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也有大动作。
近日,美的威灵汽配安庆新能源汽配基地一期正式投产,预计今年2月下旬完成产能爬坡。
在官方规划中,基地投产后,将朝着年产100万台电动压缩机、120万台EPS转向电机、20万台驱动电机的产能目标迈进。
这是美的威灵的第二个生产基地,第一个生产基地位于安徽合肥。自签约以来,安庆项目开工不到一年。
威灵汽配安庆新能源汽配战略新基地鸟瞰图 来源:美的集团官方微博
"合肥基地部分产品线,如压缩机将2023年还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没有产能,客户就无法合作,所以新基地、新产能必须抓紧建设。美的集团副总裁、美的工业科技总裁傅永军表示。
美的威灵成立于2018年,隶属于美的工业技术事业群,主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也是美的“尚车”新能源的支撑。
在新能源汽车的趋势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跨界玩家——手机企业、互联网企业等,都想分一杯羹。而对于“上车”这件大事,家电企业自然不愿错过。除了美的,格力、海尔、海信、创维、TCL等家电巨头都在凭借自身优势布局新能源产业。
家电和汽车虽然有共同点,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稳住大势,家电巨头该如何“搭船”?
< /p>
美的“不造风的猪”
“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是美的未来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一年前,在面向全体员工的主题演讲中,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表示。
其实,美的与汽车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年前。
当时,美的通过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和湖南三湘客车集团,进入商用车领域。随后,美的又在长沙和昆明建立了客车生产基地。并制定了3至5年内成为国内领先的客车制造企业的目标。
不过,当时美的低估了造跨界车的难度。 2008年,由于经营不善,美的汽车制造项目被迫停摆,两大生产基地易手。
当美的再次进军汽车行业时,美的不再坚持“打造整车”,而是选择了一条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道路——从汽车零部件制造开始。
2018年5月,美的成立汽配公司,以威灵品牌运营; 2020年3月,美的子公司美的暖通收购和康新能源,将其整合至原美的集团机电事业部,升级为机电事业群,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次年5月,威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宣布电机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底盘执行系统三大产品线投产。
对于美的来说,布局汽车业务也是其向To B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1年底,美的机电事业群将更名美的工业技术事业群。去年5月,美的以29.96%的表决权成为科鲁电子的控股股东。后者主要从事三大业务:智能电网、新能源(含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和综合能源服务。
美的为何进入汽车零部件领域?
付永军给出的答案是:美的选择电动化过程中需要的增量零部件,是汽车行业供应商的新产品,但美的有零部件生产技术的积累和优势。 “逻辑自洽,成功概率比较高。”
美的集团副总裁、工业技术事业群总裁傅永军 来源:美的集团官方微博
在他看来,除了技术积累,研发投入也是美的敢于进军汽配市场的重要原因。 “从战略投入来看,我们的研发投入非常大,目前研发投入是70%、80%,其他可能是5%、8%、10%。研发投入是今年和后年的
虽然新能源汽车是近年来最火的风口,但美的强调,公司进入这一领域是为了长远发展。
“去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历史水平,我们预计明年增速可能会放缓,但作为零部件企业,我们不会当猪风。我们想要长期(发展)。”安庆项目投产当天,美的威灵汽配公司总经理陈锦涛对媒体表示。
自2018年成立以来,美的威灵制定了“333战略”:在前三年,公司产品主要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后三年,公司将把元器件组装成模块,供应更多元器件;未来三年,公司计划提供整套系统解决方案。
“2018年刚成立的时候,很多公司甚至我们自己都觉得这个行业还处于一个不确定的阶段。这三年,我们用我们的产品赢得了客户。”陈锦涛介绍,美的威灵已与高禾汽车、东风、理想、文杰等车企合作。
在产品规划上,过去几年,美的惠灵主要支持高端机型。 “我们从20万到30万元以上的车企往下走,还是面向比较高端的客户,25万的车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但在10万到15万的车型中,还是有的。”不够。”陈锦涛透露。
2023年,美的威灵将在现有积累的基础上,扩大新产品的生产,从中高端客户向“量大面广”客户拓展,并以更低的价格供应机型。
此外,海外市场也是美的威灵今年的重点,包括海外基地的建立。
“在家电领域行业,我们可以在某些类别的核心部件上达到 40% 的市场份额。在汽车行业,核心零部件很难做到这个份额,但这是我们的梦想。我们会努力实现它,”傅永军说。
家电企业为众生“造车”
在家电行业,跨界“造车”已不再是时髦词汇。
早在2000年左右,奥克斯、美的、格林柯尔等家电企业就掀起了跨界“造车”的热潮,而且大多是通过收购商用车品牌入局的。然而,这批跨界造车的家电企业却以失败告终。
