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想买一些关于酒店管理方面的书
在新西兰
请问有哪些同学是读酒店管理的,毕业后想卖书呢?
欢迎联系本人,谢谢。
先站内信息联系吧,感谢理解
评论
我最近在读一些会计和国际税法方面的书
评论
毕业后书不送人都当垃圾运走,
评论
中国的会计与国际税法,我以前学过,不过也都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现在我想学一下酒店管理方面的。
老爷不是做HR吗?打算转行啊?
评论
太浪费了吧,好像一本书要200多纽币啊?
我之前一边全职工作,一边远程读过梅西大学的会计,我先挑管理那门课程与会计 修,感觉还挺喜欢管理书籍的。可是后来发现我不喜欢会计,就退学了。
我还是看书吧,读书的话,得考试,我不喜欢考试
评论
HR出身
但早就放弃HR了
因为英语在国际HR这个舞台上是我的短板
我可以用中文诱导别人的思维,去驱使交谈者按照我的心理暗示去进行下一个行动,但我无法用英语这个第二语言做同样重要的事情。这是HR最核心的部分,如果这个部分做不了,只是去做一个招聘,培训,绩效、企业文化等外围的工作,这些都是20岁的孩子做的,没什么竞争力在上面
读书分三种
第三流的人为了钱为了工作为了利益,比如现在计算机火,IT好移民年薪高,大数据火,人工智能火,就去学,就去读,这只能是三流的读书,因为你永远在人家后面吃土,一个东西火了,你再去学。和现在的IT逐渐变得不好移民一样,和QS变得不好移民一样,每个东西都有它的生命周期,除非你有卓越的预见性,否则你很难踩在一个东西火之前去抓住它。但当它火了之后你去学它,就像很多东西会衰落一样,你学出来了,它也衰落了;
第二流的为了目的去学习,就像我,目前投融资要天天看项目书,要做财务规划,要做收购公司的价格设定。虽然MBA阶段也有财务的课程,但国内的课程你懂得都是人脉圈子大于学习知识。而在工作中需要的东西,你学起来会事半功倍。会计这个东西有人把它当个草,现在会计很不好移民,也不好找工作。而且低端的会计岗位也在被计算机取代。但会计的职业生命周期其实比计算机要长得多,计算机每5年差不多会彻底更新一次,前端的开发语言,后台数据库和运维技术相对稳定一些,但后台逐渐在被云服务所取代。而会计的职业周期几乎20年你还在做之前的事情,很少有彻底的变化。所以现在看到很多孩子为了自己并不喜欢的计算机去学习,还不如看的远一些去读会计。以后的世界会越来越平,初级的会计出入账计算机可以完成,但跨国的资本投资和并购领域涉及到国际税法的领域目前还不能由计算机取代,而这一部分现在都是大的投资银行咨询公司把持着。但就像中国遍地开花的创投蜂巢一样,逐步的这部分市场会被打开。现在所谓的各种轮投资,融资方式,以前都是被大型投资银行把持的,而这部分利润相当之高,可以说10年不开张,开张吃10年,但现在中小企业也能做了。当国际间跨区域投资越来越多,大的投资公司就不能满足各种个性化的需要,这时候具有国际税法和国际法律结合国际市场眼光的人会比较受青睐。
第一流的人,也是最牛逼的一类,根本不在乎什么工作,不在乎什么收入,也不在乎未来10年什么最火,什么最有发展。就像你一样,老娘喜欢什么就读什么书!西厨不好移民,老子不为移民,就喜欢做饭,要你管啊!酒管LOW得一B穿个马甲就会开门,老子就喜欢服务行业喜欢把宴会办的漂亮,要你管!这种人最可怕,因为这种人是把各个行业做到极致的人。有这些人各个行业才会不断的升级发展。就好像去年我在日本,我发现日本人一点不浮躁,做饭的就踏实的把饭做好,理发的就潜心研究理发技术,开车的每天像钟表一样把车开到极致,当社会整个链条都精确的在运转,这种力量就会极其可怕。而每个环节中的人,都是相当喜欢自己所做的事,只有喜欢才可以做的极致(当然日本民族性也许心里不喜欢,但上班的时候也会100%投入)。