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妈妈和她的丈夫从中国来到澳大利亚。他们历经艰辛,成功创业。创业难,还有教育难。她一直以为来到了轻松自在的澳洲,教育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但真实的情况却出乎她的想象。认清现实,端正心态后,她发现最好的学校和教育根本不存在……
Amie和丈夫从中国来到澳洲,成功创业。一代人的物质和精神资源。
作为海外中产家庭,他们尊重女儿的意见,在升入初中时放弃了拥有高层人脉和资源的精英私立学校;
拥有扎实的经济基础,他们坚持培养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倡导孩子要靠自我奋斗的精神和谦虚、踏实、善良的人格来赢得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靠父母的财富积累; p>
移民7年,更加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不应该随波逐流,而是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路...
本文中, Amie分享了她对澳洲教育的观察,女儿的教育经历和选择,以及一个家庭的教育实践,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以下为艾米第一人称叙述。
创业失败,被厂家律师逼迫
支撑我们的是遇到挫折不放弃的韧劲
首先,我想简单说一下我和老公的家庭和教育经历。
我和老公在留学时是校友英国。我们俩都很普通,就像很多家庭一样。我们的原生家庭也是来自工薪阶层家庭,经济情况稳定,家里没有矿。
我们两个人的教育经历都不是盲目的。国内大学是211,英国的硕士也只是全英排名前15的大学。此外,一些普通的孩子在求学路上也有磕磕绊绊,比如高考失利,比如因为转学而无法学习心仪的专业。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经历确实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教会了我们无论生活多么糟糕,都要拍拍泥土,继续前行。
在英国读完经济学硕士后,到北京做“北漂”,在一家美国500强公司做财务分析和管控,早早出门,北京地铁每天很晚才回来。
老公胆子更大,胆子更大。从英国毕业后,他直接去了深圳创业,在深圳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但由于市场和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窄,管理模式出现问题,再加上一些家庭变故,王先生第一次创业未能成功,离开了深圳。
之后经历了重新创业然后失败,不断尝试各种项目不断跌倒…… 存款也被折腾到了谷底。
直到我和老公无意中接触到我们目前从事的行业中的一些人脉和资源,才开始一点点从零开始在新的行业学习。我们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站稳脚跟,慢慢成长到现在在中国和澳大利亚都设有分公司,企业年产值已达到国有行业第二位。
在创业的路上,我们曾灰心丧气,也曾崩溃过。当厂家的律师逼着我们还债时,我们哭了半夜,但我们选择了一起面对。并幸免于难。
兄弟姐妹和老公
支撑我们的是遇到挫折不放弃的韧劲,是坚忍不拔的勇气和决心我们的牙齿。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按照当初设定的创业目标,勤奋、低调地工作着。
来澳洲才知道
我对西方教育有很多误解
我和我丈夫有两个孩子。我姐姐 11 岁上六年级,我 4 岁时和我丈夫一起定居澳大利亚。弟弟5岁半刚上小学。他出生在澳大利亚,是名副其实的小澳洲人。
十二年前,我到南大考点参加移民雅思考试,填饱肚子递交移民资料,历时8个半月。
我移民的初衷只是为了让哥哥有一个简单快乐的童年,以为出国了就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后来才发现,自己对西方教育缺乏真正的了解,甚至产生了很大的误解。
不过话说回来,移民是我深思熟虑后的自主选择,我自然会义无反顾地承担后果。现在看当时的决定,我和老公都无怨无悔。
在澳洲生活了7年,越来越明白没有完美的学校,外部环境也不是绝对的因素。相反,家庭氛围、父母的眼界、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律习惯,对孩子的影响要比在哪里接受教育更大。
接下来,让我分享一下我对澳洲教育的观察和体会。
姐弟俩
1.普通公立学校学校鱼龙混杂,女儿在学校被欺负
