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的社会组织和寿命之间有什么联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周旭明、李明研究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群居哺乳动物可能通常比独居哺乳动物活得更长。
中新社报道,这项研究的结果基于包括四川金丝猴、裸鼹鼠、弓头鲸在内的研究对马蹄蝠等近1000种哺乳动物的分析,可以促进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些哺乳动物的社会组织演化和寿命,有望为进一步的实验和后续研究阐明机制奠定基础群体生活和寿命的背后。该研究论文于周三在线发表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周旭明研究员介绍,哺乳动物具有多种社会组织形式,包括独居、成对生活和多种形式的群居。群居,它们的最长寿命相差百倍,从鼩鼱的两年到弓头鲸的 200 多年。
此前,对海豚尾巴狒等个体物种的学术研究发现,社会关系强的个体比社会关系弱的个体寿命更长。同时,此前的研究发现,群居可以降低被捕食和饥饿的风险,有助于延长哺乳动物的寿命。
然而,目前跨物种比较分析还比较有限,阐明哺乳动物社会性和寿命进化关系的分子机制对于人们了解了解 的进化非常重要,但人们对这些分子机制知之甚少。
为此,中科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与西澳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其他研究人员分析了 974 种哺乳动物,比较了它们的社会结构与独居、成对生活和群居生活寿命之间的关系。其中,社会性物种包括亚洲象、非洲象、环尾狐猴、山斑马和马蹄蝠;成对物种包括长臂猿;独居物种包括儒艮、土豚和花栗鼠。
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帮助你活得更久
他们发现,在近千种哺乳动物中,群居物种普遍比群居物种寿命更长,并且群居物种从短寿物种到长寿物种的转化率更高,这支持了存在共同进化的论点社会组织与寿命之间的关系。例如,北方短尾鼩(一种独居动物)和菊蝠(一种群居动物)体重相近,约为20克,但它们的最长寿命分别约为2年和30年。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还对94种哺乳动物进行了转录组分析(遗传分析的一种),并确定了相关的31个基因参与激素和免疫相关通路。例如,XRCC6 基因的表达在独居生活中下调,但在社会生活和寿命中上调。该基因与自闭症、社交和行为改变有关。
周旭明表示,这项研究的最新发现表明,人与人之间健康的社会关系可能有助于延长寿命。在此研究基础上,研究团队将通过行为控制实验和分子实验进一步验证潜在基因对社会组织和寿命的调控机制。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