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勿讓孩子忙忙忙 無聊有好處
在新西兰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2e59a392-45a6-4164-becb-abf2b7b47f14-155975?ref=facebook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香港的孩子最不缺的是功課及興趣班,放學後的時間表總是排得密麻麻,由早忙到晚,比打工仔還要忙,家長擔心子女無所事事是荒廢學習,但讓孩子有時間無聊,也是受用一生的學習。
大人抑或小孩也是每日24小時,大人呻每天上班OT忙,但小孩子隨時更忙。昨日就有一項訪問逾千名幼稚園、小學或中學學生家長的調查,指本港學生每周平均學習時間達到62.2小時,相比全職打工仔每周平均工時的49小時還要長(詳見港聞A22版——「每周學習27小時 幼園生累了」)。
父母催谷 港孩忙過打工仔
為了催谷學習,小孩子由懂得學行開始,其時間表便愈來愈密麻麻。幼兒園隨時要上兩間,放學後大堆功課,還要上補習及各式各樣興趣班等,有時連睡覺時間也不夠,可以空閒下來的機會實在不多。
人人都談起跑綫,惟恐子女會被比下來,父母心態更難接受讓孩子hea,無論子女喜歡不喜歡,總之時間就應充分利用來學習,用各種活動課程把孩子的空檔塞滿,覺得這樣的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好,若讓其有時間坐在家中無聊,豈不浪費?
事實上,學習並不止限於無窮無盡的功課或興趣班。近年不少專家提出,每天可以讓兒童有時間空閒下來,即使是無所事事,讓他們感覺無聊,也不是壞事。有些東西是孩子忙碌做功課或上興趣班時,不可能體會得到的,例如從填補空閒中發掘的創造力。
美國心理學家Laura Markham曾撰文指,無聊的時間對孩子有好處,他們自會尋找打發時間的方法,例如創作小故事、歌曲、組織鄰居小孩玩樂甚至拍影片等,而這些來自孩子本身的主意,就是刺激想像、發明及創造,是培養創意的基礎。
不少家長擔心小孩閒着是hea,聽到小孩喊閒,便忙不迭為他們送上各類活動,安排好時間表,但孩子又怎會耐得住?誰孩提時沒有無聊過?很快便會自個兒砌積木、畫畫,又或找東西拆拆弄弄,就是會動腦筋找點子。在空白的時間裏,也可以整理腦海中的一些知識,以及認識自己的喜好與想法。
英國教育專家Julie Robinson也曾提出,讓孩子享受無聊時間,一點也不是壞事,可讓他們學會應對孤獨時刻,亦有助他們獨立。
香港孩子自少習慣接受父母安排的時間表,每日忙得頭昏腦脹,習慣身旁有人鬧哄哄,一旦靜下來,就不知道要做甚麼。
發揮創意 學習獨處
很多孩子怕悶到不得了,一停下來,就要開電視機,又或玩手機、打遊戲機等,如此無法靜下來,其實更叫人擔心。父母不會無時無刻在其身邊,可以及早學習獨處時光,其實終身受用。
讓孩子有自由玩樂的時間,即使是胡亂地做些無聊事,也有好處,學習的元素並不只是來自書本或知識。聯合國提倡孩子要有自由遊戲的權利,要求家長承諾每天至少給予孩子一小時的自由玩樂時間,也是希望由孩子主導去玩。
或者父母會想,該學的東西那麼多,哪還有時間讓孩子無聊?但將時間表排得滿滿也並非一定有效果。美國史丹福大學最近一個研究指,每天做功課逾3小時就足以令孩子病倒。而功課及活動的壓力也是造成不少孩子抑鬱的原因。
少一點功課,少一點興趣班,留點時間,留點空間給孩子舒口氣。學習可以慢慢來,快馬加鞭,不一定會一直領先,童年回憶不應該只是忙忙忙,給孩子留一點無聊的時間吧。
评论
100% agree
评论
记得乔治索罗斯问过他的雇员,你上午干吗,中午干吗下午干吗,周末干吗,雇员对答如流,说明自己很忙碌。索罗斯说,哦,你这么忙,所有时间都在做事情,那你拿什么时间思考啊?!!!
评论
本文中说的一切,都是在这个前提条件下的:“香港的孩子最不缺的是功課及興趣班,放學後的時間表總是排得密麻麻,由早忙到晚,比打工仔還要忙”。
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文章表达的观点确实很有道理;但是,离开了这个必要的前提条件,是不是还有道理,就值得商榷了。
道理是死的,具体的应用环境是活的。参考各种教育经验是有意义的,但是不能照本宣科。
评论
童年生活本就该开心快乐,而不是被学习兴趣班填满。新西兰的孩子够幸福的,还是有很多时间来享受阳光草地和蓝天白云。
评论
有道理。但当周围家长和孩子都参加这个班那个班,你还敢让自己的孩子光是在花园里捉虫吗?
评论
话说我儿子今天抓了一只蟋蟀,在草丛中!然后他喜滋滋的拿给我看,小手一张,蟋蟀就跳走了。他又去抓,可以蟋蟀好像转进图里面的洞里面,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