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教育 · 旅行 · 成长
缺失
在大自然中的时间不是闲暇时间。这是我们对孩子健康的重要投资。
《林间最后的小孩》
理查德·洛夫
我们的世界正在快速地变化,很多方面,不是在往美好的方向,而是变得更加糟糕。污染的水源、极端的天气、不再安全的食物…… 此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造成了肥胖、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显著增加,越来越不易控制的情绪使我们的生活看上去一团糟糕。
我们的下一代,一出生就陷入在困难之中:正在暖化的星球,令人快速衰老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新生代缺少了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时间。美国著名的作家和学者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把其称为“自然缺失症”。
代价
生活从不完美,但一种健康良好的自我感觉可以让生活变得有趣、美满和可以管理。……干预自我感觉的发育过程是危险的,父母对学业成绩的过分追求,会挤压孩子内心对寻求自我管理的努力。
《特权的代价》
美国心理学家梅德林·莱文
年轻的父母们面对着社会的压力。很多人沉浸在物质财富的海洋之中,却缺乏自由的时间照顾年幼的子女。于是,养育的责任很大程度上被外包给别人,祖父母、保姆、学校和课外辅导班。孩子则在“成功学”的指导下“一刀切”地成长;各种“虎妈”填充着人们迷茫的教育理念。
爬藤(考入常青藤大学),做律师、医生、商业精英、IT 才俊…… 然而,亚裔学生的最终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麻省理工学院(MIT)中国首席面试官蒋佩蓉撰写的题为《抄近路的亚裔学生,成功背后代价沉重》一文指出:
许多研究显示,尽管取得了高水平的学业成绩,亚裔美国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却表现糟糕。父母对学业成绩的过分关注会造成年轻人的抑郁和焦虑。
……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过程去寻找自己,去发现自己的渴望与动机,并把这些内化为人格的力量。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必须的,而“虎妈”恰于此处抄了近道。
自由思想造就领袖气质,推动社会变革,并在其间展现最大的善意与责任。我们认为这样的孩子才是真的成功。
出路
没有任何一本书中的文字或图片可以替代在真实的森林里发现的真正的树木和在其周围发现的生命。从这些树木所生发出来的东西直接与灵魂对话。没有任何书,没有任何博物馆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从童年到青春期》
玛丽亚·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建议孩子在雨后赤脚在草地上奔跑。很多研究显示在大自然中的直接体验与儿童心理、情感、身体健康和福祉之间有着非常正面的联系。新西兰保育部的研究显示,定期的接触自然可以:
在与压力和逆境的抗争中,增强自尊和韧性;
提高专注力、学习能力、创造力、认知发展、合作、灵活性和自我意识;
预防儿童期的肥胖。
研究也显示,通过在自然中的体验,儿童将发展出他们对自然的爱。这将成为培养他们负有责任的环境行为的基础。针对成年人的研究建议“儿童时期在大自然中玩耍的体验对于确立生活的态度、知识或与环境相关的行为起到关键的作用”。
各种各样的指南、书籍和教育法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忘记——大自然本身才是最好的老师。
免责声明:本文使用的部分或全部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改或删除。本号拥有对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评论
变革的沙发
评论
欢迎抢沙发,也欢迎讨论。我们到底需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学霸?还是快乐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新西兰公民/居民,还是精于算计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要传给孩子怎样的价值观?这些问题,我越想越困惑。
评论
要培养一个明白人。活得明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干什么,怎么干,也有相应的能力。要培养一个正直的人,追求真理,追求公义,恪守原则。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如果需要学习,就要学习。仅仅是追求快乐是远远不够的。
评论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将来能够得到幸福。
评论
因此不是在大自然中“傻玩儿”,而是要有引导地玩儿。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学习不能被狭隘地认为就是“知识”。事实上,我们不需要记住知识,而需要了解如何运用知识。当然,基本的知识是需要记忆的。如果学得不快乐,多少有点儿“悲催”。
评论
不错。如果能再具体点儿更清楚了,更清楚时,遇到具体问题就容易掌控了。您说呢?
评论
家长必须自己先清楚明白自己的人生路要怎么走,要什么,不要什么,然后才有资格影响(不是教育)孩子。
就像一个向导,必须自己先清楚森林的路,自己心里有地图,才能带游客一样。
换句话说,家长应该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让自己幸福起来,再来用自身行动来影响孩子。否则孩子只会感到“被教育”而已。
注意:1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 2 孩子选择从家长那里学什么是家长无法控制的。
评论
不是被教育这件事,完全同意。教育者的角色要改变为协助者,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协助者。此外,孩子的成长是长期的过程,一蹴而就的。孩子的学习成果有的时候短期内是可以得到摸得着的,更多的时候是短期内看不到的,甚至察觉不到的。可惜,很多成年家长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