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病人因为Covid-19死在家中而不是医院里的趋势,澳广的7.30节目披露过半死在家里的人是新州卫生局不了解的人,在死后才被确诊感染。
新州29个死在家里的人中,大多数来自西区,新州卫生局之前仅了解其中的13人并曾打电话询问他们的健康。
另外16人都是尸检才确认感染Covid-19的。
不清楚为什么有这么多死在家里,这是目前悉尼和墨尔本爆发的一个特点。墨尔本有9人死在家里,全部来自北区,有4人是在尸检后确认感染。
“我们每天两次打电话检查”
Edward Massimino的表弟 William Orule 是澳洲疫情中死在家中的近40人之一。
他不确定为何Orule 没有叫救护车去医院,但是说在死前一天表弟还告诉他觉得自己情况好转了。
“我问他,‘你觉得怎么样?’ 他回答,‘比前几天好’。 ”
“我不知道那就是我们最后一次通话。”
Orule 独自死在家中时年仅36岁。他感染了病毒有9天。
Massimino说:“每天我们问他两次,一次上午一次晚上。”
“他告诉我们卫生厅的员工也检查。最后一次我们问他,‘你需要去医院吗?我们可以叫救护车’, 他回答‘不我没事’。”
警察次日做福祉检查时发现 Willian Orule 死在家里。
Massimino说:“威廉独居。他可能说自己没事,但是你不知道他恶化的多快。” 他敦促独居而感染的人不要延迟求助。
“我们在自责。我们可以做什么帮助他更多?但是已经太迟。”
病人犹豫求助
在最近爆发中死在家中的人里,受害人大多数来自非英语和移民背景,他们的家人说有些人犹豫求医,而他们似乎恶化得很快。
当时GP和社区领袖Jamal Rifi 医生说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多人死在家里,但是他说有几种可能性。
“很多人希望呆在家里,因为去了医院就靠自己,没人支持他们。”
“哪怕在最好的年景里,医院也是可怕的地方;疫情中就更可怕了,而且很孤单。人们不愿意独自经历这些。”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低估了病的严重程度。”
他说病人在家中可快速恶化,那么多人没来得及去医院就死了是“悲剧”。
“某一天他们情况还行,有点累,有点咳嗽,轻微头痛,发汗。”
“几个小时后,氧气水平下降。”
Rifi 医生说他知道有人哪怕很不舒服也拒绝测试Covid,担心必须隔离,以及社区的污名化,但是随后就死于病毒。
“有些去世的人,当局都不知道他们感染了。”
“我了解一些第一手消息,很多受到病毒影响的家庭,他们拒绝去测试,不通知任何人。不幸的是有些人就死在家里了。”
死在家里的人的年龄跨度为20多岁到80多岁,很多是五六十岁。
请打疫苗
威廉 2003年和表兄Edward Massimino一起通过澳洲的难民项目从南苏丹抵达澳洲。
在悉尼安置后他自学了英语,上完了高中,去了TAFE和大学,并同时打好几份工,包括开Uber,并在多个社区组织任职。
“他完成了法律学位。然后5月7日他被新州的最高法院接受,被法律协会接受。”
“他的目标是成为律师,能支持社区。”
威廉的朋友Christine Debu 说他是“榜样,是我们仰望的人,让人们团结起来的人,不管你来自哪。”
"威廉 是那种努力取得成功的人" 。
“今天在澳洲做一个南苏丹人是一种挑战。你来到新的国家面临很多挑战。。。而Willamn克服了那些挑战。”
Debu 女士说威廉的死震撼了澳洲紧密的南苏丹社区。
“我仍然无法相信他死了。他是一个年轻律师,一个有资质的律师。现在是时候他回来帮助社区了,但是命运却把这个机会夺走了。”
“威廉的死让社区的很多人都去打疫苗了。”
威廉的朋友说人们会因为他的领导力而记得他。
令人悲伤的是威廉死时离打上第一针辉瑞疫苗只有几周,他在10月有预定。
威廉的遗体现在被送回南苏丹。他的母亲自从他10多年离开后再也没见过他。
http://www.abc.net.au/news/2021-09-27/australians-dying-at-home-with-covid-19-sydney-melbourne/100482978
评论
真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能blame Morrison吗?疫苗要是不延迟如此,威廉就能打上疫苗,就不会死
非洲难民,2003年来到澳洲,学习英语,上了高中,上了TAFE,大学,打几份工,考出律师,36岁独自死在家中,疫苗预定在几周后
评论
“威廉的死让社区的很多人都去打疫苗了。”
RIP.
