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人(Homo sapiens)天生具备热爱旅行的基因。美国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经过多年的研究,制作了一个13秒钟的视频来展示人类祖先的迁徙路线。科学家研究的依据是:追踪来自人类始祖亚当的 Y 染色体DNA(Y-DNA Adam)可能的旅行路线。
Map by Chakazul, courtesy Wikimedia. CC-BY-SA-3.0
那么,人类开展这样一场旅行的意义何在?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指出:智人的异军突起得益于“认知革命”,这个认知造就了智人大规模合作的可能,进而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最终横扫全球,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
我们虽然不完全认同这位青年学者的理论,但是书中提及的事实却不容忽视:人类在大规模的迁徙(旅行)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认知自我,最终得以成功。
把时间轴拉回到今天,教育旅行的意义没有太大的变化——认识世界和自我,为成功打下基础。在森林学校,我们把它具体归纳为更具操作性的:读懂三个世界。
自然世界:渊博睿智的百科全书
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可谓是中国最著名的笔记体游记。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重要文献,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美术及音乐等学科。
尽管这部游记对知识的记载仅仅是零星的片段,而非系统完整的学说,但是从中不难发现旅行中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对于知识的积累和融会贯通(跨学科应用和思维)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现代教育学推崇体验式学习。研究显示,我们通过阅读得来的知识最后只能记住10%,听来的知识则仅为20%,但是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则可以获取知识信息的80%之多。旅行则是最重要的体验式学习手段之一。
森林学校的孩子在雨林深处采集水样
人文世界:绚丽多彩的跨文化长卷
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亚洲和中国旅行的见闻,包括物产、气候、居民、宗教、山川地形、商贾贸易、风俗习惯等。这部书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及探索。
当今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发展的趋势是合作而非对抗。这就向未来的人才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如何处理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挑战。为此,十五世纪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管理学教授派屈克·墨菲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发表的《向哥伦布学领导力》一文指出:
显然,丰富的旅行经历向哥伦布展现了人类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卷。他对此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又反过来以跨越文化的高度成就了自己更加伟大的旅行,如此良性的循环把他最终推到了成功的巅峰。
客座毛利艺术家与森林学校的孩子们一一行碰鼻礼后
与孩子们分享毛利人眼中的美丽世界
内心世界:化茧成蝶的英雄之旅
台湾作家蒋勋在谈及旅行的意义时写道:
从安逸的环境走出来,进入陌生的大自然对很多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的孩子而言是巨大的挑战。然而,这恰恰是成长至关重要的一步。越过这个门栏,在导师的带领下,孩子将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并最终从这些磨难中重生,走回到原本熟悉的世界。这个时候,他已经完成化茧成蝶的英雄之旅(Hero's Journey)。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主页上写着:加入我们,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Join us in building a better world)。然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眼中的世界却很不相同,有的时候甚至截然相反。内心世界决定着孩子眼中的世界。只有心灵丰富的人,才能真正发现和欣赏这个世界的丰富,也只有内心世界清澈而强大的人,才能真正读懂这所世界顶尖大学的召唤。
一个森林学校的孩子在营地外的小溪戏水,在大自然中释放自我
评论
评论
最讨厌商业软文了。
狗行天下吃屎,再怎么游也是拍照吃饭刷景点,能学到个屁。
评论
这句说得挺准。“人的旅行”绝不应堕落到“动物流浪”的档次。希望人人都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