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儿童钢琴教学感谈


在新西兰


许多家长都为自己的宝宝设计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有的家长在宝宝尚未出生时,就给宝宝买好了钢琴,等待他(她)今后学有所成,在钢琴上演奏出美妙的音乐。那么,宝宝几岁时学习钢琴比较合适呢?一般来说,5岁左右比较适宜,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已具备语言交流的能力了,大致可以听懂教师的讲课内容了。当然,有条件的家庭(妈妈有充裕的时间,宝宝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和主动学习的愿望)启蒙时间可以提前一点。我在国内教过的最小的宝宝是3岁,他现在已经学有所成,在12岁时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2012年被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录取。从这20年的钢琴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琴童若想在钢琴方面有所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家长的辛勤陪伴与琴童的自我努力三个方面。



评论
路过,学习交流,有好处。

评论
认识世界的方式有许多种,而学习钢琴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虽然各位家长有着不同的学习钢琴的目,但是,目的指向基本集中于开发大脑、发展智力、怡情养性、培养技能等几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特别是学龄前儿童,通过学习钢琴可以进行手、眼、脚、脑的综合训练,当那双稚嫩的小手触摸到钢琴的时候,他的灵魂就逐渐开始接受美的熏陶,他的气质就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得以滋养。而钢琴学习是所有的乐器中少有的10个手指全部参与的一项,中国古语“十指连心”在这里得到重新阐释,距离中枢脑神经最远的手指,经过训练可以服从于大脑的指挥,而处于神经末梢的手指的灵活运动,又进一步推动脑神经的发育。而钢琴学习不只是简单地手指运动,中间还涉及到数学、文学、美术、韵律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钢琴学习不愧为认识世界的最佳方式之一。

评论
帮顶一下。

评论

谢谢你。以前国内是忙着写论文,现在这里,有时间去梳理一下自己多年的经验啦。希望对琴童家长有所帮助。

评论

国内的琴童家长处于一种急功近利的状态,这深刻地影响到了孩子的发展。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一个正常学习的孩子——即一周上一次钢琴课,每天保证一个小时左右的练琴(幼儿可以缩减到40至50分钟),这样坚持一年基本可以提升一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想考级,并且考出比较好的成绩,最好是一年提升一级,这样方可以保证学生的基本功比较扎实。我通过多年教学总结出一些捷径,可以让一些年龄稍大的孩子在2到3年的时间内,达到国内6级的水平(相当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考级的5级水平),但是年龄较小的孩子,由于生理发育的原因,一定要稳扎稳打,不可急躁。要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琴童的家长要慎重,用正常的心态对待考级。我认为,一个手持所谓钢琴最高级别证书、而不能流畅弹奏的孩子,远不如一个没有证书,却能行云流水般演奏的孩子引起的关注度高了。钢琴考级,可以让它作为对孩子学习阶段性的认证与总结。不可把考级的内容视为钢琴学习的全部。

评论
老师说的很好

评论
不错,大家都来关注一下孩子的教育吧。

评论
楼主是原创的,还是转帖的?看起来好专业啊

评论

2010年暑期,有一个初中毕业的学生来找我学习钢琴,她说已经考过某个钢琴考级的十级,慕名特地来找我学习,为2013年的音乐高考做准备。看过她的演奏,我发现问题重重:肌肉紧张,基本功不扎实,细节处理粗糙,音质干涩,音乐表现力差。经过询问,得知她以前只练习考级的内容(国内的钢琴考级一般是每年的暑期7、8月期间进行,一年只考一次),也就是说,她一年只练习考级的3到4首乐曲,和考级必须的手指基本练习(即音阶、琶音等)。这个学生花了6年的时间考过了10级,所涉猎的乐曲不过40首,这样的积累如何去应对竞争力极强的音乐类高考呢?好在她比较聪颖,经过我的点播,和她自己的刻苦努力,总算在高考前准备了一套有一定规模的乐曲,在2012年底的专业面试中,以一首李斯特的《夜莺》获得了比较理想的钢琴分数。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来看,一般,要经过10首左右的手指基本训练(五指训练和音阶、琶音等)、40首左右的练习曲(选自拜尔、车尔尼599、849等)、5到10首的复调练习(选自巴赫、斯卡拉蒂等的复调作品)、2到3首的奏鸣曲(可选自小奏鸣曲集)和5到10首的乐曲,这样方可以扎实地提升一级水平。

评论
LZ,请问你在哪个区教的?

