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技术移民往事 (1)
移民,
一张纸贴的距离,也是半个地球的距离;
一个圆梦的过程,也是一个碎梦的过程;
一个愉快的旅程,也可能是后悔的旅程。
多少的曲折离奇,多少的悲欢离合,多少的酸甜苦辣,在这里都能找对应的故事。
说说我的故事,也说说我朋友的故事。
再有看到,听到其它的故事,也给大家说说。
无它,希望能给移民路上的朋友一些希望,一点动力,一点坚持。
澳洲的朋友曾邀请我去澳洲,我说还要移民,他给我说了一句话:只要来了,总有办法留得下。
这句话更适用于新西兰。
先说说我的故事吧。
标准的技术移民模板 - 留学,工作,申请移民,拿绿卡,历时五年。
当然,如果一帆风顺,我也没有心思来写这些文字了。
事实是,第一次申请被拒。重头来过,二次申请,才获批准。
留学
2012年2月14日,自己一个人坐飞机来新西兰,到AUT读 Master,专业Marketing 。
情人节的氛围,本想飞机上有个艳遇,不料隔壁做了个大叔,也就死心了。
飞机上一直是半睡半醒的。
睡是因为真的困了,半夜的航班,黑乎乎的机舱,沉沉欲睡;
醒是不时的惊醒,不敢相信自己正在飞往一个陌生的国度。
每次惊醒睁开双眼四下看看,确定,确实是在飞往一个陌生的国度。
前途一片渺茫,不知道选择是对还是错。
落地后,新西兰唯一认识的一个朋友帮我找了一间房子,在Forest Hill。
住下来,房东就和我聊,学什么专业,是不是要移民啊等等。
我说我学Marketing。
房东一听Marketing,如同被针扎般哆嗦一下,然后善意的提醒,Marketing 不好,不好找工作,移民很困难,赶紧换个专业。
举例说,她的一个朋友都七年了,还没有拿到绿卡。
我属牛的命,还有个属牛的性格,想想真的是,我不撞南墙,谁撞南墙。
房东善意提醒的时候,我心里想着,我不是一般人,肯定能成功。
岁月,是最好的挫刀,会磨平我们所有的棱角,不管当年那棱角有多分明,锋利。
现在,再有前辈给我任何提醒,不但全盘接受,还要多讨要一些。
最好把吃过的亏,上过的当,全部告诉我,切切实实的告诉我,确保我能领会,不会再犯。
说说新西兰的高等教育。
我在国内读过一个研究生,又过来这里读了一个研究生,有比较,有体会。
体会下来就是,新西兰的高等教育,真的是马马虎虎,我马马虎虎就马虎过来了。
没有体会到宽进严出的说法,看同期读研的同学,也是马马虎虎。
课堂讨论,发表评论都是基于我认为,我觉得,很少有人能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一个经典故事,回想起来特别好笑。
Marketing的研究生课程是研讨式的。
具体说就是,每个学生从教授给定的学术论文清单中,选一篇论文,课上轮流做课题演讲,每节课一个学生,一个演讲课题。
其他同学作为听众,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那么,第一节课的内容,就是教授说明上课形式,给大家论文清单,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只有一个清单,课题数目和人数对应,每个课题也就具有排他性,A选了某个课题,B就不能选。
具体方法是,拿到清单的第一个人在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旁,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递给第二个人,依此传递,直到最后一个课题,留给最后一个人。
我,就是最后那一个人。
不知道大家都学术论文题目有没有感觉,我随便网上搜罗一个放在这里,给大家体会一下。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Consumer Impulsive Buying Behavior
题目后一小段论文介绍,论述该论文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等。
类似论文的摘要(Abstract),如下是上方论文的摘要
Abstract
Impulse buying generates over $4 billion in annual sales volume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growth of e‐commerce and television shopping channels, consumers have easy access to impulse purchasing opportunitie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is sudden, compelling, hedonically complex purchasing behavior in non‐Western cultures. Yet cultural factors moderate many aspects of consumer's impulsive buying behavior, including self‐identity, normative influences, the suppression of emotion, and the postponement of instant gratification. From a multi‐country survey of consumers in Australia, United States, Hong Kong, Singapore, and Malaysia, our analyses show that both regional level factors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 cultural difference factors (independent –interdependent self‐concept) systematically influence impulsive purchasing behavior.