他的死讯也救了一些人,会有人记得他的好
评论
都把希望寄托在疫苗上好像也不是个事。两剂疫苗后,几个月内有保护作用,可以防止重症。几个月以后呢?
评论
这也不能怨scomo吧,怨就怨谁是0号病人
评论
他也可以选择az疫苗
评论
他为什么年纪轻轻就离开父母难民到澳洲?
评论
按说他是律师,应该不怕独自去医院啊?
评论
就是低估了病情吧
评论
“有些去世的人,当局都不知道他们感染了。”
“我了解一些第一手消息,很多受到病毒影响的家庭,他们拒绝去测试,不通知任何人。不幸的是有些人就死在家里了。”
所以哪怕连死在家里的人数都是低估的。这统计数字还真是好控制,要多少就多少。
评论
天妒英才。这么自律的大好青年。
评论
你要这么说那只能怪武汉吃蝙蝠的那个人了
评论
他可能不是怕独自去医院那种,应该是低估自己病情的那种。
评论
我怪新州州长。本来大可不必如此,本来可以美好很多。
本来我都可以不打疫苗。但是,自从8.26新州结果意义上的躺平之后,维州放松辉瑞年龄限制的第一时间就预约了第一针,第一针打完后又第一时间约了第二针。
如果我在悉尼,一时间又约不上辉瑞的话,我会打阿斯利康。
如果不是新州州长的一己之力,我想今年我不会打。我会等Novavax。或者其他比辉瑞更好的疫苗来打。无奈形势不等人。
我如果在奥克兰。我会选择先不打,等更好的疫苗。辉瑞是足够好的疫苗,但是,有更好的。
评论
这年纪就走了,可惜
评论
没问题的。
皮肤和粘膜是第一条物理防线。
病毒突破物理防线后,体液中有疫苗诱导的抗体,体液免疫是第二道防线。
抗体是不能消灭病毒的,只能标识病毒让T细胞来清除,有些抗体做的更好,可以做到中和病毒,绑住病毒RBD蛋白区域,让病毒难以进入细胞。
总会有突破抗体防御进入细胞的病毒,细胞免疫是第三条防线,感染的细胞会被T细胞识别清除。即便几个月后,抗体水平降到零,打过疫苗的人有细胞免疫记忆,T细胞还是能够清除感染的细胞,不容易重症。
评论
可以。
It is the phrase the prime minister used repeatedly at the start of the Covid-19 vaccine rollout: “It’s not a race.” As Australia lags behind much of the world in getting jabs into arms, his choice of words has come back to haunt him.
http://www.theguardian.com/soci ... vid-vaccine-rollout
评论
那到底什么情况,就该去医院了呢?
评论
这样啊。不是说以色列都打三剂,四剂吗?
评论
这个病的确是凶险的很呀。
评论
RIP 真悲伤,多努力的一个年轻人一下子就没了。不怪无能为力的政府难道要怪他自己命不好吗。
评论
对
评论
政府就当个数字。
评论
好可惜
评论
这么多人死在家里,说明政府工作没有做到位
常看到新闻说有人确诊,然后被通知在家隔离,会有医务人员联系他们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然后就没有下文了,还有的人自确诊后被通知在家隔离,自己隔离了38天还没有接到电话指导他下一步该怎么做
评论
主要是非英语背景的。语言文化障碍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
评论
是不是应该建一个统一的发热门诊,方便病人救治,就像疫苗中心一样,效率高,不是有新闻说前期用药好的快吗?
