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貌”,我们中国家庭首当其冲。随着年轻妈妈养娃经验的积累,很多事情都变了
但还是有一些妈妈偶尔会犯“礼貌”的错误
以下是出于礼貌,你周围的人有没有受伤?
p>
让大的让小的
不。 01
在家二胎的妈妈们一定要好好看看这条新闻,看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也中招了!
曾经有这样一个国内节目的妹子,站在天台上“怨”爸爸不公平!
原来她有一个比自己小六岁的妹妹,总喜欢在她要“教”的时候“惹”她这个姐姐每次,姐姐总会向爸爸诉苦。
而父亲总是偏袒妹妹,不相信女孩的话,就算相信也只是淡淡的一句:
你这么大个子,要学会让着妹妹!
p>
当女孩哽咽着问父亲:“你就不能相信我一次吗?”父亲甚至说:你的书是不是白读了?孔融放梨的事情你不知道吗?
说实话,中国传统美德“谦让”没有错,但如果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吵架,一味借用这个传统的礼貌规矩“批评”大的保护小的”,这对已经是孩子的老大是极不公平的!
长此以往,大娃难免会认为妈妈偏袒弟弟妹妹或不爱自己,逐渐变得叛逆或不自信,甚至将“仇恨”转移到安二宝身上。
p>
但是,不代表大宝一定不能屈服于二宝。毕竟,体型和体能是有差距的。所以,当孩子发生争执时,为了避免更大的伤害,让大让小是对的。
其实,当孩子吵架的时候,我们最好做一个中立的仲裁者,了解事情的原委,然后选择处理的方式,以免偏袒,不照顾小孩子。不能不问是非,一味求大让小!
p>
打个比方,如果二宝抢走了本来是大宝的东西,那你可以告诉他:“好吧,我有权利控制我的玩具..不过,如果和兄弟姐妹一起玩,大家可能会玩得更开心。”
如果大宝还在坚持,也没必要勉强,另找一个一个给年幼的孩子其他玩具,并简单地告诉他:“这是我弟弟的玩具,这是你的玩具。”
如果是公共的,妈妈可以说对孩子们:“这个滑梯是我们大家的,大家可以玩,要不,我们排队轮流玩吧?”
强制孩子打招呼
NO.02
从你好到 G'day mate,当遇到一位长者,尤其是在中国和澳大利亚。这本身也是基本的社交礼仪,是孩子需要掌握的技能。
但是,如果为了培养孩子的基本礼仪而强行打招呼,往往适得其反,尤其是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叛逆的。
p>
前段时间有不少妈妈向辣妈抱怨:现在的娃真的太难教了!还有一个通病:孩子什么都好,但是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就是不爱叫人,平时就跟他出去,认识一些熟人,让他男人不肯叫,更不让他主动打招呼。
还有很多妈妈看到孩子不肯打招呼,为了给自己一个礼貌的理由,给对方一个合理的台阶,她们说他们的孩子有点内向。
其实孩子是不愿意打招呼的。如果您的孩子未满 3 岁,家长不必担心。这个时期可能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敏感期。
所以妈妈们最好不要随意给宝宝贴上“内向”的标签。所以一个坚决不打招呼的孩子,可能会被妈妈这样强化。
p>
信不信由你,妈妈们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摧毁孩子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孩子没有力量去成长和建立自己。
孩子已经适应了一种与亲人的相处方式。如果他突然看到很多陌生人,他会措手不及,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如何与他们相处,甚至可能会对他们产生一些“敌意”。这时候,如果你想让孩子跟他们打招呼,让他对对方示好,孩子会很尴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p>
所以,如果带孩子去参加闺蜜聚会,或者家庭大聚会,可以先告诉孩子会见谁,让他们可以打电话给自己的宝宝先打疫苗。有些孩子不喜欢人多的地方,热身可以让孩子先有个心理准备。一旦你在那里,你会做得更好。
即使不是在正式场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热情地和别人打招呼,这样,孩子会看到更多 不要强迫他去做,他会养成互相打招呼的好习惯。
否定他人的赞美
不。 03
说到“假礼貌”,想必我们中国的妈妈们已经做到了极致。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当我的朋友看到宝宝时,他们说:“哇,宝宝好可爱”
那我们就习惯性的回复“哪里!哪里!”
这也是中国父母常用的谦虚礼仪方式。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很多时间都是一剂盲目的毒药,甚至会在瞬间扼杀孩子脆弱的自信心。
就像这位妈妈,她过分的“谦虚”完全无视了孩子的内心活动,更没有顾及到孩子的“面子”,更不用说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p>
当孩子试图和别人打招呼时,别人可能会称赞孩子说:你真有礼貌,是个好孩子。但这个时候,家长可能会说:“那是哪里?”或者“他会打招呼,他平时很调皮”等等。
这些说法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认同他,也会让孩子真的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久而久之,他会觉得这不是优点或值得表扬的事情打击了他的自信心,之后他就不会再坚持了。
p>
有些家长,在习惯性的谦虚礼貌回复的时候,还有一个顾虑:
担心孩子表扬太多会变得骄傲
这种“打压式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
在孩子最难过、最需要安慰的时候,执意抓住问题不放,一味挖苦,没有好话。老一辈人认为“打压式教育”对孩子是好事,殊不知这种教育往往只会带来伤害!
p>
其实,只要能教给孩子正确的归因方式,父母就大可不必担心孩子骄傲。
先生。�、面对别人对孩子的夸奖,慎用“哪里有”这样的谦虚话。或许妈妈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对别人的赞美一笑置之,鼓励孩子做得更好。
辣妈总结
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依然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育宝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要教宝宝,更重要的是,妈妈让我们一起学习正确的方法
宝宝在不同的阶段,父母会给出正确的引导方法
这样可以让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健康的身心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