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关于经济周期和供需关系

在澳大利亚个人理财




供需关系有些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但是经济衰退的时候,单纯提高供给用有限吧。需求上不去,供给提高只能让单位价格降低,企业盈利还是不会提升。
政府分钱给消费者(减税,分钱等)促进消费能提高企业的营收,但是政府需要分多少才能让市场进入正循环使企业多生产提高雇佣让消费者的收入上升?

单纯政府行为作用应该是有限的,不然就不可能出现金融危机了。
目前的市场是趋向高度的集成化和自动化。这个是企业削减成本提高受益的一个大方向。不过这么做造成消费者失业,长期影响消费能力,企业的产品再降价也促进不了需求。政府又怎么弥补呢

评论
“目前的市场是趋向高度的集成化和自动化。这个是企业削减成本提高受益的一个大方向。不过这么做造成消费者失业,长期影响消费能力,企业的产品再降价也促进不了需求。政府又怎么弥补呢”
最终解决方案是universal income,也就是社会主义。

评论
现在的福利制度和经济相悖。
大家必须赚钱才能生活的时候,市场的活力和多样性自然会上升。
现在的福利制度不干活也能过活。搞得死气沉沉的,反正过不下去就吃福利。


评论

钱从哪里来?

评论

“印”出来的呀?具体一点就是每个月加三·四千到每个人的指定银行账户中。

评论
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征税,最后实现机器人成为纳税人,真正的人都吃喝玩乐或搞点艺术等虚无缥缈的东西,哈哈,想想就爽

评论

"大家必须赚钱才能生活的时候" 这只说明生产力还低下,不属于我所指的高度自动化高度AI的情况。
“现在的福利制度不干活也能过活。搞得死气沉沉的,反正过不下去就吃福利。”某种意义上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正是这些“好吃懒做”的人才让们有工作。更近一步,这些“好吃懒做”的人中也许有下一个莎士比亚、莫扎特。在他们生活的时代,他们都因该属于“好吃懒做”,不创造物质价值吧?

评论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属于大公司大老板,其产生的利润自然也属于大公司大老板。凭啥让这些老板多缴税?

评论

不交税,就不可以上马机器人,只能雇佣真人代替,当然效率会低n倍,呵呵

这个预言是比尔盖茨说的,我是信得,您随意,反正这辈子够呛能赶上了

评论

假定每人每个月3000澳元,一年就是3.6万澳元。

澳洲2500万人口,假定18岁以上2000万。

一年就是3.6*2000=7200亿澳元。

澳洲2016税收总额是4870亿澳元。
https://www.oecd.org/tax/revenue-statistics-australia.pdf

你这么干会把澳洲变成委内瑞拉的。

评论

另外universal income只是保障衣食无忧,并非平均主义。又能力有志向的个人还是可以办实业发大财的。两者并不矛盾。无论是西方发达社会或是发展中国家,除了大部分好吃懒做的(包括本人在内)还是有不少有志向的人的。他们将会成为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力量。

评论

Excel 软件实际上就是机器人。

评论

你把艺术家和吃福利的比?
艺术家一般家境都是不缺钱的,自由自在的追求自己的艺术。
而好吃懒做的是一天天的啥事不干吃福利。艺术家是不会从这些人里出来的。

其实稍微深入的了解一下所有文化名人和艺术家,他们都有自己的背景故事,可以穷困潦倒但是对自己的艺术依然很上心的,不存在我说的好吃懒做的情况。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1部歌剧。他仅仅活了35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你那个全部自动化的世界还很远。现在的世界还是资本家的世界他们需要的财富和权力,如果平权了财富也没有意义了他们第一个不答应。

评论
还是朝鲜好。人人都有免费房子住。

评论

你可能没注意到我的””好吃懒做““都是打了引号的。你所列的事实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

评论

不会的。首先你犯了个严重的认知上的错误。就是将混淆public sector和private sector。private sector的确是要收支平衡的。public sector却不一定。当public sector赤字的时候实际上是向private sector注资(假定进出口平衡,current account为零)。也就是通俗的说”印钱“。
只要不引发明显的通胀,印钱并不是坏事。在一个高度自动化,高生产力的社会,不增加货币供应最终会导致严重通缩。

评论

澳洲算高度自动化,高生产力吗?