评论
请问能不能把跟帖的文字,都合并到主贴里面,最好再配合一些照片,图片什么的。然后我给你一个最高级别的精华标志:)  以后还要多多向您请教钢琴问题呢:)

评论

身为琴童家长,想关于学习钢琴的问题请教Alice老师。

我觉得我倒没有急功近利的问题,既不要求孩子考级,也没有对孩子有走音乐这条路的奢望。只是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钢琴,至少培养出比较好的专注力,估计这个要求问题不大,常年累月能坐下来练琴,不管是不是被迫,一定的专注力,应该会有的。除此之外,我还希望孩子能够喜爱音乐。这个喜爱,当然不是光是被动的欣赏,我本人就是长期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但并不会演奏乐器。所以喜爱音乐并不需要学钢琴。我这里说的喜爱,还包括具有一定的音乐能力,比如演奏的能力,伴奏的能力,甚至作曲的能力。我想,这些期望,应该是一般琴童家长的共同的期望吧。

问题是,在孩子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我感觉目前的古典钢琴的学习,对于如何提高演奏的技巧,那是非常科学,非常系统,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项目,能够达到钢琴的这种水平。但是对于如何让孩子喜欢音乐这一方面,基本没有帮助。

换一句话说,学钢琴的孩子相比没有学过钢琴的孩子,并不见得更加喜爱音乐。从某种程度上讲钢琴更象一种手指杂技,而和音乐的关系不太大。这种情况让我很郁闷。如果只是一种手指杂技,那还不如让我家孩子练独轮车呢,既强身健体,还容易出成绩,更重要的,练得开心啊。

小结一下,我的问题是,练钢琴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喜欢音乐?不能丛中得到快乐?

这个问题看似有点无厘头,我觉得其实挺重要。
2个孩子画画,开始可能都差不多,不管家长怎么培养,最后那个在画画方面更有成就的人, 一定是那个真的喜欢画画,能够从画画中享受到其中的乐趣的孩子。就好比做生意一样, 一定是投点钱进去,又赚回来了,然后再多投点,再又赚回来了,如此滚雪球一般,生意就慢慢做大了。你要是凭空投一大笔下去,然后期望若干年后有巨大的回报,这种事情失败的几率极高。通常只有类似中国政府这样的投资方才会去干。

学一个什么东西,如果没有从学习中感受到某种乐趣,就好比投了资没有回报。我家孩子学钢琴,我就觉得是这种情况,每天1小时练琴,每周去上一节课,没有任何一种活动,投入比钢琴大,但是孩子从钢琴学习中,得不到任何乐趣,只是迫于我的淫威而练琴,虽然在技术上也是慢慢有进步,但是我对这种学习模式还是持相当怀疑的态度,到底这样的学习意义在哪里?巨大的投入值得吗?

评论

当钢琴作为一件玩具时,孩子们都乐意去玩,简称玩琴;当它作为一个学习工具,特别是有些家长把它作为一种功利性的工具时,孩子玩琴的兴趣可能会荡然无存。我们现在探讨这个问题,在于家长的选择,你是想启迪他对音乐的感受与爱好时,就不可能去极力追求技术;当你把它作为孩子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或专业方向时,你必须要抓基本功训练,这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在到达一定阶段后,可能会相互转化。也有以下情况,有兴趣的孩子经过漫长的玩琴后,忽然特别想弹奏有一定难度的乐曲,他会主动去练习基本功;也有以前被迫练琴的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忽然感受到了音乐的美,从心底真正喜欢上了练琴。这些个案我都经历过。但是我们看看成已经获得功的朗朗和李云迪等钢琴家,他们都是因为喜欢音乐而走上演奏的道路,但是他们也是经历了相当的艰辛,即在技术上的不断追求而取得成功。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我们以后可以不断切磋。