而我们中国人就要差很多即使今天北上广,大家都在忙着做风投,找风口,找下一个爆发点,之前就是炒房,炒项目,每个人都很急躁,非常焦虑。街上的车也是无规则的到处乱开,即使发高额的罚单,乱停车到处都是。这些人根本不会喜欢什么具体专业,什么东西有钱,就像鲨鱼闻到的血型,它们就冲到哪里。所以我其实对那种读自己喜欢书的人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也许我再老点吧,等我富裕到有时间的阶段。我估计会读点自己喜欢的书,而不像现在为了工作上的东西在看不喜欢的东西。读点什么呢
我想等我40,50的时候会去美国找个大学从本科起读一个经济学的学位,如果可以就把硕士读完,如果再可以就读完博士,当然如果还有圣斗士的话,我也会在斗一下~
评论
酒店管理,学问多着呢,外行人也许看着简单。酒店管理当中,其中最大头的就是还要充当HR,平时还要管理某些奇葩员工,还有各种奇葩客人啥的,简直要当个万能选手。同样是做生意,有的人做得越来越好,而有的人做到倒闭。
就像你说的,要是可以的话,尽量做得好一点吧,整天混日子,我会觉得特别没意思的,但是我现在也不想太累了,所以就自己当业余爱好读点书吧,不为考试。想读什么就读点什么。
反正每年我都要有一个小目标。
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就在金融与实业这两者之间做出了选择,实业。
评论
在我年少的时候(读书的时候,忘记具体时间了),就读过一句话:人的一生,要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能从中谋生,这将是一个不悔的人生。
我一直记着这句话,并且一直去尝试实现,慢慢修正。
小学的时候,老师会问,长大了,你们想做什么?我总是会在走路上学的路上,反复问自己,到底想做什么?答案是,我想赚钱,因为我需要钱。赚钱的话,不能做老师,不能当官,不能去当医生等等,那就做商人吧。
一路上,会有很多热心人想去给你指引人生这条路。我经常出门遇贵人的,有个叔叔在政府部门上班,总是规劝我去从政。表姐爸是警局的,她家人总是劝我去当女兵。等等。幸好我没从政,过去官商勾结厉害,现在嘛,看运气,国内从政的提心吊胆,哪天运气不好,说不定就吃牢饭了。
我的性格喜欢自由,不适合在企事业单位呆。我也不喜欢受人控制与支配,再高的收入,我还是不喜欢给人打工。不过短期内,为了学习而去打工,我是可以忍的。
打工,是为了以后自己做生意。
不打工,就自己做生意吧。但是做了生意之后,你还会发现这生意我不是很喜欢,换一个,还是一般般了,再换,再换……
没有亲身进入一个行业去做,都不能真实感受自己是否喜欢。当然,特别明显不喜欢的,在打工阶段就已经淘汰了。
目前,我是刚进入这个行业的菜鸟,但是直觉我还是挺喜欢当前的行业的。也算是没白折腾。
我接下来,除了工作,就是要多培养自己业余爱好……
我以前就是学的经济学,专业是 国际投资,哈哈,听上去很霸气的专业,所以需要学会计,国际商法那些科目。读了四年,混了一个学士学位。
但是,说实话,换我现在选择,我肯定会选择去读管理,学习如何管理人。我似乎在工作方面,最大的爱好,大概是借银行的钱,借别人的时间(雇佣员工)给自己工作,然后我不用工作,就会有收入。懒人的最高境界。当然自己也得懂行,更要懂管理。
评论
哈哈
我交大工商管理,外经贸MBA
课本上可不怎么教你管理人
其实事务性的工作都是好做的,而人的工作是世界上顶级难得(现在所谓的人工智能被炒得特别火就是因为涉及到了核心人得部分)但我仍然不认为目前10年20年内机器可以处理人得思维这种核心部分
更多是在工作种碰到实际得管理问题,你会很痛苦,但你别放弃,要不断的思考,而且要用目前部门得人和资源去练习和实验哪种是对的,哪种是错的。在企业里去看其他部门得管理方式和风格,去观察他们得结果,去和所有的员工交谈。
