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今年4月初进行了提价,元气森林气泡水终端仍难抵市场压力。
搜狐财经发现,瓶装饮料的货架和冰柜上,气泡水已非元气森林一家独大,而价格也是各不相同。
气泡水产品外,元气森林尚未有明显的第二增长曲线。
元气森林的日子不太好过。
搜狐财经近日在北京城区多家线下零售店走访发现,瓶装饮料的货架和冰柜上,气泡水已非元气森林一家独大。
元气森林不仅被排挤出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等饮料巨头的冰柜,摆放位置上被“左右夹击”,还面临喜茶、奈雪等新势力的追赶。
阻击渠道的同时,竞争对手们已掀起“价格战”,以更低的价格期望“弯道超车”。
尽管在今年4月初进行了提价,元气森林气泡水终端仍难抵市场压力。
搜狐财经走访线下商超时发现,多家连锁商超内,元气森林气泡水以4.5元-4.8元促销价销售,个别终端零售价低至3.5元左右,原价6元的元气森林气泡水已不多见。
巨头夹击元气森林
气泡水市场的一股强势力量来自传统饮料巨头,如今正在围剿元气森林。
在线下终端走访过程中,搜狐财经发现的可口可乐冰柜内,目前均无元气森林产品出现。
在多家商超的货架上,可口可乐气泡水产品与元气森林气泡水并排摆放。
去年6月,百事可乐气泡水产品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农夫山泉也齐聚气泡水市场的竞争。
2022年初,有媒体报道称“两乐”内部放话势必要在2022年消灭元气森林。
一份可口可乐“蒙战元气”为主题的对战计划显示,可口可乐计划用可口可乐无糖系列产品,在线下终端挤压元气森林,如在元气森林产品一侧陈列可口可乐气泡水产品。
该计划还称,要将元气森林产品清除可口可乐冰柜,并用无糖系列产品“抢占”元气森林冰柜。
这一计划已经落实到终端,一位在三线城市经营社区超市的店主对搜狐财经表示,店内摆放的可口可乐冰柜,要求前三层禁止陈列其他品牌产品,冰柜内不能陈列元气森林产品。
价格方面,以可口可乐“AH!HA!小宇宙”产品为例,零售价普遍较元气森林低约1元-1.5元。
该店主表示,其店内售卖的多款气泡水中,可口可乐的气泡水售价最低,也是销量最好的产品。
据电厂报道,2022年,“两乐”将继续控制元气森林上游供应链,甚至包括切断瓶盖供应商的供货。
“反元气联盟”中的农夫山泉,也针对元气森林推出了特别政策。
2021年,钟睒睒亲自带队的“天降财神”活动中,要求农夫山泉冰柜不准放元气森林的产品,并且将农夫山泉气泡水放进元气森林的冰柜,每放一瓶就送一瓶售价3元的长白雪矿泉水,封顶48瓶。
根据农夫山泉此前招股书披露过的数据,在2020年5月,农夫山泉的经销商数量接近4500家,终端零售网点达到243万个,其中188万个零售网点位于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一线销售员约1.2万名。
农夫山泉在经销商数量和终端数上仍远超元气森林。
据元气森林副总裁李国训表示,元气森林经销商数量在2021年初达500余家,到2022年第一季度增至1000家以上,线下终端数量突破100万个,覆盖全国800多个城市。
而农夫山泉已推出的气泡水产品,也可以说是瞄准了元气森林。从同样偏日系的包装,到产品口味上——拂晓白桃以及日向夏橘口味,竞争元气森林的白桃、卡曼橘气泡水,零售价格也低于元气森林1元左右。
在农夫山泉2021年的经营数据中,包含苏打水饮料、含气风味饮料的“其他产品”收入,达到17.5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66%,总营收占比近6%。
在渠道端、上游供应链的一系列阻击后,可口可乐、农夫山泉开始瓜分元气森林的气泡水市场。
据界面新闻报道,2019年之前元气森林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5%,但随着气泡水市场竞争加剧,到了2021年下半年,元气森林市占率最多50%,可口可乐“AH!HA!小宇宙”产品的市占率达到25%,农夫山泉气泡水产品市场占有率在18%左右。