评论

孩子学习基本有三种情况:一是早慧型,即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成绩卓越;二是普通型,即从小到大,学习状态一直处于不温不火;三是后发型,即早期反应平平,到一定年龄后厚积薄发,呈现出优秀的品质。钢琴学习也是如此。家长应该更清楚自己孩子的资质,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与分寸。就我的经验而谈,往往早慧的孩子的学习持久力较弱,反而没有大器晚成的孩子成绩优秀。童话故事《龟兔赛跑》中的兔子就如同早慧的孩子,我想这一点家长可能都明白,所以,即使你的宝宝在学琴初期不出色时,你也不要着急,记住,只要坚持,坚持下来,他就会有成绩,他就会迈向成功。我以前曾有一个可爱的女学生,她初期反应平平,在众多年龄相当的琴童中,丝毫没有出众之举,经过幼儿园、小学、她的琴友们都纷纷丢下钢琴了,而她却一直坚持下来,她的弹奏越来越出色,由于年龄的增加,她对音乐内涵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音乐的诠释越来越精准,在她初一的时候,以良好的成绩考过了10级。现在她可以在闲暇之余演奏肖邦的《夜曲》、门德尔松的《春之歌》等名曲,沉浸在音乐给她带来的享受中。而那些当时比她优秀的琴童由于放弃了钢琴学习,手指都已生疏,只好望琴兴叹了。因此,请家长谨记,成功源于你的耐力,源于你的坚持,源于你的平常之心。

评论

有一新西兰家长与我提及,其朋友的女儿在洋人老师那里学琴,快三年了,还是在弹《拜尔》的前半部(《拜尔》为常用的入门教材,有100首小曲左右),但是孩子蛮有有兴趣,每天都摸一会钢琴。因为我没有见过那个小朋友的弹奏,不太了解实际情况,可是我可以大致想象出,那个小朋友没有任何的练琴负担,他还是处于一种由内心而引发主动性弹奏,家长不会严厉盯着练琴,老师也没有批评练习不多,于是,家长、学生与教师都是其乐融融。这种情况在国内也有,我在国内时教过几个家境特别好的小朋友,他们每周上课时,我的角色转换到了陪练,每节课大致教一首音阶或琶音,并陪着他找准键盘,弄清指法;然后从曲库中找一首他所喜欢的乐曲,一首小曲分为4、5个部分学习,如果顺利,可能会在2、3个月中弹完这首乐曲。他们来上课完全没有负担,好像是来我这里练琴。我开始是挺不适应的,但是,目前这个社会是多元化需要,他们需要的就是一种玩琴状态。
我所教的学生学生,其家长给孩子定位大致有以下几种倾向:一、专业倾向,今后考专业音乐音乐学院或附中,这种情况大致占百分之三或四;二、留一个后路,如果以后学习不理想,可以在高中时转向和音乐相关的专业(我们目前不深入探讨这个问题),这种情况占绝大多数,估计要达到百分之80到90多;三、玩琴,比例很少,大致百分之四到五。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中国孩子学琴,近百分之95还是有意愿向专业演奏靠拢的。

评论

老师写得真好,可惜我们在WLT,孩子不能跟你学习。

我的宝宝刚满5岁,喜欢听我弹琴,听完也喜欢自己“玩琴”,乱弹,弹到高音时就说“小天使来了”,低音时就说“大笨象来啦~~”,可是我真要教她学一点点指法时,她却不肯听,只是乱弹。。。这种情况怎么办好呢?

评论
老师在哪个区?

评论
我家女儿还是挺有兴趣的,都是自己去练琴,而且对一些喜欢的曲子她好像喜欢弹得越快感觉越好那样,有时她还会自己谈一小段自己做的小曲自我陶醉,她今年快7岁,学快一年琴。我现在就像问问,我很想让她将来能参加一些比赛,但她好像不是很喜欢在人面前表现自己,我不知道让她参加比赛对小孩有好处还是不好(我指如果以后弹不错)

评论

既然打算今后从事钢琴演奏或与钢琴相关的专业,那么,技术训练则不可避免地提上学习日程,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设计技术训练的步骤,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渗透到日常练习中去,并通过对乐曲的遴选对技术加以浓缩,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技术训练。如,大家都很喜爱的《少女的祈祷》,就可以作为琶音的集中训练,也通过此曲进行七连音等连音训练,可谓是一举数得;如莫扎特的A大调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可以作为八度或分裂八度的训练。中国家长是世界上最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之一,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去教育孩子,因此,我们投入的精力、时间、相关投资都想获得收益,这很正常,完全可以理解。我现在想告诉各位琴童家长,明确你的目标,如果,你只想让她从音乐学习中获得快乐,获得对音乐的感受,那你就可以采用玩琴的形式学习,这样,你与孩子各得其乐;如果,你打算让孩子学有所长,那么,就选择一位适合孩子的教师,尽可能让孩子获得扎实的基本功。

