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就像马拉松,不是单项比赛,所以需要一个团队一起往前推进。
悉尼科技大学教授金大勇近日当选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以表彰他和他的团队在澳中联合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金大勇于11月26日当选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作为多学科交叉的顶尖科学家代表,金大勇曾先后于2015年获澳大利亚科研最高奖“尤里卡奖交叉学科创新奖”;2016年当选澳大利亚百名科技创新领军人物;2017年获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科学奖并在同年成为首位获得澳大利亚总理奖“马尔科姆·麦金托什”年度物理学家奖的华人科学家;2021年7月获得澳大利亚桂冠教授。
据悉,澳大利亚桂冠教授与工程院院士是澳大利亚学术和科研界的崇高荣誉,同一年获得这两项荣誉的华人可谓是屈指可数。金大勇表示非常荣幸今年能够获此殊荣,这是对其团队多年来在生物光子学和纳米光子学领域长期努力的认可,也是对团队从基础科学到新技术发展与转化方面工作的认可。
同时,金大勇感谢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仍然知难而上,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科研热情和高效的科研产率,并称所有团队成员是幕后英雄。
金大勇的研究工作涉及物理、工程和跨学科领域,专业涵盖了生物医学光子学、纳米技术、发光材料、显微镜方法学、生物医疗诊断等。作为项目团队负责人,金大勇在悉尼科技大学建立了澳大利亚可集成生物医疗仪器与技术转化港、中澳科技部联合资助的便携式体外诊断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以及悉尼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材料和器件联合研究中心。他组建的悉尼科技大学生物医学材料及仪器研究所旨在将最前沿的光子学和先进材料转化为颠覆性的生物技术。
悉尼科技大学校长阿提拉·布朗斯称赞金大勇是一个有抱负的 “建设者”。因为他总是在寻找新的可能,不断进行设计和规划,并接受不同的挑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在过去三年中,金大勇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他认为,生物医学研究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技能和各国共同努力的研究领域,因为没有人可以用单一的技术来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需要一群人一起工作,而研究成果将使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受益。他希望通过科学研究让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能够对互利共赢达成共识和认同。
2019年,金大勇再次接受新的挑战,探索国际伙伴关系的新模式,在中国、韩国、新加坡和德国花了不少精力。与南方科技大学建立的联合研究中心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联合研究中心提供了开发新技术和样机所需的资源和条件,通过国际合作,学生在深圳和悉尼分别学习2年,获得国际教育及科研经历,双方导师可以通过联合指导博士生和学术交流,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经过过去两年的摸索,这个模式日渐成熟,每年都会面向全世界招收十名联合培养博士生。
作为导师,金大勇培养了30多名博士生,其中19名学生已顺利毕业。提及对于想在科研领域发展的青年学者的建议,他表示他的经验是完全可以复制的,不过前提是要选对人、选对选题。选对人有三个标准:是不是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人,是否有执着的追求精神,能否敞开心扉、广泛涉猎。而选题一定是感兴趣的题目并且能够让专业技能进行延展性学习,即不能好高骛远。首先要会做一些基础工作,能够在实验室简单的开始,然后一边开始一边学习新的东西。此外,选题应该和课题组的大方向相匹配,甚至应该和同事或者同学有一定的交迭。他认为,科研就像马拉松,不是单项比赛,所以需要一个团队一起往前推进。
原文链接: 点击进入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