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按语] 本图转载于“雅轩”的博客。“锄禾日当午”的古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如今真正联系实际,落实行动者不多;有些人甚至“口喊锄禾日当午,手中挥粮如挥土,大吃大喝搞浪费,不知粒粒皆辛苦”。希望大家看到本图后,能有所启发,受些教育。
[正文]
朋友,当您手捧香喷喷的白米饭, 您可曾想过
它是怎么变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搜集、整理,
我将它的全过程图片奉献给大家分享,请您牢记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雅.轩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牛耕田
机器耕田
水车引水灌溉农田
播谷种
绿油油的秧苗
手提秧苗去插秧
人工插秧
机器插秧
除杂草
喷洒农药除虫
天干地裂禾苗黄
挑水浇禾苗
挖井引水灌溉良田
脚踏水车抗旱
人工收割
60年代扮桶扮禾
机器收割
70年代脚踩打稻机
80年代全自动收割脱粒机
将稻草堆垛
晒稻谷
挑稻谷回家
风车是用来分离稻谷和杂物等的设施,稻谷从上面放下来,
当转动风车叶的时候就会把轻的杂物、瘪谷之类的东西从
后面吹出去,稻谷直接从前面流到箩筐里。
80年代全自动分筛、烘干稻谷
60年代前舂米用的工具
原始舂米法
70年代用的打米机,前面出糠后面出米
评论
说破嘴皮,没挨过饿的人不会知道食物的珍贵,该浪费的继续浪费。个人对此持相当悲观的态度...
话说像我这样为了不浪费全吃掉,结果最后活生生胖起来的人就是会走路的反面教材,哎...
评论
学习了
评论
谢谢分享。有空给女儿看!
评论
太景点的图片了,最近正好在给女儿学习 中文 上的这首诗呢.晚上给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