评论
能学完法学学位,考过律师认证的,语言不会有问题。
文化不知道
评论
还是统一隔离最好
评论
那40个死在家的人,大多数是非英语背景的唉
评论
AZ疫苗随便打
评论
还能把尸体运回他出生地?
评论
实事就是如此,可悲。等12月一到都不知道会怎么样,列出来的种种自由听着好听,我觉得不生病才是真的自由。
评论
绝对是政府失职,医院爆满、人手不够,更无暇顾及在家隔离的了,打打电话外什么措施都没有,任其自生自灭,同时还要每天兴高采烈地谈开放讲自由。
评论
可惜了一个自律的大好青年
评论
RIP
评论
很是可惜。不知道有没有基础病。事实表明即使打了疫苗也不代表绝对保险。生死有命,RIP
评论
莫总早改口了,呼吁民众把打疫苗看作参加奥运会,要像澳洲健儿一样冲击金牌。
评论
这么说吧,英国的数据显示60以上的老人打了两针后的总体免疫力还不如30岁的年轻人。
评论
新冠死亡率从年龄有高到低陡然上升, 英国的数据, 在不打疫苗的情况下,0-9岁死亡率 百万分之16, 80+ 7.8%, 相差相差4000倍。
打了疫苗还有600倍高的风险。
当然不得新冠本来·这两个年龄组的死亡风险也有几百倍, 这是我个人直观猜测的。
评论
妈的, 那些黑az 的媒体难道没有责任?
评论
So sad, RIP!
评论
绝对有,
当时是第一我年纪不够 第二个就是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副作用 真的让我这个正常人觉得 自己好好的 凭什么要耽风险去打有风险的AZ.
然后8月中旬新洲那个感染人数冲到600的时候 我就决定了一定要打疫苗 来制止被称为那其中一个数字的可能性
也克服了对这些负面报道的抵抗力
评论
看以为是廉价的故事
评论
谁说了打了疫苗保不死,忘了开始没疫情的时候根本没人愿打疫苗,很多预约了不去的。再说他是咋得上的?是个人得瑟还是工作不得已你我都不解,所以不用盲目的批评谁,大家各有各的难处,互相体谅吧。
评论
没错。疫苗只是政府解套工具,好不好使另说吧。
评论
又来了,你全家都吃蝙蝠。
评论
美国都没法证实的事你居然还在造谣
评论
RIP,太悲伤,恶化太快了
评论
近期最好什么病都别得,医疗机构压力山大,我等自求多福!
评论
变异病毒就是来的快,恶化快,猝不及防
评论
奥运健儿有特供,我等屁民没有啊
本来三周打第二针,现在都在等六周后了啊
要是疫苗管够,这会都冲过80%了
这锅你不背爸爸背吗莫总
评论
中国自己说的好吧。武汉肺炎可能是蝙蝠传给人的
评论
悲惨!
评论
拜托你看看澳洲英文报纸或新闻,别整天网上造谣,武汉的肺炎可能是你吃蝙蝠传过去的,如果你没办法证明不是你传过去的,你也没吃过蝙蝠。
评论
我不吃这东西的
评论
如何证明你没天天吃
评论
如果是政客的话无症状也会在医院医治的。
这次疫情整个世界让人疑惑的就是为什么对新冠不早期治疗,而是让人在家硬抗,发展到了喘气不顺了医院急诊,医护压力遽增,医疗系统承压。就是感冒也是早期治疗有药,为什么大流行却只有疫苗,但是疫苗是预防不是治疗。现在整个社会只推疫苗,对疫苗的副作用和早期治疗以及各种医学界不同的发声全面封杀,是不是真要等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知道真相
评论
那我有可能也吃了
那就是你穿给全人类的没错,0号
评论
这事不能怪莫总。
评论
http://7news.com.au/lifestyle/h ... ks-silence-c-668143
评论
哈哈 是的 也可能是你
评论
死在灾家中的人够多的了。
评论
对,有人不停的说新冠不过是个流感,真信了。
评论
你叫武汉忘了
评论
看"死神来了“ 的时候,我就觉得生死有命
评论
还有13个人在医院知道的情况下死在家里这些都是医院觉得没啥大碍,可以发个制氧机自己家里搞定的人吗?
