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笨孩子大多数是被骂笨的
在新西兰
人的智商表现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的。正态分布规律是概率论里的一个概念。大家通过这样的一个现象可以很容易理解什么是正态分布规律。比如人们身高的规律就很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意思就是像姚明一样个子特别高的人很少,而个子特别低的人也一样很少,中等个子的人最多。智商的表现也是如此,特别聪明和特别笨的人都很少!我接触的许多所谓的笨学生原来也不笨的。
有一个9岁的男孩子,学习成绩极差,学校的老师每天都要给他补课,但他的学习还是跟不上别的学生,最后老师实在是受不了,就让学校把学生劝退了。该生在我那里做了全面的测试,其中不仅包括智商的测试,还有学习品质、个性的考察,结果非常糟糕。我和孩子聊天时问道:一只鸡有几条腿?他说有两只。我继续问道:两只鸡有几条腿?他想了想说:两只鸡三条腿。真让人哭笑不得。我又问他左手是哪只,他迅速地抬起了右手,然后又问他右腿是哪条,那个孩子毫不犹豫地抬起了左腿。对于孩子这种智商低下的表现,家长心里非常焦急。
这样的孩子不仅学习上很难和正常孩子看齐,就连生活能力、人际交往都有很大问题。家长再三希望能够得到帮助,我虽然心里感觉不是很乐观,但还是为他做了特殊的安排和训练。可是不到一个月,这个孩子的表现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又对孩子进行了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还对孩子7岁以前的成长情况进行详细咨询,最后发现这个孩子其实不是智商先天有问题,而是由于在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训练不足而导致的智力低下。但最可悲的是,家长对孩子早已失去信心,认为孩子很笨,所以就疏于调整,平时与孩子讲话时也是口无遮拦,给他的心灵的伤害和刺激非常的大,我曾经问孩子:“你最讨厌爸爸妈妈说你什么?”孩子回道:“我家里人总是说我笨!”这是多么让人心酸的回答啊!我接触过许多看起来是智商存在缺陷的孩子,但很多其实不是大脑真的有问题,而是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这种情况的出现是非常令人遗憾和痛惜的。不仅是家庭的悲剧,更是孩子的悲剧。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遇到那些由于早期开发不足造成智能低下的孩子。这些孩子就是由于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及时合理的调教,智能的发展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损伤和局限,使甚至本来起点比较高的孩子最后落入平庸,那些本来并不笨的孩子最后真的变得很笨。上面的那个9岁的小男孩就是如此!
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比较普遍,虽然家长对孩子的早期开发很关注,孩子开始虽然也会有所起伏,但总体表现也还不错。但由于家长对学习的认识不当,对孩子个性的培养不够,使孩子对学习、生活等事物的认识和态度不当,思想上缺乏积极性和进取心,使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最终甚至失去了继续受教育的机会。
比如当孩子的考试卷子发下来后,家长一看到成绩不很理想,便说:“你怎么那么笨?怎么刚刚考了个及格?真丢人!”许多家长在责备孩子的时候,不是努力探寻造成事情发生的个性原因和背景,往往只是盯着事情带来的后果,然后简单地以“你真笨”之类的话来批评。遗憾的是,许多家长不知道这句话与夸孩子真聪明的后果一样大。因为此时孩子脑子里想的是:你们既然认为我笨,那我考个60分也很不错了。也就习惯地把考试不理想的责任一股脑地推到了自己“笨”的原因,当然也就不屑去考虑考试失败的真正原因。所以如果下次考试考了40分,心里也没有什么负担了,因为他认为反正自己也够笨的,所以这样的结果也很正常。逐渐地,孩子既没有信心也缺乏进取心,那不笨还等什么啊!慢慢地也就真的就变笨了!
大家都知道那些伤残病人在手术后一定要做机能的恢复训练,那过程虽然是非常痛苦的,但又是必须坚持的。原因很简单,如果在机体恢复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训练,会导致肌肉萎缩的恶果。
“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功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语自朱熹)这句话是说资质略逊的人若想得到真学问,必须得做足功夫,因为聪明人想做成事情还得孜孜不倦,更何况资质略逊的人呢!
评论
评论
评论
评论
嗯,非常同意,应该多鼓励孩子,而不是经常说他笨,之类带侮辱的词语
评论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容易物极必反。
过度的指责固然不对,但是一味的鼓励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毕竟时代不同了。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要比我们小时候优越的多太多了。
这种优越的生活条件是由家长的努力得来的。而孩子们并没有经历过这些酸甜苦辣。
因此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甚至有些孩子根本听不了不同意见。
如果再没有适当的批评教育,一味的鼓励表扬,那孩子就会变得非常自我。
尤其是当孩子去做一些明知道不对却又想做的事情,本该具备的自律早已被自我所掩盖,
到那个时候,家长再想改变可就很难喽。
所以说,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就该大大方方的鼓励,孩子犯错误时,该教育的也照样要教育。
只不过教育归教育,不要在言语中夹带有侮辱性,攻击性,甚至威胁性的词语,其实对孩子说这些词语没有任何正面的作用,还容易让孩子借着这个理由继续错下去,因为家长这么说的。作家长的岂不是欲哭无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