清单上还有论文的出处,出自某期期刊,多少页到多少页,作者某大学某某某等等。
班上大约20个人,教授列了一份大约20篇论文的清单。
想想,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就需要把还可选的课题看一遍。
如此算算,第一个人,算他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选出自己的论文也要五分钟吧。
第二个人,也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去掉第一个人的论文,也要四分钟吧。
如此算来,二十个人,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才能最终都选出自己的课题。
而实际情况是,二十分钟的时候,清单已经传到最后一个人那里,就是我了。
我能做的就是在那个大家选剩下的课题旁边,签上自己的名字。
我百思不得其解,大家的学术功底真的这么深厚?国外的大学教育基础真的这么扎实?
这太快了啊,二十分钟,我连一篇文论的摘要才勉强看完。
还是忍不住好奇,问旁边一看就特有经验的同学,为什么大家选择论文这么快?
这么短的时间,论文题目写什么都看不明白啊?
那同学扫了我一眼,说:哎呀,谁看论文题目啊,看页数啊,选页数短的啊!
那个时刻,我有如同拨云见日,绝处逢生般的透彻,敞亮,豁然。
恍然大悟又似懂非懂,缓慢的点几下头:哦,原来是这样啊。
评论
分享一下移民时间线呗 。
评论
有兴趣。请继续!!我也是商科移民的!
评论
好多年前了。14年递交,被拒绝;15年底重新递交,16年批复。中间过程也算充满曲折
评论
同伴,哈,过来就好。商科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评论
楼主写的很好,等更新。
评论
技术移民往事(2)
找工作
毕业之前,恰好有个同学所在公司缺个兼职,问我是不是要试试。
那当然要去试试,学习再多,学历再高,不就是为了找到工作,拿到身份嘛。
就进入了一个卖瓷砖的公司,兼职打工,积累经验。
看当时样子,毕业之后可以进去公司全职打工。
但是公司规模很小,估计在这里移民的可能性不大, 于是一边打工,一边找全职工作。
也曾因为此,和老板闹得很不愉快,后来又彼此和解。
还是要感谢新西兰的第一任老板,毕竟是他,给了我积累本地工作经验的机会。
兼职半年的过程中,Trademe,Seek到处投简历,全部石沉大海。
一直读书,简历上的工作经验少的让人哆嗦。
学历又不出众,而且扎进的是竞争对手一抓一大把的商科领域。
想想我的简历不胜出,真是情有可原。
后来也尝试过上门送人,就是拿着简历直接去敲门。就这,都没人要。
不过,老天无绝人之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到现在公司的北岸门店。
当时是给一个客户找一款产品,顺便问了句,你这里招人吗?
Peter,一个很和善的老头,说公司Avondale 开了一家新门店,可能需要人手,你去看看。
我赶紧拿着简历屁颠屁颠跑去门店,见到门店经理Alan。
Alan是个毛利大佬,虎背熊腰,一身纹身,面相肃杀,一副黑帮老大的做派。
聊了几句,一听来找工作的,立即表态,我们这里不缺人。
又有点教训似的,找工作,得有经验,看到他了吗?
指着店里的一个员工,后来知道是Dave,七年工作经验。
你,有工作经验吗?
