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国门初开华人父母返澳驰援、华裔护士不堪疫情重负、屡次封城重创澳中餐馆、“老移民”被疫情压垮唏嘘回国……
2021独家报道大盘点之人物群像篇: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不变的是每个人内心的坚持。
疫情压垮华人,“老移民”唏嘘回国
公公手术那几天,Nico老公经常收到婆婆打来的远洋视频电话,看着老人无助地哭泣,夫妻俩感到力不从心。
虽然手术后来很成功,但当得知公公术后独自一人驾车前往医院复查时,他们还是内疚了好久。
曾经回国“朝发夕至”,但如今疫情下,不仅需要申请豁免,机票“一票难求”,而且前后隔离还需一个半月之久。“一个月可能会发生很多事”,这令Nico不禁开始思考:人生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受访人摄于回国途中(图片来源:供图)
经过长达近一年时间的考虑,他们最终下定决心,“变卖家产”回国。
疫情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一群华裔“老移民”在经年累月的踌躇犹豫之后,最终决定恋恋不舍地离开(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国门初开,大批华人父母返澳驰援
11月初,澳洲国门开放的第一周,一架从国内起飞入澳航的班上,30名乘客中,华人老人占了约8成。
“我妈说,满飞机的老头老太太都是来‘救援’的。” 在悉尼成功接到母亲返澳的华人女子Cindy告诉记者。
Cindy母亲(图片来源:供图)
老人“救援队”成功抵澳的消息,在中文社交平台上瞬间引发热议。不少人为老人的舔犊之举所感动,而身处澳洲的华人,对父母家人的思念也随即蔓延(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墨市N度停摆,中餐馆屡遭重创
作为全球封锁时间最长的城市,墨尔本的餐馆经营者苦不堪言。
Emily经营的包子铺位于市中心,被问及再度封城对生意带来的冲击时,她的脸上露出一抹苦笑。
“我们的客源主要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封城令一下,基本不可能有客人来了。”她无奈地告诉记者,前一天午夜传出要封城的消息,隔日还未正式实施,生意已遭重创:“全天营收不过400澳元。我们一个月的租金就要一万八,厨师一个人一天就要300多,完全入不敷出。”
Emily的餐馆(图片来源:App)
跟这间包子铺截然相反的是,有的中餐馆则临时促销,欲掀起“封城前的狂欢”(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果园背包客聊打工秘辛,“辛苦但赚钱”
对绝大部分持打工度假签来澳的背包客而言,在农场从事采摘工作往往是他们满足签证要求留在澳洲的第一选择。然而这份工作究竟收入如何,体验怎样,辛不辛苦?其中的秘辛就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了。
家住布里斯班的华裔YouTuber曾威前往昆士兰卡布丘的一家草莓农场,与4名在此务工的华裔背包客聊起了农场生活(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疫情下的志愿者,突破距离传递爱心
和孤寡老人“煲电话粥”解闷,帮助新移民填福利申请表,为救助机构参加义卖,给流浪街头的小动物提供温馨的家……
志愿者Selina(图片来源:供图)
他们是一群热心的澳洲华裔志愿者,从25岁的美女留学生,到88岁的老爷爷。他们没有被疫情击倒,而是突破社交距离传递爱心。
他们的默默守护和支援,在疫情下熠熠生辉(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华裔老龄司机“污名化”?方向盘承载晚年
悉尼陈大伯有段时间常去Eastwood载人,尽管运气好的时候能在热闹的主街上发现停车位,可他还是宁可多走十几分钟路,把车停到较远的地方,或是挤进满满当当的停车场。
在这个繁华的华人区重镇,早先时候发生过的两起老龄司机交通事故让他印象深刻。“停路口,万一他们撞过来怎么办?”
每当看见8旬老人颤巍巍钻进驾驶室,陈大伯总是忍不住为他们捏一把汗。而他自己,也已是一名“奔7”的“老司机”了。
陈大伯(图片来源:App)
“老司机”真的比年轻人更容易发生车祸吗?他们是否被“污名化”了?记者和老人们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仍保持开车习惯的老人大多不和子女同住……(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华人同志:回乡路比得到家人认可更难
无论是包容的社会形态,还是从立法上予以保障,澳洲都是世界同性恋群体所向往的自由国度。
不过,就算在异国再潇洒无拘束,一旦踏上那片生养他们的故土,这个群体特殊的“身份标签”,多少会令其感到忐忑。
罗铭迪与伴侣(图片来源:供图)
悉尼华裔女孩Sherry讲述了与恋人在中国因亲昵的行为被视作异类的经历,而已与同性恋人结婚的罗铭迪,到现在依然有这种困扰(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双双考进牛津,美女双胞胎的学霸秘籍
“我们对着电话一直尖叫,爸妈还以为我们被绑架了!”
得知被牛津大学录取的那一刻,18岁华裔美女双胞胎Linzy和Lynne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13岁漂洋过海赴澳留学。从无法融入全英文学习的插班生,到成为校园里引人瞩目的学霸姐妹花,她们的高分秘籍如何炼成?又曾经面临怎样的难题和困惑?
App独家专访美女双胞胎,和大家分享她们的故事(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无休无止加班,华裔护士“想拯救世界”
与病毒博弈、体力透支、无休止的加班、涨薪无望……
华裔护士在超负荷的工时下透支体力,冒着感染风险急救病患,时不时还要为家人担惊受怕。
尽管现状不尽人意,他们还是在岗位上坚守着,年复一年(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受访华裔护士(图片来源:供图)
随着国境打开和Omicron侵袭,新州新增病例持续高涨,第三轮疫情趋向紧迫之际,他们面临的挑战更多了……(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华人医生致信州长:我们需要建方舱医院
“ICU今天满了!急诊室挤满了新冠阳性的病人。”
“州长,我不需要你告诉我70%的传染是家庭传播,我们需要建方舱医院。”
公开信部分截图(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8月,悉尼某大型医院的一名急诊科华人程医生在Facebook发布了一封写给新州州长的“公开信”,迅速引发传播(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新州首轮“解封”,华人商家喜忧参半
封城期间,Charles的理发店也被迫关闭。除了偶尔去查下信件,他几乎从不踏足门店。
不过,随着悉尼即将解封,他去店里的次数开始多了起来:
弹掉厚厚的灰尘、更新耗材、置备防疫物料、重新接受预约……生活似乎又回归到了正轨,忙碌的感觉显然比领取补助金更令人感到踏实。
Charles(图片来源:供图)
不过,重新营业的压力也不少:用工荒、耗材涨价、客流受限,还要担心疫情反扑,再度封城……(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近百华人请愿,吁取消国药接种者年龄限制
随着国境解封,众多华人父母得以来澳,时隔两年疫期后与子女和孙辈重逢。不过,因60岁以上人群接种的国药疫苗不获当局认可,导致一批年长者被卡在“断层带”中赴澳受阻,团聚遥遥无期。
一批在澳华人正发起请愿,呼吁澳洲政府放宽限制(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奶爸受访人(图片来源:供图)
就在新年来临之际,有接种国药的华人父母成功入澳,成为这个数以千计庞大群体中的幸运者,他们也向App分享了这一返澳攻略(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查看更多独家内容报道,请点击跳转独家频道 >>
(综合整理 Sophia)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