我养成一个习惯,以前在国内公司里,因为公司很大,董事会我们经理层都是看数据,看表格。我经常发现表格得数据有问题,不是数错了而是和我得感觉不对。所以我有个习惯就是逐个和各个部门的员工谈话,不是那种HR高高在上的谈话,而是聊天唠家常,正面或者侧面得获取他们对公司和部门甚至管理人员的看法。然后我发现数据绝对会错,但人心一定不会错。当我感觉企业压根不在状态,我们部门要处理的杂事增加就说明企业内耗在增加,这时候销售数据很好,配合财务数据很好,我会警告所有部门管理阶层管好你们的流程制度,不是高兴的时候,数据好只是为了给股民的交代只是为了更多的融资,不要以为目前公司真的很好。所以现在一切公开数据我都是不信的,我只相信我和不同的人交谈得到的结果(当然最好你能保证你交谈来的结果不能错的离谱)。
一件事你做1遍和做10遍是不一样的,做1万遍会更加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HR可以简单的谈话判断一个人,因为我们曾经每天都在谈话大量的谈话,有的时候就倾听获取信息,有的时候是诉说给别人洗脑。每天都谈,记得最顶峰的时候做招聘,我一天面试200个人,算下平均每个人多少时间吧(别惊讶因为里面有两批集体面试的)。当你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你总是能感觉到对方在隐藏什么,对方在没表达之前你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意图,对方的一个小动作表示什么样的意思,而且这种感觉在时候往往证明是正确的。
有个地方我觉得很好
“借别人的时间(雇佣员工)给自己工作,然后我不用工作,就会有收入。”
新西兰的小老板根本不能从自己的生意里把自己解放出来,当我听到:“员工必须要盯着,不盯着他们就偷懒!”我就觉得很恶心。
那中国的公司几百人,上千人,我天天盯着我不是要去死!?
而我看到的投资人,人家不断的投公司不断的投项目,投出去就不盯着,每个季度看看报表,找几个关键人聊聊天就好了,有病天天去店里盯着。
原因就是,第一新西兰的小老板没有接收过管理培训,大学不是学这个,后来工作种也不读这方面的书,更不去思考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第二新西兰的小老板没有在中国那种成建制的规范的管理公司工作过,他们完全不知道管理是如何进行的,各个流程节点应该如何控制,怎样实施奖惩制度。
这两个原因不解决,小老板就不能不每天和员工一样觉着屁股在店里盯着。
懒人的最高境界是聪明人,另外可以告诉你,不要以为那些聪明的投资人投资了不同的公司不去盯着,每季度看看报表找关键员工聊聊天就很轻松,他们每天其实比在店里工作的小老板还忙。第一是信息,他们每天要看非常多的报纸获取全方位的信息,来确定他们投资的行业和公司是正确的。第二是人脉,他们每周很忙要和不同行业的保持良好的关系,在某些行业还没暴雷之前闻到不好的味道果断的提前撤出来。第三是人才,这些人一直在找人,对于他们来说钱不是问题,但关键的人才是稀缺的。一个饭店盈利不盈利其实不在它的位置不在它的菜品,而是一个专业的人,一个懂经营的人可以有效的通过广告渗透和合理的制度管理流程把饭店成本降低,利润提高,有效通过人员结构达到发挥最大投资利益。而这种人在市场上是稀缺的,聪明的懒人花大量的时间在找各个行业的人,并为自己所用。
新西兰的商业氛围在越来越浓,从现在论坛出现的各种商业账号就能看出来,大家做生意的意愿越来越强,不过目前不太看好新西兰经济。第一缺钱,大资金不过来,第二缺人才,有才能的人留不住。第三政府的眼界比较低,没有长远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