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在说home of theyear之前,我想先说说土豪跟大新房的关系。
土豪这词挺好,不是褒义,却也完全是贬义。如果我是有钱人一定不喜欢被叫做土豪,因为多少有点钞票太多却没品位的意思。但如果我在温饱状态,倒也不介意有机会豪一把,起码可以用钞票找回点虚荣。
大新房如其名,首先要大,而且要刚盖好的。不过要注意,大不等于空间合理,新不等于寿命长久。我说的这种大新房在奥克兰中区往外比比皆是。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一些倒房子的人偏要向大新房看齐,弄一些廉价的厨房厕所地板来“装修”。弄得买家是拆掉这些不划算,住着不舒服。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会把土豪跟大新房联系在一起,我认识的土豪哥们儿们,尤其刚来的,都喜欢大新房。越大越好,最好新的连油漆还没干的那种。我怕得罪人,还是少说两句。
前些日子在想,在不久的将来,土豪可以进化成什么呢?如果我是个有钱人,我倒是希望被人称作富绅,基本上就是有钱的绅士,略微带那么点品味。不过我估计这辈子是没戏,充其量也就是个富绅的跟班。
大新房的反义词是什么我还没想清楚,不过我起码知道他应该长个什么样子。就是今年的NZ home of the year的那个样子。黑色的河边小木屋,结结实实的给奥克兰近些年的大新房比起了大中指。
一个好建筑,往往有一个好的客户。遇到一个好客户,往往是千丝万缕的缘分所磊。客户给予建筑师的知遇,只能倍加珍惜。这个项目,我们有两个好客户。
两个人合买了一块地,这基本代表了这两人类似的价值观。这种奥克兰一小时外,小河边的草地,在新西兰这个被海包围的国家里面基本上没人要。直到本人站草地上,眼望小河中才知道在北岛做个隐士,海边山上都不行,还真就要这样朴朴素素的地方。
两个客户虽有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性格却差得老远。他们平时在奥克兰的工作非常繁重,因为他们的工作与艺术有关,他们对自己想要的生活空间也多少有点概念。给自己盖房子就一件永久艺术品,一旦盖好想改就难了,他们知道选择一个懂他们的建筑师将是关键。
一个人有时候一辈子都在等一个机会,人只能试着去积攒或营造一个机会,却永远也无法知道机会是么时候会来,来了会发生什么。当时我们公司里什么项目基本上都做过,就是没有中小型的民宅项目,这两个神人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们正像怀才不遇的书生,就等着遇到慧眼人。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往往一拍即合。
双胞胎们有着同样的外表,和不同的个性,这两个客户虽然不是双胞胎,但在很多方面却心有灵犀。我们打算在这片草地上盖两栋同样外表的宅子,面向不同方向,但用完全不同的内部细节来表现两人不同的个性。
房子的平面是正方形的,双层,38平米,轮廓像是现代简约的抽象画,干净,形成在自然线条里严谨的形状。房子的每一面都有一个正方形的洞(窗),包括屋顶。每一面窗都瞄准了一片小风景。从室外或室内看来,好像一副墙上的抽象画。为了这一点,我们再细节上花尽了心思,最后把所有的窗户框子都藏在了墙里面,无论窗户打开或关上,都没有任何窗框的痕迹。就连窗户的扶手都是一块小玻璃。
黑色其实不算是一种颜色,大自然里五彩缤纷,纯黑色却不常见。
新西兰对黑色情有独钟,我猜是阳光太强,有光就有影,影是浓浓的黑。浓密的森林,辽阔的大海,夜里的点点星火,被黑色包围着。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知道除了黑色外,其他的颜色都显得唐突。既然决定用黑色做外表,那么就要在黑色上面下些功夫。奥克兰黑色房子多得是,但大多都是刷出来的颜色。我们打算用cedar木条做外墙,然后用火把木条的外体烧成炭,这样不但有了炭黑色,更有那么一种不完美的沧桑感。况且木头一旦被烧过百年不生虫,长久以来也不用换色。用木条把整个房子连着房顶包起来,肃静的立在草地中。
