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要脱钩
随着2022年澳洲大选越来越近,许多与中国相关的话题再次成为党派争抢选民的炒作热点,而这些炒作几乎依然是围绕着同一个核心——与中国脱钩化。
但是至于究竟怎么个脱法,其实大有文章。
本周,澳印两国总理在视讯会议中就指出了一个看似没毛病的方向——用印度取代中国。
那么印度真的能够取代中国吗?
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澳洲为什么要与中国脱钩。
自从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后,澳大利亚鼎力支持美国,并展现出赴汤蹈火也要追随特朗普的姿态。选择与“三观”合拍的美国站队,是政客急功近利的条件反射,这点,说实话,还真没毛病。
但是,问题来了,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无论是制造业、贸易还是在金融和军事等各个领域,美国都有非常充足的回旋余地——大不了不买中国货,把拒绝从中国回迁的美资企业施加惩戒,一方面呢,给自己的众多盟友打个样,另一方面呢,当企业和资金回流入美,又可以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两全其美。
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在中国上海的超级工厂
那么澳大利亚在协助执行这个完美计划的时候,会一帆风顺吗?
当然不会,因为以澳洲的经济模式和经济实力,几乎没有回旋余地。激化与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带来的损失并不可能通过本地经济转型而瞬间完成,另外,澳洲在华企业少之又少,也并不存在资金和就业回迁的问题。
所以,跟着美国上刀山下火海,究竟能在长期具体换来什么利益,非常模糊。但是在眼下,除了和英美搂肩搭背以外,民众并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回报。
如果有,那就是负回报。
而那些因为贸易关系成为牺牲品的红酒、农贸以及畜牧业产品,既然进入中国市场的道路已经被关税堵死,那么另辟新径就成了唯一选项。
“来自南半球的大兄弟”
说实话,澳洲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原本是其经济飞速发展(几乎30年无衰退神话)的优势,但是在目前国际局势不断紧张化的当下,这种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劣势——不但要找到一个有类似意识形态,而且在战略利益上也属于同一队列的贸易伙伴,谈何容易?
换句话说,既是五眼联盟又是AUKUS成员的澳大利亚,此刻背负了极为沉重的偶像包袱——“我一定不会对不起美国大哥!”
美国总统拜登在与英澳首相宣布AUKUS联盟时忘记澳洲总理名字,将其称为:“南半球来的那大兄弟(The fella down under)”
所以,在亚太地区千挑万选之后,另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似乎成为了“真命天子”——印度。
单从数据上来看,印度与中国有许多类似的特征:人口大国(印度13.8亿)、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澳洲矿产资源搞建设)、潜在的移民人口输入国(劳动力),以及西方阵营认为最有希望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家。
在一夜之间被西方连哄带骗送上舞台,随便包装一下就成为了“中国替代者”,其实很多人都并没有考虑过印度的感受——这种滋味儿,不好受。
这家有3本难念的经
为什么不好受?主要有3个原因。
首先,印度生产成本高得出奇。
印度虽然是人口大国,但是人口数量却没有为印度的经济发展带来对应收益。据瑞银(UBS)统计,印度制造业的人均工资仅为中国的30%,但是印度的生产成本却只比中国略低5%。
本应由廉价劳动力和人口规模相乘产生的生产成本优势,为什么几乎不存在呢?
答案就在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上。印度在上个世纪末的经济改革后,本来跟随中国一起跳上了经济增长的快车道,凭一己之力成为新兴市场的中坚力量。但是,因为印度急切想超越中国,所以从一个农业大国(第一产业)跳过制造业(第二产业),而直接成为了服务业(第三产业)大国。
这种杀鸡取卵的跳跃发展模式,对印度的长期发展造成了巨大隐患——缺乏制造业的能力和经验,直接导致印度的基建设施落后(比如交通运输和物流)、贫富差异迅速拉大(大部分青壮年受教育程度低,从事农业为主,无法转换为现代化劳动力)。
所以,即便印度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是基础设施和生产制造技术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其竞争力远不如中国。退一步讲,哪怕中印生产成本一致,但时间、质量、经验、物流等各类优势,依然是印度无法在短期填补的巨大缺口。
第二,印度在国际贸易关系上处于被动地位。
不仅是被动,而且还很尴尬——亚太地区的两大自贸协定中,都没有包括印度。
被动,是因为由中国牵头的“一带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没有包括自己;
尴尬,是因为由美国牵头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也没有包括自己!
据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Deloitte)数据显示,印度不但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就连印度境内的企业对于政府究竟签署了哪些自贸协定,并且应该如何加以利用,都是一头雾水——只有不到5%的企业在有效利用。
简单来说,绝大多数印度企业缺乏国际贸易意识,更不用提如何将自己的产品国际化。这样的一群“工人”是不可能撑起一座全新“世界工厂”的。
第三,关于澳印即将签署的《全面经济合作协定》(CEFA),印度国内大有不满之声。
其实这份协定早在2011年就开始谈判,但一直由于分歧而陷入泥沼,其中一大障碍就是自贸协定下的农贸产品规则。作为农业大国的印度,需要依靠农业吃饭的人口比例高达58%(约8亿),其中全职农民约为1.5亿(IBEF.org)。
2021年印度出现大规模农民抗议,图为德里西北部的Singhu村庄中农民们抗议印度政府对农业法进行改革
如果再同意从澳洲进口农产品,那么这些老百姓会答应吗?
肯定不会。
所以,综上所述,印度被西方阵营推上国际舞台的时候,有辛酸、有尴尬、有苦衷,却没有什么人在乎,因为这场戏很可能要硬着头皮演下去。
亲,搭伙过日子吗?
但是,印度将来也一定扶不上墙吗?
未必。
虽然目前澳洲和印度的经济互补性有限,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澳洲30年的经济增长神话是什么造就的——中国在过去30年间大力发展基建。
而基建所必备的钢筋、铁等各类金属,甚至到一些高工艺产品中所需的配件,几乎都来自矿石。
澳大利亚有的就是矿石,而且,印度在上世纪末超车失败中落下的病根,所需的良药也是矿石(基建)。
反过来,印度承诺向澳洲输送“熟练劳动力”,填补中国移民和留学生减少而留下的缺口。
印度政府计划对基建投入100万亿卢比(约合1.4万亿美元)
听起来很完美,只有一个问题——时间。
如果时间充足,那么印度可以顺势而为,在美国和盟友与中国脱钩化的环境下迅速发展自己。但时间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在不久之后,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脱钩化的浪潮退去,那么印度很可能会面临洗澡洗一半忽然停水的尴尬——说好的“水”呢?
所以,就像《甄嬛传》里那句台词一样——被选为中国这座世界工厂(纯元皇后)的代替者,究竟是印度(甄嬛)的福,还是印度的祸?
如果这只是大选前夕政客们说的上头话,那么恐怕是祸。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