近年来,美的、海尔、海信、格力、 TCL等家电企业掀起新一轮跨界“造车”热潮,与上一轮相比,本轮家电企业大多选择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入局。
< p>两个月前,Qingd海尔控股的片一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其业务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销售、汽配零售、汽配批发等,海尔“造车”的传闻再次引发外界关注。海尔官方多次澄清:海尔不生产整车。不过,在该领域的多方布局,让海尔成为了汽车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2021年,海尔将借助智能家居的技术和场景优势,携手多家车企,共同打造车家互联新生态。同年8月,海尔与奇瑞成立合资公司,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物联网技术服务等,打造汽车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共同打造汽车产业互联网新生态。
海信选择从汽车空调入手。 2021年3月,海信家电收购全球汽车空调头部供应商日本三电控股,正式进军“汽车大厦”。在当年的财报中,海信表示,公司将继续深化集成热管理等核心汽车零部件布局。
格力掌门人董明珠对于“造车”有着特殊的情结。几年前,董明珠在提出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方案遭到拒绝后,以个人名义入股银隆。股东。直到2021年8月,格力电器才通过参与司法拍卖的方式获得了银隆30.47%的股权。
根据格力披露的信息,格力钛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目前涵盖6.8米至18米车型,拥有完整的整车产品链,包括市政车辆、工程机械、物流车辆、
不久前,格力电器证实,公司正在向特斯拉零部件供应商提供设备。同时,格力旗下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为全球多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提供装备支持。
TCL发力车载屏市场。 2019年起,TCL华星进军车载显示市场。目前已与比亚迪、上汽、奥迪、奔驰等国内外一线品牌客户在车用显示业务上展开合作。
奔驰远景EQXX搭载曲面车载显示屏 来源:TCL华星官方微博
与众多跨界“车企”的家电企业不同.创维的“造车”与创维集团关系不大。是创维创始人黄鸿升领导下的开沃集团乘用车业务的载体。
13年前,黄鸿升通过重组南京金龙进入乘用车领域,随后又进入乘用车领域,相继推出天美汽车、创维汽车。目前,创维的销售车型基本都是中型SUV。
< /p>
有利可图的生意?
第三方市场代理Ovita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7603亿元,比上年增长3.6%,但与2019年相比下降7.4%。
家电市场已成存量市场,行业增长乏力,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现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同时,家电企业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美的曾坚信“天下机电一家”。无论是家电零部件还是汽车零部件,都绕不开“驱动+能量转换+散热”三大板块。家电企业纷纷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也就不难理解了。
“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后零部件的简化和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整机厂商更愿意与零部件厂直接合作,机遇也是挑战。”傅永军说。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家电企业选择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第二曲线”能否为其带来增长呢?
在行业分析师马继华看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尚处于构建过程中,零部件领域也存在广阔的机遇和良好的前景。
以热管理元件为例,国信证券研究指出:“包括汽车空调在内的热管理系统相关市场具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据其测算,国内电动压缩机对应内销市场的规模将从2021年的62亿元左右增加到2025年的180亿元;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约6000元,对应的国内销售水平将从2021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540亿元。
热管理恰好是家电企业的强项,家电企业在电动车零部件布局上具有天然的技术优势。
不过,目前家电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还处于投资初期。
以美的为例,威灵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10亿元。官方透露,美的威灵由于投入较大,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销售额上亿,2023年目标营收10亿。不过,在美的规划中,项目建成后,可以形成年生产能力6000万套,实现年产值400亿元。
前景可期,路漫漫其修远兮。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能否助力家电企业成功转型?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