评论
我觉得学一样东西的快乐和提高技术水平,这两样东西不应该对立起来。练独轮车,从不会骑到可以自由骑,然后学会倒骑,学会跳跃,这任何一个新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相当时间的练习,腿上都要碰好多块青紫,才可以成功。每次成功都会带来快乐。

学习一样东西的快乐,每一次技术上的进步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然这种快乐并不持久,新鲜劲过了就没有。 比较长期持续的快乐,大概主要来自于别人的肯定。 就象演员一定要有观众一样,没有观众,或者没有观众的喝彩,就算你再怎么技术超群,也没什么意义,自然就没有快乐可言。

评论

我认可你的观点。所以,在孩子演奏相对熟练地情况下,可以举办一些小规模的观摩,一是给孩子以展示的空间,另外还可以给他看看其他孩子的演奏,相互促进,我在国内时一般一年一次,和家长一起出资,租一个小剧场,给孩子们一个当众演奏的机会。孩子们为了给他人一个良好的印象,都会在音乐会前认真练习,相比较其他乐曲来说,这首在音乐会上演奏的乐曲会更熟练、更流畅。他们同时也认识到,只有多练才能弹得更好。还有,可以适时考级,你不必一级一级地去考,你可以跳级去考,以给孩子做一个鉴定,这个鉴定是社会认可的,从一定程度上是对他演奏的肯定。但是,当一个孩子还没有到达一种自主学习年龄,或者还没有具备这种意识的时候,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当他取得一定的成绩后,他自己会逐渐认识到,没有以前的付出,就不会有现在的成果。作为一个孩子,当他处在技术磨合期的时候,他肯定是不耐烦的,痛苦的,甚至有些消极的,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期”,但是当逾越这个难关以后,他会有成功的快乐。学习如同人生,起起伏伏,也许这也是他对人生的初期感悟。所以,学习的快乐和技术提高不相悖,但是一般是痛苦在前,快乐在后,打了一个时间差。

评论

赞同这个“时间差”的说法。 对于成人来说, 在工作上也有同样的情况。 做一个项目的时候, 要学习一些新的技术, 要和别人磨合, 往往都是僵持胶着一段时间,然后就会出成绩, 接着快乐的感觉就来了。 回想以前十多年的学校学习经历, 大概也都是这样, 起起伏伏, 但是努力的结果一般都会比较好。 如果学习的过程不快乐, 那就学习怎么坚持。 persistence是一种挺不错的品质。

小孩从学习写字母, 练习书写, 还有重复做简单的数学,也是一样不耐烦在先,要学会克制这种不耐烦。

还有我觉得这也要看父母对小孩的期望。 同样的东西肯定是年纪大一些学得更快, 年纪小学的慢也容易有挫败感。 孩子学习中不快乐, 可能跟家长施加的压力有关。 不过我赞同早一点学琴, 那肯定是不太快乐的东西, 但是收益会很大。

评论

小规模的观摩,去参加考级,学校的音乐会上表演一个曲目,这大概就是现在一个琴童能够利用钢琴表现自己的所有机会了。但我觉得这不接“地气”,换句话说,钢琴并没有成为孩子生活的一个生动有趣的组成部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学了好多年琴,考了8级10级之后,就不再弹琴了。

比较一下学美术的小朋友,他们除了参加各种比赛以外,有多得多的机会运用他们学到的技术。给自己写的东西或别人的东西配插图,自己设计制作各种生日卡节日卡,设计T-shirt,设计瓷器,制作动画等等。总之,他学到的美术技术可以渗透到他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他日常使用的语言。

学钢琴很象中国人学英语,学了就应付一下考试,结果学了十几年,还是张口结舌,不会说话。
不是钢琴没有用。其实有很多可能的用途。给歌曲配伴奏,你想想如果我儿子他们班在唱一首歌,他能马上在旁边伴奏,那是什么效果啊!或者他喜欢一首歌,他能自己唱的同时,还可以给自己伴奏;听到一首好听的歌,做几个变奏出来,然后放到网上,给别人听。诸如此类等等,对于钢琴这种功能丰富,表现力强大的乐器,其实这些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如果老师本身了解到有这样的市场需求,平时就贯穿着教这些实用性的技术,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把钢琴技术运用起来。每一次的运用都是他的快乐的源泉和学习的动力。