评论
是新华社这么叫的
评论
怪黑AZ媒体
评论
这种悲情长文贴,也被大千化了
辜负了阿丝翻译的初衷
评论
别看新州现在确诊数是有好转,但根本体现不了实际情况,因为大部分人都打完疫苗,要不懒的去做测试,要不无症状自己都不知道也不去测,实际上就是在群体免疫的路上,得上是早晚的事,好在医疗系统没崩就还算凑合。当然,死在家里也不会打扰到医疗系统哈
评论
阅读理解题,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请打疫苗。。。
评论
我看那些护士的微信朋友圈,真的很惬意,病人多数都在社区,不在医院,看看现在Covid 在hospital 的人数和总共医院的数量,就知道,医院真的没走爆满。我还曾经看到一个医院值班的,三不五时的分享一桌子社区的免费点心的照片。各种爆满和忙碌是在媒体的嘴里而已。
评论
威廉英年早逝,值得同情,一路走好!
不过平心而论,就事论事,威廉不是没有疫苗打,不是检测费用太贵付不起,不是叫了救护车没有及时来,或者医院不让住,更不是医院像南苏丹那里缺医少药,特别是他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不是三岁小孩子,为什么害怕去医院太孤单?一个连医院都尽量不去的人,即使澳洲辉瑞疫苗供应一直很充分,请问他会不会在岁月静好的时候,积极主动去打疫苗?
死者为大,说这些没有对死者不敬的意思,只是的政治正确确实叹为观止,这种个人和家庭悲剧大家本来应该引以为戒,居然也能怨天尤人,怪天怪地,这种逻辑也是服了。。。。。。
评论
缺氧没注意,
评论
这个贴子就是典型的国籍一换评论过万的帖子之一吧
继续看各种花式洗地驰名双标
评论
政府宣传病情力度不够,,也不具体,没有普筛又不发自测盒,,结果就这样。。。墨尔本测的更少,,死在家里以后才确定的肯定会多,,也说明有多少漏检的传播,,所以政府每天数据不可信
评论
需要媒体自我审查疫苗的报道!
评论
远离父母, 自己来澳洲避难, 到底为什么?并且在很年轻就来了?不理解
评论
这波疫情没出现前, 政府再宣传也不会有很多人打疫苗。
评论
一个青年的大好人生
一帮政客的傲慢自大
一群看客的冷漠冷酷
评论
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南苏丹是什么地方,网上随便搜搜就知道。
我不理解的倒是为什么他们一定要把遗体送回去,尤其是在疫情肆虐全世界的当下怎么实施?
评论
排第一类砖家,个个都认为自己很牛叉。
评论
从一个难民到一个律师,这得克服多少的困难。
莫总到底害了多少人…………
评论
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你村里打仗,没饭吃,你不会想逃到和平而有饭吃的地方吗?何不食肉糜,装什么甲醇,好像昨天才出生
要不是it's not a race,要是去年7月接过pfizer的橄榄枝,直接4000万辉瑞,那才是front of the queue,根本就不会有6月份以来新州这波这么大的好吗,更别说祸害维州ACT和新西兰了。300多人死去, 大多是可以避免的。给政府还唱赞歌,要点脸吧。还互相体谅,人都死了,到天上去体谅吗?
评论
叫救护车要花钱吧。
评论
因为你没有饿到眼冒金星的程度,因为你没有听到子弹在你头上耳边飞过的嗖嗖嗖的声,因为你没有见到在你身边被人枪杀的尸体,所以你 ⋯⋯
评论
RIP
我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人独自难民到其他国家, 要么一起
评论
18岁在澳洲的帮助下难民到澳洲, 奇怪, 为什么澳洲没帮助他家人一起
评论
希望这是纯属偶然
评论
来过,努力过,愿一路走好
评论
我只想说一句,动不动就有人说你要看英文报纸和新闻,好像英文的媒体都不造谣,说的都是事实似的。
评论
难过……
评论
总觉得现在确诊病例数字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即使确诊了还是只能待在家里自己扛着 家里毕竟没有医疗设备 那么怎么确定自己是否去医院呢?
