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大利人
1962年,一艘嘉年华游轮冲破迷雾,行驶在从悉尼到伦敦的大海上。
卡洛(Carlo Albanese)便是现代版“泰坦尼克号”的男神,一位快乐的意大利单身汉,也是船上的管家。
海风吹的游人醉的时刻,一个悉尼女子Maryanne Ellery出现在他面前,一个惊鸿一瞥,四目勾留之际,一段浪漫自然铺展开来。
无数缠绵悱恻,二人私定了终身,面对无际天涯,一定是海誓山盟。
这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真实故事,诞生了或许是澳洲下一任总理,当下唯一能挑落莫里森的工党领袖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
2、万里寻父
一年后,澳洲悉尼内西区Camperdown。
阿尔巴出生在一所悉尼公共住房中,当年游轮上那个红尘妃子,如今的单身母亲 Maryanne 独立把他抚养长大。
阿尔巴刚刚懂事之际,被母亲告知,当年出国旅行,“偶遇”父亲,在海外与他结婚,但不幸后来父亲死于车祸。
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绝对相信了这个悲惨的传说,接受了自己是个雾都孤儿的事实。
但,当他大约15 岁时,母亲透露出了那场惊人的跨国际遇,他父亲可能还活着,一个神秘而陌生的意大利人的血流淌在阿尔巴身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阿尔巴有个父亲从此深深的埋在心底,直到母亲去世,他开始跟进“父亲”在哪里的细节。
但找寻一个“陌生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何况是一个相隔将近50年的人呢?
再一次,阿尔巴施展国际关系网,包括了澳大利亚驻意大利的罗马大使馆。
然后是惊喜的消息,他父亲居然还“活跃”在意大利。
再后来是阿尔巴的万里寻亲记,他抵达意大利,见面前,先去当地的一家酒吧喝了一杯陈酿的苏格兰威士忌。
阿尔巴回忆说,“我非常激动与情绪化,这是一件大事,这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仿佛时光倒流,当年的游轮浪子卡洛.阿尔巴来了,不是做梦,不是好莱坞电影,阿尔巴迎来自己一生最魔幻的时刻。
门开了,老爸走进来,向阿尔巴张开双臂,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那是上天非常慷慨的一天,更是一个非常令人心酸的时刻。
阿尔巴曾哽咽地说,“那一切很难用语言表达,这完全是压倒性的情绪。
这种情绪也压倒性地主宰着阿尔巴的人生路,重情重义,而且宣泄到底,坚持到底,完全一个澳洲版的关羽关云长。
即使是在澳洲政治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之一,2013 年大选之前,阿尔巴已经是陆克文的左膀右臂,副总理的他努力竞选的当儿,他只盯着意大利。
因为老爸已经患有癌症,陆克文准许了自己的好朋友离开澳洲,远赴意大利,告别半个多世纪的牵挂与情缘。
阿尔巴不仅有情有义,肝胆相照,他也是陆克文的死忠,澳洲政坛有名的铁血汉子。
3、陆克文的死忠
阿尔巴的政坛生涯几乎一半献给了陆克文,他的忠诚接受了终极考验,即使陆克文担任总理几经沉浮。
当“反叛者”吉拉德上台时,阿尔巴申请了辞职,他的心里只有一个灵魂导师,但她无法接受,竭力挽留工党最忠诚的战士。
2013年陆克文在他的支持下重夺领导权,阿尔巴用赤诚之心换回了副总理大位。
即使陆克文最低谷、毫无战斗力的时候,是阿尔巴在挥舞双拳,鼓舞陆克文东山再起。
陆克文重做总理时,流下英雄泪的却是阿尔巴,没有丝毫隐瞒,没有一点做作,一片赤胆忠心。
他牢牢地贴上陆克文的标签,就像远赴意大利,一生背负一个心愿一样。直至战胜工党背后大佬肖顿,成为真正意义的工党领袖。
澳洲政坛长期以来有人说他太左了,不能带领工党迎接挑战,但阿尔巴在正在做出改变。
阿尔巴强调自己平凡的出身,一位生活在悉尼内西区、领取福利的单亲母亲的儿子。
他在悉尼大学读经济的时候是半工半读的,在那里他第一次认识来自富裕家庭的年轻人,并且发现了外面的世界与自己多么的不同,并开始考虑如何融会贯通。
他曾说:“我是家里第一个读完中学的人,更不用说大学了,此前,从来没有认识过来自北岸的人。”
他一直是一名勤劳的人,在天主教高中毕业后,他去了联邦银行全职上班,然后在百货公司上夜和周末班,再之后就在餐厅,周六晚上也在加班,他最糟糕的工作是用水冲走仓库墙上的鸽子屎,一天只有50元报酬。
他宣扬自己的价值观,母亲用三个伟大的信仰培养了他:天主教会,南悉尼兔橄榄球联盟俱乐部(Rabbitohs),以及工党。
他了解经济学,拥有悉尼大学的经济学学位,作为陆克文和吉拉德政府的核心部长,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事务一直是他分管的核心工作。
工党方面很少有其他的议员有着他这样的履历。他是工党的一名真正的领导者,在政府内阁中有六年丰富经验。
阿尔巴大学时,就是反核运动的学生领袖,在霍华德担任总理期间,他公开反对核能。
当下,正当莫里森背后一刀刺向法国,准备操起核按钮时,阿尔巴该出手的时刻到了吗?