众所周知,西方式的教育体系分为公立学校(State School)、私立名校(Private School) ) 和教会学校。公立学校分为公立普通中小学和公立精英中小学(Selective School)。
普通公立中小学由澳洲教育部设立,以确保所有孩子的教育义务。没有入学考试成绩的要求,也没有学费(除了每年的小额学校捐助),只要家里有符合年龄的孩子,就可以通过填表在政府指定的学区入学以带有租赁或购买合同的形式。
我和老公听从华人学长的建议,住进了比较好的小学的学区房。我姐姐最初在学区的一所普通公立小学读书。
当时我去这所小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接触各种类型的同学,但是经过姐姐6年的经历,我和老公肯定不会选择让我们的孩子上普通的公立中学。 (有好的公立小学)。
主要原因是公立学区的父母和家庭背景参差不齐,很多家庭都是靠澳洲政府的福利吃低保或者失业救济金。在我们勤劳的中国人眼里,这种白人家庭是懒惰的,不可能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好的约束。
我上小学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连我女儿也被欺负过,但仅限于种族歧视的语言(有一次,一个白人小孩嘲笑我女儿带来的中餐,然后将蠕虫放入她的午餐盒中)。
但是到了中学,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随着青春期荷尔蒙的爆发,逃课、校园霸凌、打架斗殴、拉帮结派、早恋早孕、校园混社会吸食大麻等现象在普通公立中学展现得淋漓尽致。普通公立中学的教师工资相对较低,所以在通知监护人学生缺勤方面不会那么严格和负责。
曾有新闻报道,在一所排名还算靠前的普通公立中学,一群男生竟然将另一个弱小男生打到肾破裂送进ICU。这所中学已经连续发生了三起类似事件。
但是公立精英学校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是公立学校,但是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安排考试,选拔优秀的。孩子们需要通过四个小时的高强度笔试,包括英语阅读、数学、逻辑推理、语言推理和写作。只有通过笔试,才有资格参加面试。选最好的。
公立名校的校园人文环境和氛围更加学术化。学校学业紧张,作业繁重,无暇拉帮结派,混迹社会。当然,这些考上精英中学的孩子是没有兴趣的。每个人都在为几年后的高考而努力。
公立精英中学的教师也将集中政府教育资源的精英队伍,注重发现学生的学习特长,因材施教,以培养未来社会的精英。
这些孩子是最有可能通过知识和勤奋实现班级进步的孩子群体。
2.在西方传统思维中,私立精英中学在各方面都优于公立学校
私立精英中学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精髓的浓缩,是物质极大满足的结果文明样的表现。
澳洲顶级私立学校的学费非常贵。因此,普通的澳洲工薪家庭很难负担得起。即使全家上学,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会自卑。
不过,还是有很多私立学校排名不错的。相对来说学费要实惠很多,还有奖学金。这些私立学校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中产阶级和一些获得全额奖学金家庭的首选。
私立学校的老师会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鼓励团队合作,鼓励领导力。计算机编程、飞机设计、艺术鉴赏和音乐修养,丰富多彩的课外课程可供选择。
在西方传统思维中,私立精英在各方面都优于公立学校。一些私立学校从出生开始就需要凭出生证明排队入学。可见西方有钱有一定社会阶层的家长对私立精英学校的推崇。
说到学校的对比,首先就不得不提到每年的高考成绩(是的!你没看错,澳洲也有高考!),那几个每年高考成绩在我州排名前五的中学均为顶尖民办精英男女学校和知名公立名校。
本以为自己带着娃穿越千山万水,可以笑着云卷云舒,享受快乐的童年,结果却卷入了中考的竞争中elite middle schools(脸真疼哈哈哈),但是真香定律全世界都适用~
下图截取了2019年昆士兰州高考成绩排名。在前五名中,精英私立学校占了三所。
Queensland OP/IBD School Ranking-2019 p>
3.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你都需要努力成为一个elite
国内很多朋友,包括移民前的我在内,都认为国外是快乐素质教育,这种看法很片面。
所谓“快乐教育”在中国大概指的是公立义务教育学校,不需要任何入学费用,那里的孩子没有太多功课,没有压力,也没有培训班,但是学生家庭的社会阶层基本很明显.