随机走访北京市海淀区多家线下商超后,搜狐财经发现,瓶装饮料的货架和冰柜上,气泡水已非元气森林一家独大,而价格也是各不相同。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搜狐财经表示,气泡水本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元气森林的兴起是基于其年轻化的营销策略,其产品并没有特别的研发或创新基础。目前不少厂商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气泡水产品,产品和营销等方面的同质化程度也很高。
“气泡水概念已经出现热度消退,逐渐回归普通产品,元气森林具有一定先发优势,但随着市场不断发展,整体市场回归价格竞争模式。”沈萌补充到。
新势力异军突起
除了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等巨头的加入,喜茶、奈雪也开始加码气泡水,并已入驻线下商超渠道。
在一家“超市发”超市内,当询问工作人员哪款气泡水卖的最好,工作人员称喜茶的气泡水更受消费者喜欢,而该品牌气泡水在超市内有两种口味售卖,促销价为4.5元,略低于超市内元气森林、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等品牌的气泡水。
据了解,喜茶的气泡水产品最早于2020年推出,曾被视作元气森林“最凶猛的对手”。根据喜茶对外公布的数据,2021年“618”期间喜茶在各平台气泡水总销量近200万瓶。
而在元气森林与两乐、农夫山泉争抢的线下渠道上,线下超800家的自营门店成为喜茶进入零售渠道的天然优势。
在其他的线下渠道中,喜茶选择和711、全家等主流便利店、商超,以及盒马等新零售渠道合作,目前喜茶覆盖的线下终端已超3万个。
同样拥有门店优势的奈雪的茶,也在新茶饮之外,将瓶装饮料视作新的增长点。同样在2020年,奈雪的茶推出了气泡水产品。
日前,奈雪的茶曾传出计划5-10亿元收购瓶装饮料生产线的消息,奈雪的茶也回应搜狐财经称,公司确实在大力发展瓶装饮料业务。
2021年,奈雪的茶成立了奈雪饮料科技公司,截至目前,其瓶装饮料已涵盖气泡水、无糖茶和果汁茶三个品类。
在菁财资本创始人葛贤通看来,新茶饮纷纷选择尝试气泡水产品,除了元气森林带动气泡水市场火热,餐饮企业做零售化方向的探索,一般会选择紧密度更高产品,而奈雪和喜茶这样的品牌,也会有一定的品牌力优势。
“但品牌背书的另一面,如果产品不能让消费者满意,反过来就损伤他的主品牌,”葛贤通表示,“新茶饮可能还有一些消费者数据方面的优势,比如对会员进行信息传达,进行信息反馈等。”
而在销售渠道上,除自有的超900家自营门店外,奈雪的茶合作的也多为711、全家等主流便利店、商超。
此外,奈雪的茶曾传出计划5-10亿元收购瓶装饮料生产线的消息,奈雪的茶也回应搜狐财经称,公司确实在大力发展瓶装饮料业务。
奈雪的茶还对搜狐财经表示,预计2022年六月前,奈雪瓶装茶将在重点资源区域完成15万个售点目标。
在奈雪的茶2021年财报中,包括奈雪气泡水、茶礼盒等零售产品和伴手礼在内的其他产品2021年营收1.7亿元,占比总营收3.9%,较2020年增长1.7%,相比贡献了近75%营收的现制茶饮业务,该部分占比仍较小。
葛贤通也向搜狐财经表示,瓶装饮料的赛道和新茶饮赛道不同,瓶装饮料市场非常发达,传统巨头实力很强,而且零售赛道由于毛利没有餐饮高,非常讲究规模效应,对于新茶饮们挑战很大,短期内做出效果很难。
除了转战瓶装饮料的新茶饮外,层出不穷的新品牌也进一步加剧气泡水市场的竞争,在超市的货架上,全新的气泡水产品正在对巨头们形成包围。
被视作“脱胎”于元气森林的清泉出山,其核心产品为“清汀气泡水”,主打0糖+膳食纤维的概念,从外观上看与元气森林极为相似。
清泉出山的两位创始人也均是从元气森林出走,并曾是元气森林的前5号员工。
清泉出山的创始人孙治强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清汀气泡水的整体设计风格和元气森林拉平,并希望通过元气森林的带队,让所有消费者认为气泡水领域中只有元气森林和清汀两个品牌。