我说有。我所谓的有,就是指那点兼职经验。
他一听,Okay,简历给我。翻了翻简历,说,你走吧,我帮你送到总部,看看需不需要。
两天后,接到老板电话,说去面试。
面试的时候穿的特别正式,西装皮鞋。
后来得知,公司做建材产品,工作中从来穿不到西装皮鞋,我是鲜有的几个如此正式来面试的。
那时候的英语,真的是一塌糊涂,
老板是个Kiwi老头,说话快。
面试过程中,听懂不到一半。
幸好,我几乎没被问什么问题。只需不停的点头,yes,yes。
面试就结束了。
得到了新西兰第一份全职工作。
当然,只是个销售,并不满足申请移民的标准。
公司是个洋人公司,那个时候,能去洋人公司工作,是个梦想。
我狗屎运般的踏上了,这个看似美丽而实际曲折坎坷的梦想之路。
评论
坐等下文
评论
多谢支持 :)
评论
多谢多谢,回首往事哈哈
评论
支持一下楼主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评论
是的,移民,每个人的顺利大抵相似,每个人的困难却各有各的不同,都不容易
评论
技术移民往事 (3)
工作伊始
拿到新西兰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店内销售员。
上班第一天就被打得原形毕露,我是说英语。
第一天上班早上如天高的兴奋和自信,到了下班时间,已经被打击到十八层地狱的下水道。
下班的时候,经理还特地问了一句,很真诚的口吻,Joe, 你的耳朵是不是有问题?
她以为我的耳朵有问题,才导致听不懂客户在说什么。
当然,最怕的就是接电话了。
工作的时候,最怕电话想起,更怕恰好我是离电话近的那一个。
因为完全听不懂客户要说什么,想说什么,会说什么。
如此胆战心惊的工作着。
两个月后,我和同事聊天。
我说我的试用期快到了,公司会不会把我辞退?
同事说,应该不会,现在公司缺人,你也很努力,所以,应该不会。
我听了之后很欣慰,后来,也如同事所说,三个月后,我转为正式员工。
插入一段关于找工作。
刚毕业的毕业生,会说,很难找到工作。
而实际情况下,很多公司有很多空缺,找不到人手。
(现在疫情情况属于特殊时期,当另当别论)
我当年英语如此差的人都在一个纯kiwi公司被留下来了。
再后来,也多次出现,可以说是一直,公司缺人,找不到合适人手的情况。
总经理问了我很多次,Joe,你有没有朋友找工作?
当然,咱华人毕业生找工作有两个限制,一是英语,二是移民,要求专业对口,限制工作方向。
其中,更重要的是英语。
英语不好,吃的亏能比天大,必须好好学英语。
再难,也要碾压过去。
先说说我吃的亏把。
正式录用了,公司就会给员工印名片。
印名片的时候,我就问经理:经理,我的名片上职称能写 Marketing Assisitant吗?
经理很直接,典型的洋人风格,你是sales,怎么能写marketing呢?
当时,我就没在说什么,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用英语给她说清楚这个会关系到移民。
经理很善良,典型的乐于助人的Kiwi,对我也很好。
如果我说我有困难,她肯定会帮助那种。
是她后来把我推荐去总部,做Marketing,后来又做采购经理,直接向总经理和老板汇报。
但是,当时,她不知道我们移民需要专业对口,我又说不清楚。
就这样,硬生生的错过了第一次有可能递交移民申请的机会。
正式递交申请,已经是一年后的事情,生生被耽误一年。
我出身山东,从小家里人就教育我,要多做,少说,做多了,做好了,人家自然看得见。
这样的思维深深的刻在我在脑子里,我的行动里,把我塑造成一个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人。
其实,这样的思维是非常有局限性的,特别不适合现代的社会。
这样的思维,让我在学习英语,工作,移民中,都比别人慢了一大拍。
荀子说: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之宝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之器也。
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之用也。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现在社会,专业人士,必须敏于行且敏于言。
节奏太快,99%的人没有时间去了解我们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所以,表达,就成了自我展现的最关键方式。
这方面,那民族人士做的比我们做到到位(精确来说,是更不要脸)。
语言没问题,更重要是,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承诺。至于事后做成做不成,那不管。
简单,真诚的Kiwi喜欢这样的Can do attitude ,于是就有了那民族人士是移民民族中收入最高等群,就业最好的现象。
至于他们有多恶心,想必,与之打过交道的朋友,都有了解。
我还专门写了一篇帖子,以示众人。
与某民族人民交往二三事
评论
写的非常生动,请继续。
评论
LZ文笔可以,MARK一下,加快码字速度哦!
评论
頂一個文采豐富,平凡的瑣事也可以如此精彩
评论
多谢 多谢,应该同是过来人 :)
评论
多谢鼓励,真心感谢!