房子里面没有浴室,屋子外墙有个黑色的淋雨头,神人们如果洗澡,就只能在大自然里。两栋房子室内完全不同,一栋的内墙是暖暖的plywood, 另一栋则是彻彻底底的黑色。一栋的厨房是那红色的Jarrah, 另一栋则是黄铜。因为屋子极简,每个材料的节点都有关联,每个线条要么藏着,要么放大,眼睛能看到的都是房子的一部分。
房子在建的过程中,两个神人在周围至少栽了上千棵树。我记得当房子建好时,周围的草早已经长有膝盖那么高,小树也有点摸样,远远看到个两栋纯黑色的房子,肃静的微坐在微微摇摆流动的河边草地上。透过窗,阳光反射河水的波澜,映着条条的沧桑(外墙的木条),一刚一柔。走进黑色的屋子,像是掉入了大自然的黑洞,一分钟仿佛一小时,一切都安静到了极点,人变成了这个世界的观察者。
在home of theyear与我们并肩的竞选的参赛者们大多是千万的大宅,坐落在大海边或雪山下,悬崖旁或深林中。我们赢得时候还糊里糊涂的。因为我们这个宅子可能都算不上是home,更像是个艺术品,所以得奖在意料之外。但是这个奖却值得去反思。
当一个人被充满虚荣和势利的社会长期包围着,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可以让人回归根本。根本又是什么?一张床,一个炉子,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盏灯,一本书,一面挡风的墙,一顶遮雨的蓬,厕所跟淋浴都显得奢侈。在云里走的久了,总想念那个脚踏实地的感觉。选择简朴,不代表没有财富,选择了偏远,也不代表空虚。起码在此意义层面,这个房子让人找到了人最原始的根本的所在,如果把这个“根本”叫做家的话,那么home of the year倒是理所应得。
评论
请教大建筑师, 在评定房屋建筑时, sustainability会是一个参考因素吗?
评论
好有艺术感, 也很适合新西兰人的生活模式。
评论
http://i.stuff.co.nz/life-style/ ... Year-faces-backlash
评论
有多点照片吗,看着挺酷的
有个评论挺损的 nz shed of the year 哈哈
评论
请教下楼主,喷枪火烧后的木材真防蛀防腐么?可以不用刷油漆了么?那木材本身的特性还有保留么?
评论
我觉得在最近10年,sustainability就跟structure一样,每个人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都必须要考虑进去了。只是看你要做多少的问题。
比如说这个小房子完全独立,接雨水,太阳能。夏天热了开窗户,冬天冷了盖被子,可以自给自足。但这种的环保在新西兰的bach里面非常常见,因为地多人少。
但如果按两个人开车一个多小时,每个月只住几天来看的话,就不够环保了,因为carbon footprint比较高。
评论
恩,我的了解的确是这样的。给木头喷火有几个level,基本最深是在5mm左右,所以剩下的还是实木。
火烧后木头变成炭,所以是自然黑,有防腐跟防水的作用。如果烧的够深是不需要保养的,但新西兰的风吹日晒,表层的炭灰仍然会脱落,就想上文第一张照片的样子。如果不喜欢这种样子的当然可以上涂料,防止炭灰脱落。
这种炭木做外墙的方法并不是新发明,很多国家已经沿用几百年。尤其是在日本,他们用这种方法烧寺庙中的大柱子,这样还可以给柱子防火的作用,因为炭在火中比木头可以坚持更久。
评论
涨芝士了。。。。。
评论
看来这种房子是另类,常人理解不了。可惜我没有眼光,不感冒。不过那些大新房也觉得视觉疲劳了。就是奇怪的这个是建在郊外不太方便的地,什么时候能在一些顶级地段建上这类房呢?
评论
很多人喜欢精神上的东西,不常用,就只拿来看。房子都不常住,也拿来看的人确实境界非凡。
评论
.顶级地段建上这类房呢..................这要有多么土豪 加上多么有品位的 “富绅” 才做的出的事。。。。。。。。。
评论
他应该说的是水工没装好的水管漏水。。不是漏水房。。。
评论
这个奖主要是传达的意境,而不在于具体设计得有多出众。
评论
有没有其他作品链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