评论
口罩无用论,covid只是一场感冒,这些言论真的是害人不浅
评论
肯定是怪他啊,我不太相信这次的爆发和印度大批量返澳无关,反正都混在一起推给0号就行。
0号病人怎么得的?说是国外航班的机组人员,机组人员测试出阳性,但已经飞回国了。
后续追踪有吗?到底是谁,回国后该国如何处理的?
评论
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蹲在网上刷预定能提早接种的.
新冠引发心脏问题猝死在家的年轻人他也并不是唯一一个.
我感觉是病情急转直下太快,病人自己都没有办法意识到,导致根本没有时间求救.
评论
所以说是个人和家庭悲剧。
记得这波疫情开始的时候,有两个已经感染的年轻人违规去乡下吗?回悉尼后还把老妈(50多吧)给传染了,后来结果也是这样。
所以如果要在家观察,就一定要备好血氧器,有变化尽快联系救护车,而不是怨天尤人。。。
评论
我觉得PM难辞其咎, 否则打pfizer不可能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不要忘了他刚开始时说疫苗不急慢慢来。他的疫苗(与美国的)外交和决策确实是失败的,更不用提之前的山火灾难和后来的封城建议和强奸案了。
令我感觉,他的很多决策都很迟钝,领导力真的很弱。
评论
很多原因, 只归咎到scomo是不合理的
评论
请打疫苗=
评论
心脏原因猝死抢救率本身就很低,1%?更不要说现在还是医疗挤兑的情况下了.
他才36岁,如果两针全满,真的不至于,很可惜.
评论
什么是最好的疫苗?在大流行背景下,可以打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
永远都有更好的,就好像疾病的治疗,现在的某些药物也许会在将来证明有很多副作用,那就因噎废食,放弃这些药物吗?
在历史的洪流下,每个人都是一颗尘埃,但是落在家庭上,那就是一座大山—方方的武汉日记。
每一个选择必然是在当下背景下做出的选择。不一定最好,不一定万全,但是可以在当下暂时保全,然后寄希望于未来,新冠的药物治疗有突破!疫苗的开发有更多的进展!
评论
别管啥最好的疫苗,如果澳洲疫情一直能保持清零,再好的疫苗我也不想打,后来打是迫于无奈,要保命
不过中国这么严防死守还是会有个别地区零星爆发,澳洲这种心大松散的管理模式也就不要对清零抱希望,唉
评论
我怎么觉得媒体也有责任?AZ一直有,却因为极小概率事件被媒体无限放大,导致有疫苗却没人用。媒体自己不检讨一下?
评论
就盼着特效药能尽快出来,尽快普及,大家也就不用这么害怕了
评论
同意,确诊后怎么做为什么一定要等人打电话告知?就不能提前告诉民众?话说,确诊后到底该怎么办?有人接过电话告知吗?除了洗手戴口罩吃panadol 他们还会告知什么?
评论
主要问题就是媒体
评论
真是个令人悲伤的结局。。。。RIP.
评论
昨天我同事很我说,我们公司的中东同事,爸爸的新冠住院了,妈妈的新冠进ICU了,外公上周死了。
以前中东人可是不信这个的,现在兄弟姐妹全都打针了。
评论
是的,为什么没有这13个人的报到?
他们检测了,被要求呆在家里,结果死在家里。我觉得这些人更可怜????
评论
疫苗来的太晚了。
评论
没办法,一些人不体验一下就是不信
评论
太可惜了
评论
RIP
评论
RIP
评论
还是医疗系统跟不上,确诊的人都在有医疗设备的场所康复,估计发生这种事会少一点吧拿给潜艇涮漆的钱也能征集足够的方舱设施,阻断传染,救护轻症突然转重症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