在线下超市的货架中,搜狐财经多次发现清汀气泡水与元气森林的气泡水并排摆放,价格方面也要低于元气森林1元左右。
在线上渠道,清汀气泡水甚至低至元气森林气泡水的半价。此外,在淘宝搜索元气森林气泡水,下方商品展示页面也会出现清汀气泡水的广告内容。
从融资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清泉出山已完成四轮融资,最新一轮完成于去年5月,由梅花创投与浩方创投联合投资,估值达到15亿元。
元气森林的“焦虑”
气泡水产品外,元气森林尚未有明显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沈萌看来,元气森林的崛起不是因为气泡水,而是因为营销,所以只要元气森林找到一个新的可以营销的品类,就可以再造一个新的“气泡水”。
不过,沈萌认为,营销推出的产品往往具有前高后低的走势特征,集中营销吸引消费者大量关注后,随着热度逐渐减弱、后期各种竞争压力和成本开始凸显、成为制约业绩结构的因素。
元气森林官方店铺显示,目前品牌旗下共有多个系列产品,分别是气泡水、乳茶、对策乳酸菌饮品、外星人电解质水、茶叶饮品燃茶、植物茶饮品纤茶、元气早餐豆乳产品、有矿天然矿泉水等。
曾被元气森林寄予厚望的乳茶以及燃茶系列,未能成为新的爆款,乳茶产品还曾被指出涉嫌虚假宣传,混淆了“0蔗糖”和“0糖”概念。
外界有推测,2022年,元气森林可能会押注“外星人、纤茶和有矿”三个品类身上。
李国训表示,外星人电解质水在2022年第一季度单月销售额突破1亿元,是2021年同期的2.5倍;旗下玉米须饮料“纤茶”,截至2022年3月已在天猫无糖茶饮销售榜单上连续八周位居榜首。
而“纤茶”和软矿泉水产品“有矿”从2022年4月开始,将进入元气森林的全国渠道进行售卖。
针对元气森林押注矿泉水产品的做法,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分析师李心怡表示,矿泉水对于水源的门槛要求较高,新品牌在短期内或许可以靠营销取得较大的销售增长,但长远来看依然有赖于对上游产业链的布局。
“农夫山泉在包装饮用水市场市占率第一,在水源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且还在不断强化自身在饮用水方面的地位,元气森林如果想在矿泉水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还需不断强化在产业链上游的布局。”李心怡分析到。
新产品尚不足以比肩气泡水,元气森林的大单品气泡水产品仍面临白热化竞争。
在此背景下,2021年年末,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三年保证50%~60%的年化增长就可以,不要求每年都有两三倍的增长。
根据元气森林官方披露,2021年的业绩是2020年的2.6倍,此前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在中国饮品健康消费论坛上表示,元气森林2020年营收27亿元,粗略计算,2021年元气森林营收约为70.2亿元;晚点Latepost也曾报道称,元气森林在2021年的销售回款达73亿元。
但距离唐彬森对外宣称的2021年75亿元的线下销售目标,尚有差距。在元气森林对外披露的数据中,2022年第一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50%,回落至两位数增长。
不过,对于增速的回落,李心怡认为,元气森林在早期因为吃到了新品类、新渠道红利,且新品类基数小,所以往往能实现数倍增长。
“但当某个品类(如气泡水)的潜力得到验证后,进入者就会越来越多,市场进入充分竞争,在软饮料整体赛道保持个位数增长的情况下,公司还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速是比较正常的表现,步子迈得过快反而有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毁灭性风险。”李心怡补充到。
