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zt 1
在早教期间,父母在教孩子认字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个词乃至整句话,有些人指出,是否应该先教拼音,再教拼写,最后教字呢?其实四岁以前的孩子抽象思维还未形成,还不能理解将字母拼起来这个过程。那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呢?
世界上不会有这样“聪明”的母亲,先教孩子一个一个的音素,学会说一个一个声母、韵母的发音,然后教他如何拼。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母亲,总是一个词乃至整句话,让她的孩子反复地模仿着“牙牙学语”的。
学前儿童只能去认识拼音字母,而达不到拼的能力,因为孩子的思维还没有发展到抽象思维,4岁左右孩子才能从表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所以不要求之过急。单独去认识拼音字母,是和认识汉字一个道理,但是去把声母和韵母拼起来,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做不到,即使有的孩子可能做到了,也是背诵下来的。所以不要求之过急,弄不好孩子还会厌烦,失去学习的兴趣。
方块汉字,远比无意义的、相似处很多的拉丁字母容易辨认和识记。直接教学汉字的优势,还因为单个的汉字可编成为朗朗上口、又富有儿童情趣的课文,和强记死背那些本身并无意义、相互间全无内在联系的拉丁符号,完全是两种情趣、两种氛围,自然也就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不仅是学习的效率不同,而且在儿童情趣培育上也不一样。
有些家长担心,认字的同时不教拼音,孩子的普通话会说不好。其实,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听着录音带上朗朗上口的韵文,边听边说,边玩边学,在游戏中识字,在游戏中学说普通话,一天20分钟,20天左右,就是南方方言区的孩子,其普通话也可取得相当成绩。
实践表明,不先学汉语拼音,并不妨碍儿童学说普通话,这不是他们学习普通话最关键的环节。如果是在初步学了普通话和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以后,再学习汉语拼音,有利于正音和继续提高,而且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都可大为节省。
在识字教学中,老师的教就是学生识字的“拐棍”。现在绕上一个大弯:先教拼音,让拼音字母成为“拐棍”,以此为“中介”帮儿童识字。对儿童识字来说,这个弯绕得值吗?近二十年来,多个直接教儿童识字的实验都表明,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没有像教学拉丁化的拼音字母那么吃力,而且识字速度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仅仅把教学汉语拼音方案推迟一两年,把直接教汉字提前,就会起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学习拼音,最终的目的还是学好汉字。不同的只是如何运用这根“拐棍”而已。在了解了宝宝的思维发育之后,相信每一父母对如何科学教孩子认字和学拼音已经有了自己的定论。在早期教育过程中,多花心思,也许有点绕路。但是取得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zt2
[专家释疑“二期课改”]
汉字拼音同步教学变集中学为分散学
家长赶早让孩子学拼音与本市2004年实施的“二期课改”教学方法的改变有着很大关系。本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专家王羽华表示,汉字与拼音同步教学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法,因为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才会有不适应。
王羽华介绍,汉语拼音的学习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之前的“一期课改”要求学生在入学以后的一两个月时间里,主目标是学拼音。如此相对集中地学习,其效果自然比较好,但弊端也因此出现,学生会觉得单纯学习拼音非常枯燥与单调,且没有知识的依傍,学会了拼音字母却仍不识汉字。
因此从“二期课改”开始,变集中学习拼音为分散学习,让孩子阅读课文、认识汉字与学习拼音同步进行。这样,孩子在入学后就能快速掌握更多的汉字,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增加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也有好处。
王羽华指出,“二期课改”对拼音教学的重视程度与过去相比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只是因为分散到整个一年级教学中,让家长感到不习惯。实践证明,哪怕一开始学得再不好,等到孩子一年级结束时,都能学会拼音。
王羽华建议家长对汉语的学习不要操之过急,要相信慢慢学肯定能学会。而且“二期课改”也考虑到了学习初期,学生可能学不扎实的情况,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拼音在教材中复现率很高,且会在课文中通过不同的语言环境反复出现,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二期课改’识多写少的特点,确实是和过去教学有很大的不同。 ”
zt3
先学拼音后识字是个错误
有人疑问儿童识字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识字,只要学会拼音,他自然就都会了。他这样说有道理吗?