评论

现在两者都不是。请见二楼,”最终解决方案是universal income“。我所指的是未来社会,是大趋势。也许要几百年后,也许永远不会到来。Just a philosophical bubble.见笑了。

评论

实际上我很认同你的观点。2016年甚至专门发帖:https://www..com.au/bbs/ ... ead&tid=1273265

”度“很难把握。到底当前的自动化程度如何?发多少钱合适?



评论

两位讨论很精彩。谢谢。
关注中

评论

高度自动化可以减少企业成本。但是如果普罗大众(被机器替代的人群)没有足够消费力,那么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也没有足够的消费力支持。这会是很大的问题

评论

是的。

”universal income“就是为了解决消费力问题,最终对老板们是有利的。

评论

我同意你的说法。不过universal income肯定不止温饱而已。温饱可以拉动的消费力太低。可是高的UI补贴线又必须从更高的税收而来。好比收入比现在的更扁平化,中产地产完全消失。完全靠高产的税收来补贴无业工作者,理论上不太现实啊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个人理财

个人理财

真他妈想炸了HSBC

澳大利亚1, 我卖了旧冰箱给一个人, 对方A很爽快付钱 2, 因为交流问题, 导致给货慢了.对方就向HSBC发起transaction dispute 3, 我马上和A联系, 他说马上去cancel transaction dispute. 4. 但A没有马上, 而是去了 ...

个人理财

CBA的GOALSAVER是怎么计算的?

澳大利亚GOALSAVER要求每月多一块钱才能计息 比如本月初账上有1000,中间进1百万,过几天出,月底账上1001元 请问本月是否还有利息? 还是进1百万以后就不能减少,保持到月底,才能有利息? ...

个人理财

人民币缴费澳洲bpay

澳大利亚请问下有人用过今日XX的Topay(今日 支付)这个app。 朋友还钱人民币懒得换汇了。之前广告就看到这个app,于是我今天随便用了一下缴了几个单子,结果支付宝钱扣了,可支付app里连缴 ...

个人理财

这种情况可以领全额养老金吗?

澳大利亚名下只有一套自住房, 假设欠银行十万房货, offset 里面有一百万.好像个人资产除自住房外目前标准是四十万 评论 你的问题里不是已经提供了答案了吗? 评论 这个既算也不算,问题是这种 ...

个人理财

本次回国实地使用Wise卡的感受

澳大利亚本次回国在成都15天,泰国7天,实地测试使用了Wise卡,结果如下 1,在成都使用很顺滑,刷卡消费,没有被拒过,(金额几百块人民币),有时可以刷,有时需要插入卡,但是都能正常 ...

个人理财

汇到香港换汇

澳大利亚想把放在澳洲银行的美元换澳元,但是汇率太差了。 我爸爸在香港有个账号,我想把美元汇给他,在香港换成澳元再汇回来。请问是否可行? 另外去CBA的时候,汇款理由怎么写?换汇? ...

个人理财

信用卡积分换机票

澳大利亚请问各位大神,用信用卡积分换机票一般要提前多长时间订,打算明年三月出行,现在要订了吗?谢谢。 评论 你得先把信用卡积分换成xx航空的里程,然后再换 3月份的差不多了,尤其 ...

个人理财

latitude收月费了?

澳大利亚没收到任何通知,这个月收月费了,怎么回事? 评论 我们都销户了转bankwest zero了 评论 问题时改费用居然不通知,连个邮件都没有,今天收到账单出现了扣款。可以这么霸道的改条款? ...

个人理财

请教自雇如何给自己交super?

澳大利亚细胞型的ABN,没有会计,年底自己报账。 1,如何给自己交super?是不是得先给自己开工资条? 2,可否给自己交太多super, 导致ABN亏损要借贷才能继续经营? 评论 不难。第一条,跟你的 ...

个人理财

super fund里的死亡险

澳大利亚大家都有买吗?虽然一个月才40,50, 但是cover的额度也只有40万不到,交了十几年了。 越来越觉得不值。 评论 也想知道,最后人去世的时候有没有得赔? 还是退休这个保险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