷款方案,议价能力很强。这也是很多银行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保本微利的情况下,还有没有动力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
该人士认为银行要做好中小微企业贷款,需要完善两项能力:
一是完善公司贷款的综合化经营能力。很多银行已经在个人条线业务中实现部门打通,比如信用卡、房贷、消费贷、工资结算等等,但对于中小微企业主的服务还仅仅停留在经营贷款的层面,为了完成普惠小微的指标,压低利率,用价格吸引客户,银行挣不到钱也没有动力。但实际上可以把企业的代发工资、资金结算、国际业务的结售汇、企业理财、高管理财、员工信用卡整合起来综合经营,提高合作的附加值,才能实现双赢——便利企业,也为银行挣得利润。但这些业务都分散在银行的各个部门,较为割裂。
二是提高大数据应用水平。目前银行的公司业务主要依靠银税联动提供的数据,以及一些基础的水电煤信息以及法律诉讼信息,但是在大数据上没有突破,想要服务小微企业却没有场景,拿不到数据。企业的数据很多,但是分散在各个私域当中,就像是一个个水池,并没有汇聚成大海。而银行应当寻求覆盖交易场景,多多挖掘客户需求,以免银行为寻求公司贷款需求“扫街”,用一家家询问小微企业客户需求的“笨法子”。
好在目前共识已经在逐渐形成。
近期,一则“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让利之说该休矣!”的朋友圈截图被很多银行人转发。截图中说道:“‘持续推动降低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这话听起来像是施舍,金融机构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样子。这是本末倒置,金融机构能够不破产、持续发展乃至盈利,就是建立在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实体经济基础之上,是依附于实体经济才能生存和发展的,后者是前者的衣食父母!”
上述民营银行人士也表示,银行接下来肯定会加强贷款支持经济增长,为企业提供资金输血,随着经济好转,预计资产端会有较快增长。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