首先一点,这是错误的。
第二:拼音和笔画都是有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孩子先识字了,以后要学拼音,只是说下规则,花1-2个小时就可以,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如果反之可能要花孩子1-2个月时间去学习拼音。这也是盲人摸象的原理,在孩子没有了解汉字的全貌时,让他去学拼音,犹如摸汉字一个片甲,这时让孩子了解汉字的全部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我们已经看到学了400-500字后,了解汉字的全貌,这时再让孩子去看鳞甲,那岂不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第三:先学拼音后识字是个错误:比如“0”,在孩子的眼中有可能是一个蛋、一个圈、一个气球。任何我们能够想象的东西,但我们大人眼中就失去了想象,我们古老汉字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画面,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我们能够把这种画面故事传递给我们孩子那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此方法识字,几乎每认一字,孩子在智力、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一次卓有成效的培养、锻炼和提高,孩子在智能上得到的收益远远大于认识这几千个汉字本身。 如果把孩子的思维禁锢在拼音中,那是非常可惜的rn本文转自一一幼教网(/),原文地址:http://www.11yj.cn/shizi/jiaoxue/yanjiu/051823206.htmlrn
zt4
回应对“先认汉字还是先学拼音”的质疑 邵宗杰 游铭钧
小序 我们是在教育工作中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退休老人,深感语文教学中存在某些问题,因此我们发表了那个《语文教学:先认汉字还是先学拼音》(载《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31日)的访谈,受到了《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载《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6日)的质疑。这里再做些阐述,同时也进一步请教。
请教之一:集大成的“汉字五难”
我们的问题是:汉字真的有认、记、写、读、用“五难”吗?世间万事万物,其难易都是相对而言,相比较来说,舍此无所谓难易。“汉字五难”说,既未表明是与什么事物相比较,更无时间、地点、条件限制,就以一个全称肯定判断,断言汉字有“五难”。那么,这断言意味着什么呢?如果它是真的,即符合实际的话,那也就是说,汉字要比古今中外世界上任何事物都难认、难记、难写、难读、难用,至少比古今中外人们曾经使用过,和正在使用着的所有文字,都要难认、难记、难写、难读、难用。如此断语,决不至于会凭空武断,一定有充分的、无可怀疑的依据,希望能列举一二,才能令人信服,这里需要的是事实。不然,作为立论依据的这个命题,只能遗憾地被认为是个伪命题,因为不符合实际。
我们在“访谈”中说的,方块汉字与拉丁化的拼音文字相比较,既不落后,也不难学、难教,更不觉得有认、记、写、读、用“五难”,而且还有许多优越性,这是我们几十年的学习、观察和直接主持、参与几个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验所形成的认识,其中有我们的直接经验。我们都学过以拉丁字母表音的拼音文字,尝过此中的艰难,深切体验它与汉字相比,才有此“五难”。更因工作岗位之便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坚信教我们中华儿童识汉字,并不存在“五难”。
如果不信,不妨做个调查和小测验,办公室牌子上,都写有方块汉字的名称和注有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问一问每天的来访者,他们是怎么找到要找的办公室的,他一眼就认出的是方块汉字还是汉语拼音所表明的名称;随机选取一段几十字的短文,用方块汉字和汉语拼音分别书写一遍,再随机找些人读一读,哪个难写,哪个难认,立见分晓。
当然,我们说汉字不难,也是相对而言的。对个体来说,识1500个常用字容易,识1500个生僻字就难,虽然它们都是汉字,至于要想认识收集在《中华大字典》中的50000多个汉字,几乎是难以完成的难事了。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来说,在中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中国人,认、记、写、读、用汉字,会比认、记、写、读、用英法德俄等外国文字容易;而在英伦三岛上成长起来的英国人,要他认、记、写、读、用汉字,就会比认、记、写、读、用英文难了;日本人从隋唐时期开始用的是汉字,近代受西方影响,改革为拼音文字,但怎么也无法完全取消汉字,如果取消这2000多个方块汉字,日文将会发生一系列歧义,难以完成作为交际工具的任务,于是成为同时使用拼音文字和方块汉字的国家,这说明什么呢?不难解释此现象吧!