遗憾的是,现在的老师(也可能是家长)基本上给学生的规划是多少年考到8级或者10级,这当中具体有些什么技术我说不清楚,但我听过新西兰这边8级的考试曲目,就是类似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那样水平的曲子。以我对古典音乐的理解,比这种曲子难度再高的曲目已经不多了,有的话,也很古怪难听。如果拿钢琴跟数学做一个比较,到这种水平,大概类似数学中的微积分了。

微积分这种东西不是不能学,而是确实基本上学了没有用。如果你不去读研究生博士然后搞一些特殊的研究,真的一辈子都用不上。我这半辈子就没用过微积分,下半辈子也绝不会用。最常用的就是四则运算,大概解一元方程式可能偶尔用到。既然只有不到1%的人最后去上音乐学院,不到5%的人去从事跟音乐相关的职业,每个人都去费劲学那微积分干什么?多花点时间把四则运算搞到纯熟,每天算算钱什么的,不就好了嘛。

评论

除了小规模的观摩、比赛,的确孩子很少再有展示才华的空间,这是因为你所处的环境是一个非专业环境,如果孩子在音乐学院附中,那就不一样,在那里,展示是他的必需,每年的几次专业考试和为其他专业的同学伴奏,都是他的展示空间。我赞同你的意见,我作为家长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对如何启迪孩子长久的注意力与练琴的意志力,也做过长时间的思考。大家都认识到,孩子更喜欢得到家长、老师与社会的认可,但这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并不是你去推销自己,而是你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后具备一定的基础,并具有与他人合作的品质,这才可以和声乐与其他器乐合作,当然也可以从小进行钢琴的四手联弹训练,这些都是非常有兴趣的音乐活动。我在课上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合作钢琴四手联弹。,孩子们都比较兴奋,因为四手联弹给孩子带来的和声上的色彩性、旋律的动听性、织体的复杂性更加丰富而,给他们带来新异性,从而促进对学习的兴趣。当然你也可以寻求同龄夫人琴童合作,形成长久合作关系,这难道不能相互促进吗?但是,你要知道,两个孩子四手联弹的合作需要许多时间进行磨合。我想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不断地进行探讨。

评论

因此,学习的目的性就凸现出来。你若是为自己学习,想拥有即兴伴奏的能力,你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一些基本理论训练,如,和声的基本常识,各个调之间的随意转换,对乐曲主旋律的和声分析等等,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们,钢琴之所以成为“乐器之王”,是因为钢琴是乐器中结构等最复杂的,你若是学习中国的葫芦丝,可能一两周就能吹奏出好听的乐曲,但是,钢琴绝不可能这样快出成绩(当然天赋秉异的人除外)。因此,一位优秀的钢琴教师,除了必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肩负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重任。希望每一位家长确定好孩子的学习方向,与教师通过之后,再向着目标前进。

评论

谢谢Alice老师的耐心答复,还想请问一下,想学习即兴伴奏,象我儿子这样的琴童(目前6岁半,学琴大约1年半,学到《拜厄77课》),什么时候开始为好?有没有推荐的教材?

评论

即兴伴奏学习过程较长,教材并不统一,在国内时,我曾在高校中教过一段时间,发现高校阶段的学生如果没有《车尔尼849》(也就是你的儿子在学完《拜尔》、《车尔尼599》和《849》后)以上的水平,要想弹得出色,也很难,大概只是可以简单地进行伴奏而已。
和声的学习需要慢慢渗透,与和声相关联的各种调,也需要慢慢掌握。所以,即兴伴奏是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的,有悟性的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比较快开窍,利用平时练习中的音型进行对乐曲的伴奏处理。一些大音乐家都是在儿童时期,即开始和声的训练,这也和作曲密切相关,因此,他们在以后才取得傲人的成就。我这里有一个打谱软件,你可以让你的孩子先尝试着玩一玩,也许会有些帮助。

评论
我知道上海一些音乐幼儿园为了追求生源,让小朋友就是这么几首考级的曲子反复练,后来都考出来了,天赋好点的孩子,大班毕业(6岁)居然能考六级。中国的应试教育是在太强了

评论

看起来想学即性伴奏,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

据我所知,相对于古典钢琴体系,还有另一个体系,叫爵士钢琴,国内对应的词似乎是流行钢琴。爵士钢琴体系就比较强调即性演奏的能力,而古典钢琴则是严格照谱视奏的。但我对这一体系所知甚浅,比较直观的印象来自于电影《海上钢琴师》,对里面几位音乐家能够当场即兴演奏出大段的激情四射的作品,尤为神往。

Alice老师可否介绍一下爵士钢琴的一些情况,例如爵士钢琴是独立发展出来的体系呢?还是从古典钢琴演变出来的一个分支?学爵士钢琴是从头就开始学爵士呢?还是先练古典,练到一定阶段再转比较好,等等。

新西兰子女教育

请问东区这边 有没有古筝老师

新西兰东区这边 有没有古筝老师? 评论 有,我们就在学 评论 您能告诉我地址吗? 英文教学吗? 我女儿中文听不太懂。 谢谢 评论 could you pls pm me? 0225121985 erin. thanks 评论 东区有个,但是评价 ...