评论
谢谢 Jordan! 一点认可都是巨大的鼓励 :)
评论
感谢分享,一个还在路上的人
评论
加油,加油 ! 一切顺利!
评论
嗯,殊途同归。
评论
‘’英语不好,吃的亏能比天大,必须好好学英语。
再难,也要碾压过去。‘ 这句话非常经典,说在关键点上啦,非常有同感!’
评论
楼主写得太好啦,等待更新~~~
评论
文笔生动,触动人心。很写实的故事,加油~期待下文~~~
评论
谢谢,多谢多谢。都是过来人的故事
评论
谢谢,是的,看来是同路人
评论
应该是非常有同感 :)
评论
技术移民往事 (4)
递交申请
毕业之前就开始鼓捣简历,准备找工作。
一个同学看着我平的比湖面还平的简历问,你觉得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我看着我那比湖面还平的简历说,不知道。
他说,你最大的优势是中文啊,能说中文啊。
一语中的。
咱华人找工作,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能讲中文。
最大的依靠是什么?
是中国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中国发展业务,我们华人同胞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个领域的各个工作岗位。
新西兰华人移民数量近20万,第二大移民群体。
按有钱算的话,当属第一大群体。
移民之中,做开发, 做builder的,咱华人同胞,不在少数。
诸多公司,为迎合华人市场,专门建立华人团队,希望能够从华人市场分一杯羹。
这些,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衍生效应。
我也一样,在公司的存在的最大价值是,能讲中文,能够服务华人客户。
猜想这是公司当初选择把我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其中,有一个Developer客户,Ann,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教诲。
Ann 的教诲
Ann说,无论你在哪里工作,不管你老板是中国人还是老外,
你努力工作,人家都能看得到,心里都明白。
你为公司努力工作,老板自然会帮你移民,大家都是彼此,互相的。
这句话我牢记在心,现在仍是当作铁律。
能多干点就多干点,想偷懒的时候就想想,多干一点也不累,再干一点,把事情做好。
估计也就是这么一股劲,经理觉得,虽然我这个人很笨,但是老实本分,干活卖力,比较靠谱。
工作一段时间,到了更换签证的时间,需要Open 工签转为工作签证。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给公司说了,说不清楚也得说。
给公司说,请求帮助换签证。
几次聊天,经理逐渐了移民新西兰的大致情况:
非新西兰人,在新西兰工作需要签证,还要申请移民签证,才能够永久的呆在新西兰。
终于把事情说清楚了,唉。
本来十分钟就能说清楚的事情,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用行动去解释。
想想,真是觉得自己笨死了。
又过了大半年,英语稍微好点了,经理对我的为人处事也非常的了解。
又给经理提起移民这件事情,她没有反对,向总部推荐,让我做Marketing的事情。
总部没有意见,给我安排了新的任务,一部分Marketing,一部分sales,毕竟门店还是需要人手。
于是,我就晋升为了 Marketing and Sales Coordinator,直接向总经理汇报。
再几个月后,递交EOI。
一切都很顺利,后来知道,那只是看起来。
盲目的自信
几次签证,都是自己亲自申请,没有找中介或者律师。
比如学生签证换Open签证(那个时候是open 工签一年,找到工作换成两年工作签证),Open 签证换成正式工作签证。
那时候觉得,这个很简单,自己能搞定。
中介动辄收费一两千,太贵了。
几次下来,都很顺利。
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盲目自信 - 申请签证,这事不难。
移民申请,也不会太难,自己来肯定没问题。
还有一个原因,让自己盲目的很执着 - 公司的背景。
公司是纯Kiwi公司,十几家分店,在新西兰算是颇有规模了。
如此规模的公司,几乎没有为员工申请移民的记录。
在这样的公司申请移民,那肯定没有问题。
殊不知,这是优势,也是劣势。
优势是公司的背景足够强大且干净,劣势是公司不了解移民局的条条框框。
可惜,这次,上帝的天平没有倒向我这一边。
评论
写的很真实继续等待你的续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