如同自小在故乡生长的人,决不会觉得家乡的话难学、难讲、难听的道理一样,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会说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难学的。宣传这些实际并不存在的“汉字五难”,不利于爱国主义的教育。
请教之二:谁“诱发”了各种识字教学法
因为汉字有认、记、读、写、用“五大难”,“才诱发各种不同的识字教学法诞生”,而识字教学法的众多,似乎又证明着汉字存在“五大难”。这种循环论证的逻辑,令人觉得惊奇。
我国中小学教学法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一直呈现着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这是每个关心教育科学研究和发展情况者有目共睹的、十分可喜的现象。我们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各地自然、人文历史情况很不相同,当前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表现之一,就是各教学科目无不都有多种教学法在各显其能。所以,有多种不同识字教学法的存在,本不足为怪。所谓“隔行如隔山”,如果深入到其他学科,诸如小学的数、常、音、美、体,中学的数、理、化、生、政、史、地……中,稍稍看一下,就会发现它们都有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法,那是否也该说,这些学科都存在认、记、写、读、用“五难”,“才诱发各种不同的各科教学法诞生”?
在我国,确实存在多种不同的识字教学法,特别是在近一二十年来,新的识字教学法井喷似地在中华大地涌现,这才是值得人们深思的,并需要问一下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会出现“井喷”?我国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识字教学法呢?我们是这样分析这个事实的。
第一,有汉字,就会有教儿童认、记、读、写、用汉字的需要,就会有教儿童识字的教学经验和识字教学法的研究。特别因为我国对年轻一代的学校教育,与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实行的,从教儿童认、记、读、抄、背、用拉丁化的拼音字母开始的不同,上下五千年都是从教儿童识字开始的,因此识字教学法的研究,在中国的教育科学研究中开始最早,历史最长,成果(教儿童识字的方法)“诞生”得自然也早、也多。第二,我国仅国民教育系统,就有一千多万教师,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教儿童识字的教师,他们勤奋工作各显其能,创造和积累的经验也多,这是诞生多种识字教学法的基础。第三,我国不仅疆土广阔,而且情况复杂,城乡山区、海岛边疆和民族地区,差别很大,这在全世界也是少见的,如何教儿童识字,自然需要、也必然会诞生各种识字教学法。客观的需要,必然还会有更多识字教学法诞生。第四,拨乱反正,“汉字落后、难,拉丁化拼音文字先进、易”,“汉字必亡、拼音文字必兴”等等“紧咒箍”,一旦被拿掉,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下就“诱发”出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见诸报刊且有一定影响的,约有20余种)的识字教学法,而且绝大多数都具有不再“从教拉丁化的拼音字母入手,待拼音熟练后,再据以进行识字和读写的教学”等耐人寻味的特点。我们以为,这才是“诱发”多种识字教学法“井喷”的主要原因,它所证明的不是“汉字五难”,恰恰是“汉字五难”说的被摒弃。
请教之三:依法行政和百家争鸣
每一个人,必须十分严肃地对待国家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至于引用法律条款,必须采取非常严肃的态度。
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的明文规定中,删掉“罗马字母”四字,中文文献中的“罗马字母拼写法”,成了“中文文献拼写法”,又把“统一规范”改为“国际标准”(《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6日),经这一删一改,这个法律条款的变化可大了。联合国成立之日就规定中文是它的五种工作语言之一,所以凡联合国的文献,必有五种文本,而且具有同等效力。我们去联合国总部参观过,没见过它有汉语拼音写成的中文文献,不知有谁看到过用汉语拼音拼写成的联合国中文文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国内法,只在我国有法律效力,它说的“统一规范”是规范国内的。只有国际法才具有超越国家的法律效力,怎么可以改成为“国际标准”,还要把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国际标准”,加上“其贡献为全世界公认”的桂冠。
根据党的一贯主张,学术问题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自由、平等、切实的讨论。我们在“访谈”中以历史和现实经验为依据,说了自己的主张,也明确地批评了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某些错误观念,以及它的历史根源。我们作为老百姓和仍然关心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退休人员,对于我们认为错误的观念和做法,是可以说话、可以批评的,这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所允许和保护的!说“商业广告有个原则,就是不能用贬低同类其他商品的言词来宣扬自己的商品,宣传识字教学法应遵循同样的道理”,这是哪家的法律谁家的规矩?我们批评“先学拼音再识字”的观念,指出其根源和后果,有哪些不合事实的,尽可以摆事实讲道理逐条批驳,但是用学术讨论要遵循商业广告的原则来比喻,说我们“无端且武断地说‘先学拼音再识字是个错误’,这种无礼和无理本身就是错误的”,讥讽我们为“固守小农经济时代的所谓‘传统’”,“就像否定现代化农业生产而鼓吹复原刀耕火种一样可笑”,这阻碍着人们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是一种明显的越权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没有“教儿童识字前必须先教汉语拼音”的规定,它的第十八条有一款是“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也就是说,它所规范的是“应当进行”而不是何时进行,怎么可以把它改为“必须先进行”呢!