新西兰子女教育

请教中学择校问题

新西兰我家是女孩,目前在国内读6年级,有计划想让她后面来新西兰读书。 我们的基本情况是,有NZ PR,目前国内就读东部省会城市二流公立小学,班里大概稳定在前10吧 来新西兰考虑租房上 ...

新西兰子女教育

宝宝出生证信息更改需要多久?

新西兰我家宝宝的出生证上我跟老公的名字和我们的护照名字不一致,因为当初出生登记的时候我们还加上了自己的英文名。但是没想到会影响孩子重新换护照,大使馆说父母名字必须一致。 ...

新西兰子女教育

remuera primary 还是 st Kentigern boys

新西兰这两年都在国内生活,两男娃都到了可以上小学的年纪打算回来读小学,国内环境确实不好而且太卷。现在比较纠结,这两个学校该选那个,孩子体育跟学术都还行,老外朋友建议remu ...

新西兰子女教育

Epsom normal primary school

新西兰如题,大家都听过的学校,有了解的家长说说吗,最近的学校情况如何,校风可好?种族比例合理吗?学习抓得紧还是放养?印度校长之下果真是印度学生人数失衡?过来的家长推荐吗 ...

新西兰子女教育

回国生后宝宝怎么回新西兰

新西兰我和我老婆都是中国护照,这边PR。 老婆要回国生小孩的话,请问宝宝是怎么申请新西兰的签证呢? 能直接申请新西兰PR吗? 请有相关经验的朋友分享一下, 宝宝大约要多久才能回新西 ...

新西兰子女教育

万圣节狂欢派对(Free)

新西兰万圣节狂欢派对 时间:10月28、29日 1-4PM 东区地址:559 Chapel Road East Tamaki(周六) 中区地址:Silver Rd Epsom ,EGGS(周日) 活动内容 百变小咖秀 亲子逗趣竟技 亲子创意手工DIY Face Paining 抽奖活 ...

新西兰子女教育

After School Care 中文课

新西兰我的孩子2024年初在Cornwall Park District School 读小学。请问,这个学校附近有学中文的after school care吗?能直接接孩子去,然后下午5点,家长下班之后去接孩子吗?微信JackieJing2021 谢谢! ...

新西兰子女教育

请教几个学校如何,谢谢

新西兰想了解一下学校的具体情况,如Mt Eden primary school, Remuera primary school, Victoria ave school 请有了解或者有孩子在学校的宝爸宝妈们不吝赐教,任何方面的信息都欢迎,万分感谢! 评论 ...... ...

新西兰子女教育

Albany Massey附近羽毛球俱乐部

新西兰大家好,我是一位新手宝妈,对羽毛球非常感兴趣,希望能找到一个业余水平的羽毛球群组,与大家一起练习和交流。我目前的时间比较灵活,傍晚是我比较方便参加羽毛球活动的时间 ...

新西兰子女教育

关于中区的校区问题~~~

新西兰想请问有经验的大大们,中区有哪些校区推荐呢? mt eden, mt albert, grey lynn, one tree hill 附近? remerewa ???? 小学+初中+高中 类似东区有的区是在 鸽子山小学+BBI + maclean高中 还有些是point vi ...

新西兰子女教育

送报纸的工作在哪里找啊

新西兰在奥克兰找一个送报纸的工作(paper runner)到底在哪里找啊,别的说的都很模糊,自己也找十几个小时了,根本找不到,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或者除了这个还有没有什么小孩可以干的 ...

新西兰子女教育

儿童启蒙游戏编程教程PyGame

新西兰----------------------------- 转载 ------------------------------------- 为了简单起见,这里使用的开发环境是基于Windows。 我这里尽量用最简单的步骤来完成一切。 首先我们需要在电脑中安装Python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