我经常和朋友开玩笑说,看孩子每天放学后做什么,就可以判断家庭班级。钢琴课、长笛课、网球课、马术课、象棋课……都是西方精英家庭的课后选择。
澳洲优质的教育资源都是用昂贵的价格换来的,有经济能力和社会阶层的家庭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 Western社会利用这样的教育资源分层,自然而然地实现了阶级固化。
唯一和国内高考拥挤的独木桥不同的是,这里的精英教育崇尚个性,绽放百花齐放,而不是以成绩作为简单流水线上衡量成功的单一标准。西方社会的教育可以说是德、智、体、艺、劳的综合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绝对是不等于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任何学科要想达到一定的深度,深入挖掘的过程一定是快乐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要求强学习能力和毅力是违背人性贪安逸的本性。
多年留学、定居的经历告诉我,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要想成为精英,都需要
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因为我们认识到普通公办小学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早早拿到了私立中学的offer,打算让妹妹小学毕业后去私立学校,所以没有准备竞争激烈的公立精英中学。
直到deadline前两天,我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考当地排名第一的公立中学。没想到姐姐顺利通过了,这让我们很惊喜。
知道女儿考上后,身边很多朋友找我分享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女儿每天的努力。
她热爱阅读,爱好广泛。她自愿学习了很多课程。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她每周日都参加数学和英语精英班。加入这个班的初衷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觉得学校提供的内容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所以在征得她的同意后才报名。
过去5年的每个周末,姐姐一直都在中文学校和精英班学习。小学这几年的成绩单几乎都是A。
和很多中国孩子一样,她比较勤奋刻苦,脚踏实地的过着每一天,一直随着时间的推移给予相应的奖励。
如果非要说我们作为父母做过的事情,那大概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习了。
比如我家多年的规矩是周一到周五不能使用电子设备。如果工作需要,爸爸会提前和孩子们打招呼。晚饭后,我们全家人围坐在大餐桌旁,看自己的书或完成自己的作业,看书或学习,互不打扰。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父母的榜样作用不容忽视。
朋友们为我们放弃私立学校感到难过
但是人脉和资源重要吗?
那天,我们把两所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摆在桌面上,一所是我们之前为她拿到的私立女校,一所是公立中学顺利通过考试的那位,很郑重地告诉姐姐: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做这个决定。
经过大约一个月的实地调查研究工作,女儿也有一些内心的挣扎和思想上的斗争。最后,在临近最终回复截止日期的一天早上,我女儿告诉我们:“妈妈,我决定了,我要上公立高中。”
她还说,她考上这所学校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体验到了一种成就感,那是一种高级的成就感!
至此,尘埃落定。我们尊重女儿的意见,写信拒绝了私立精英女校,交了公立精英高中的入学保证金。
有人在做可惜,这么重要的决定,怎么能交给孩子呢?你应该去私立女子学校,在那里你会遇到很多高层人脉和资源。
但我告诉女儿的是,人脉和资源不是刻意造就的,而是被一个人自身的优秀所吸引。只有进取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为自己赢得尊重和尊严。所谓“我盛开,清风自来”。
我们也经常跟孩子说,父母创造的财富,是他们勤劳智慧的回报。想要过上自己认可的生活,也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获得。
林则徐曾说:“子孙如我,钱财何用,明明富贵,损志;过!”我和我丈夫都非常认同这个家训。
为此,我们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两个孩子都被要求在家里做自己年龄范围内的家务。弟弟三岁半就可以自己操作洗衣机了 从洗衣机里拿出来晾干。
姐弟俩帮我洗车
我们相信自我奋斗、谦虚、脚踏实地的精神土气和善良的性格远比家庭背景和外在资源重要,这些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在漫长而未知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为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写这篇文章,心里忐忑不安,也不敢谈什么好的经验。因为教育没有标准答案。
正是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我才认同:教育孩子不应该随波逐流,而是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路。
如果孩子热爱学习,我们会尽力提供优质资源,助力孩子成长。如果他们的兴趣和才华不在这里,也不要担心,强迫他们做“鸡宝宝”。
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每一个教育选择,都必须以真实看到孩子为前提。
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有着独特的个性,带着自己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
父母的责任更多的是发现和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盯着别人看别人的孩子做什么。简单粗略的横向比较一下,这就是我们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了。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