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将于明年2月4日至20日登场,但抵制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分裂。
美澳英加表现出强硬抵制的态度,而日本、新西兰则表现得较为委婉。
图为2021年10月26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奖牌发布会,中国副总理韩正出席。(新华社)
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法国不会加入外交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行列。德国政府的态度目前还不明确,德国新任总理肖尔茨表示“奥运会也是对全球团结做出的一种贡献”。
截至目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唯一接受中国邀请的大国领导人。
美、澳、加、英抵制北京奥运
以美澳为首的代表已经正式宣布对北京冬奥进行外交抵制。
据“德国之声”报道,6日,美国白宫宣布对北京东奥会进行外交抵制,不派遣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参与,但运动员仍将参加比赛。
8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表示,澳大利亚也不派官员出席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冬奥会。
莫里森说,堪培拉是在与中国于一系列问题上存在“分歧”的前提下做出决定。他表示:“澳大利亚不会从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立场上后退,显然,我们不会派澳大利亚官员出席北京冬奥,这并不奇怪。”
在美澳做出决定之后,英国和加拿大也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
英国首相约翰逊态度则更为明确。他在伦敦表示对冬奥会进行 "事实上的外交抵制"。他告诉英国议员:“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们不赞成体育抵制,但没有计划让内阁成员出席冬奥会。"
新西兰:将不派部长级代表参加
相比美澳等国的强硬态度,新西兰副总理罗伯逊7日则表示,因为对新冠病毒的担忧,新西兰将不派部长级的外交代表参加北京冬奥。
罗伯逊向新西兰国家广播公司表示:“我们已经明确表示,我们不会派一级部长去北京。但他申明,此举与美国的决定无关。他说:“我们是因为一系列因素才做出这个决定,但主要是与新冠疫情,以及在新冠疫情期间不利安排旅行等事实相关。”罗伯逊说,新西兰10月便已告知中国这个决定。
日本:派体育组织干部出席
“香港01”引述日媒报道,日本政府开始正式讨论是否派遣要人出席北京冬奥,报道指,政府内部对派阁僚出席的消极意见很多,正在讨论仅由“体育相关组织干部”出席的方案。
据共同社12月7日报道,在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内部,认为“阁僚出席不会成为好讯息”的意见根深蒂固。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将于2022年2月4日举行,预计同一时期日本国会将审议2022年度预算案等,从日程上看,阁僚也难以出席北京冬季奥运会。
报道称,据日本外务省表示,中国派遣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出席了2021年夏季的东京奥运会。苟仲文兼任中国奥委会主席,率领了运动员代表团,日本外务省相关人士列举日本体育厅长官室伏广治和日本奥委会(JOC)主席山下泰裕作为日方派遣的候选人,表示“作为回礼没有问题”。
法国:拒绝外交抵制
在美英澳加等国宣布将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之后,法国总统马克龙9日表示,法国不会加入外交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行列,并称此举“无关紧要”。
同时,法国外长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则说,巴黎仍在寻求欧盟在这个问题上的共同立场。
马克龙在周四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说白了,你要么完全抵制,不派运动员,要么就尝试透过有用的行动来改变现状,”他补充自己赞成“会造成有益结果的行动”。
在质疑外交抵制效用的同时,马克龙指出,他“没有听到世界上有人说,要我们不要派运动员出席。因此,我们谈论的只是一件象征性的事情。”
法国教育部长布朗凯也曾警告,不要将这个问题政治化。布朗凯说,“若非如此,事情就会失去控制,最终可能会扼杀所有的比赛。”
德国:持保留态度
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刚刚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加拿大政府不同,德国新政府尚不愿表态是否会抵制这次奥运会。德国新任总理肖尔茨表示:“奥运会也是对全球团结做出的一种贡献。”
德国奥林匹克联合会(DOSB)也持保守态度。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将不会出席冬奥会。他的一名发言人接受德国电视一台ARD采访时强调:“美国宣布其决定之前总统就没有计划前往。”
欧盟委员会对是否外交抵制冬奥会尚无明确表态。欧委会的发言人戈斯波迪诺娃告诉德国之声:“在欧盟层面,专员和官员们也会收到出席国际体育赛事的邀请,他们有的时候会前往出席。关于明年北京冬奥会的具体情况而言,尚未就此做出决定。”
中方:冬奥会成功取决于运动员而不是政客
在美国7日宣布消息后,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如果华盛顿继续进行这种抵制,北京将采取坚决的反制措施。
针对澳大利亚跟进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回应称,澳方在北京冬奥会的成功取决于澳运动员的表现,不取决于澳官员是否出席,也不取决于某些澳政客的政治作秀。
中国使馆指出,中澳关系陷于目前的困境,责任完全在澳方。澳方表示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与其所谓希望改善中澳关系的公开表态背道而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日也回应称,美、英、澳、加必将为其错误行径“付出代价”。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对那些对冬奥会有政治图谋的国家和政客,中方根本就未发出邀请。所谓抵制,完全是在“自我炒作和哗众取宠”。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还在推特调侃称:“按照中国的标准,美国政府官员大多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而且挑三拣四、自命不凡。你们是北京居民最不想见到的人。”
官方英文媒体《中国日报》的欧洲分社社长陈卫华则呼吁,中国将抵制2028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
IOC主席回应:奥运会不能解决政治问题
对于各国的态度,国际奥委会表示尊重。其发言人说,“政府官员和外交官是否出席纯粹是每个政府的政治决定,国际奥委会以其政治中立性充分尊重这一决定”。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国际奥委会(IOC)主席巴赫表示,不能指望奥运会能解决政界人士自己未能解决的长期政治问题。
在美国12月6日正式宣布决定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前不久,巴赫在接受德国通讯社DPA的采访时说,国际奥委会的责任是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举办奥运会,“将206支代表队和国际奥委会难民队的运动员聚集在一个屋檐下”。
巴赫说:“除此之外,指望奥运会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或法律,完全是一种夸大的期望。奥运会不能解决几代政客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影响:企业赞助或面临压力
BBC中文网报道称,针对美澳外交抵制北京奥运, 经济学人智库分析,中国可能在与美商务合作上采取反制措施,比如通过行政延误来影响产品和投资审批,或者对企业发起环境和工作安全合规方面的调查。
该智库表示,由于美国在外交抵制中明确强调了人权问题,这“将给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带来挑战,尤其是当外交抵制变得多起来。”
赞助北京冬奥会的国际企业也可能声誉受损,而选择撤销赞助的公司或面临中国的反制威胁,该智库指出。
“这可能加剧太平洋两岸企业面临的政府压力和其他监管阻力,包括在金融和技术领域。”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则表示,美国的外交抵制一方面有助于美国巩固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价值观外交,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全面竞争的主基调吻合。
宋文笛认为,上月两国领导人视频会晤确保了“彼此都会在斗而不破的前提下进行竞争”,而这次美国外交抵制冬奥会正是与中国进行全面竞争的其中一环。
长期来看,美国将与中国进行竞争、对抗、合作三方面的互动。“这三方面互为表里,相互辅助”,宋文笛说。
专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进入专题 >>
美商务部长回应是否施压美企停止赞助北京冬奥会(组图) 5条评论 多维新闻 北京冬奥会来临,美澳英加强硬抵制,日新委婉拒绝,德国态度谨慎(组图) 6条评论 综合报道 马克龙评外交抵制北京冬奥:要么完全抵制,不派出运动员(图) 8条评论 香港01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