4、阻止莫里森的核按钮
近期的核潜艇问题使澳洲处于国际尴尬的地位。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在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运行 67 年后,澳洲才意识到这项技术可能有助于保卫我们这个岛国世界?
扳倒澳洲右派人的核按钮,需要一定的政治勇气,尤其是阿尔巴。
对于工党来说,这尤其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自从 Gough Whitlam 在 60 年代后期,成为领导者以来,工党就一直发起反对核运动。
即使美国在冷战期间,在太平洋部署核潜艇拒绝苏联控制海道来保护澳大利亚,那时的工党一样拒绝核式澳洲。
阿尔巴认为澳大利亚人不希望在他们的附近有一个核反应堆,他们想要的是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但,莫里森正在试图改变民意,上周晚些时候,Compass 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公众的看法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对核潜艇的支持率已从 3 月份的 39% 上升至 73%。
莫里森的“洗脑运动”显然发生了作用。
阿尔巴敢逆民意迎战吗?正如他宣扬的那样:不要核能,不要核武器,遵守核不扩散承诺。
当下,每个澳大利亚城市都面临漂浮的切尔诺贝利的风险,还没有一位工党领袖被置于如此重要的位置。
时代需要一种战时精神,就像工党伟大的约翰.科廷向自由党所展示的一样,阿尔巴需要肩负起挑战,挥舞起战刀迎敌。
他虽然是一位杰出的政治人物,是一个赤胆忠心的骑士,但澳大利亚主流社会需要他策马扬鞭。
自由党几乎在疫情中民望倒地,莫里森在垂死挣扎,他的副手乔伊斯几乎在所有地方的男性和女性中的净支持率几乎为负值。
选民们正在抛弃莫里森,认为他在逃避责任。但对阿尔巴同样犹豫不决,澳洲人们是矛盾的,既不喜欢也不讨厌他。
但莫里森深知,他的老对手是个太正直的人,他随时准备拿着核潜艇的事,挟持民意来攻击阿尔巴。
如果想成为工党英雄鲍勃.霍克(Bob Hawke)和保罗.基廷(Paul Keating)那样领导者,阿尔巴该行动了。
5、结语
阿尔巴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人气。
除了前总理霍克之外,还没有其他工党英雄可以炫耀有啤酒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澳洲一家啤酒厂就用Albo的名字命名了他们的啤酒。
工党大佬肖顿尚没有传记记载他的人生,而阿尔巴已经有一本砖头一样厚的传记,由著名记者Karen Middleton亲自操刀所著。
阿尔巴“泰坦尼克号”式的出身,一段传奇早已经上演,一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大戏也即将来临。
如果他对于工党来说,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的话,那么他知道,面对莫里森的自由党,一个力挽狂澜的英雄该是如何出手。
他与莫里森的决战就在眼前,莫里森显然已经先发制人,疫苗计划失败的阴影下,率先抛出核潜艇计划,明显的破釜沉舟,欲与阿尔巴决一死战。
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已经在路上,只有他,唯一能击倒莫里森。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