zt5
http://www.dolc.de/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37625
zt6
汉语拼音(或拼音)是一种用罗马字母记写汉字读音的方法系统。
无论中国自己的规范还是国际标准,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而非汉语正字法或汉语的文字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
评论
沙发沙发沙发
评论
拿着板凳来学习~~~~
评论
坐在地上也要学。。。
评论
學習了!!!!!!!!
评论
我是最反对按步就班的学习了,真是不懂为什么那么多妈妈要送小孩子上拼音班?有这个时间玩点什么不好?
我就直接叫儿子认字,写字(虽然笔画有时候也不对,但看见就叫他改)。如果以后他长大了,需要用中文输入可以自己自学拼音。
我的妈妈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60年代的大学生, 根本学的不是拼音, 90年代后单位配了电脑,需要配音了,她就买了本新华字典自学了一个月全会了。所以配音不是学中文的第一步。
评论
我也同意,我妈那个年代没学过拼音,我记得我妈的拼音还是我上小学时把她教会的。。。所以说学拼音不是学中文的前提条件。
评论
拼音就那么几个,一个半月的课时就学完了,然后学生就可以大量阅读了。而一个半月认字的量,怎么可能达到大量阅读的效果呢?以前的教材是纯拼音;接着发展成拼音下带儿歌,但教学要求只是让学生直观认识拼音与文字的关系,不要求认字;现在的教材是教拼音的同时加上简单生字一起,加大认字量,减少写字量,但拼音仍然是必须先学好的。其实中国教改了那么多年,每年总要有些改法,教材改来改去,但落实到第一线的实际教学中,并无太大改变,一年级还是得先学好拼音。
我倒认为拼音非常有必要先学。中国方言这么多,并非每个地方的人都能说一口标准普通话,很多孩子是上小学才开始学讲普通话。比如,广州孩子平舌音和卷舌音分不清楚,学了拼音,他们就能分出来,哪个字该卷舌哪个不该卷。又比如,in和ing前后鼻韵母的区分也是难点。如果不学好拼音,一个老师对这这么多孩子,光纠正发音就不用学别的了。对一个字的掌握,就是音形义,集中一个半月让学生有了自学音的能力。然后重点放在形上,形可以有多种方法记忆,比如熟字加减笔划,熟字加减部首,熟字换部首,形声字,会意字等等,教学中我们每个字都会要求学生说“我是这样记的......”,一个字有不同的记法,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基本上一年级结束,学生对字形也完全可以自学了。至于义,就是放在词句章中理解,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当中的。低年级教学中,每一课生字,有经验的老师一眼就能定出这个字的难点或重点是音还是形。
要说拼音枯燥,那么学英文字母是否枯燥?英文不也要拼吗?对小朋友来说,你告诉他学中文啦,他就给你读拼音,告诉他学英文啦,他就给你读英文,很简单的脑瓜子,很简单的思维。我女儿四岁时我教了她拼音,她五岁上小学英文学得很好,因为都是要拼啊。
其实,汉字,拼音,英文可以同时教,孩子想学什么学什么,不是在国内,没那么大压力,慢慢学好了。
评论
我觉得拼音还是需要让孩子学的,问题是什么时间,以怎样的方式教给他们,能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的更好,来帮助他们自主的学习华文。
不学习拼音,只学认字,所有的字都是别人教来的,或者从别人那听到的,他如何去自己学习新的生字呢?读书时遇到一个新字,没有人告诉他如何读,即使他用偏旁部首查字典查到了这个字,他还是不会读。那该怎么办呢?
拼音是辅助孩子学习华文的,孩子掌握了可以更好地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