近日,元气森林又被曝出经销商之间“窜货”,关于为何会出现窜货的原因,一位快消行业从业人员向搜狐财经表示,窜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利润和加速周转,出现窜货,一个就是经销商在本地卖不出去,完不成任务,所以卖给了其他市场的终端;二就是为了多完成任务,要奖励,然后把货卖给别的区域;三就是经销商不想要目前手上的货品,因此将其卖给了别的区域。
“窜货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对当地的市场布局,影响当地经销商出货。”上述快消行业从业人员表示,“也有可能影响终端价格,但那就是砸价了,情况更加严重。”
元气森林在今年4月初曾对气泡水系列进行提价,出厂价、批发价、终端供货价均上调4元每件(15瓶),个别地区每瓶出厂价上涨0.2元,切换成24瓶塑包。
搜狐财经走访线下商超时发现,除部分社区超市、夫妻商店元气森林气泡水售价能够达到5元,多家连锁商超内,元气森林气泡水以4.5元-4.8元促销价销售,一些便利店内出现“第二件半价”折扣,个别终端零售价低至3.5元左右,原价6元销售的元气森林气泡水,已不多见。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搜狐财经分析到,元气森林出现“窜货”的情况,有经销商压货太多、压力过大的原因在,到处窜货之后,最终可能导致整个价格体系崩盘。“现在很多卖三块、三块五的也有,最低五块钱买一赠一都有。”
“这对于目前元气森林所处的节点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因为整体来看,元气森林现在除了气泡水还比较畅销之外,其他品类都没做起来,如果说气泡水的价格体系乱掉,就比较危险。”朱丹蓬补充到。
此外,在元气森林发力的线下渠道中,搜狐财经发现,除基础货架外,在个别连锁超市,非饮料区域、主通道堆头、货架两侧陈列台上,也出现元气森林的身影。
上述快消行业从业人员表示,主通道堆头、货架陈列台是商超内陈列费最贵的位置,一定程度也反映出元气森林可能存在的销售承压。
增长焦虑外,元气森林在2022年依旧面临上游供应商“断供”风险。
为了应对供应链风险,元气森林通过投资方式绑定了部分原料产能较小供应商。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元气森林上游供应商数量达到370家。
此外,2019年,元气森林开始进行“自建厂”,也标志着元气森林由代工轻资产模式向重资产模式转变,首家工厂位于安徽滁州,2020年已投产。
2021年,元气森林自建工厂从2家增至6家,也为了应对代工厂“停产”的风险,但产量仍不能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
而来自内部人员变动的风波,自2022年3月底便持续不断,多名认证为元气森林员工的用户在脉脉上表示,一线销售遭降薪,未发放年终奖。
一名前元气森林员工向搜狐财经证实,在2022年初公司内部的确有部分人员波动,其所在的电商业务部门,因元气森林关闭多家线上店铺造成了员工离职。
而对于关闭部分线上店铺的原因,该员工向搜狐财经表示,主要是因为店铺无法达到理想的收益情况,并且部分店铺之前存在相似性,可以合并。
对于内部人员的变动,李国训首先否认了“裁员”的猜测,并在沟通会上表示,元气森林员工数量已从去年初的2000余人增至8000余人,也为企业的组织能力也带来挑战,今年元气森林将放慢组织扩张的速度。
元气森林分管海外业务的高管柳甄,也在3月初确认从元气森林离职。元气森林方面表示,柳甄离职是个人原因,公司表示理解和尊重。
据悉,柳甄自2020年12月加入元气森林,共在职1年3个月,是元气森林四大核心成员之一。
对于元气森林的出海业务,元气森林副总裁李国训曾称,“目前受疫情、海运等方面影响,出海成本仍然处于高位,海外业务突破较为艰难,但公司全球战略的目标和决心不会变。”
end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