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ski 研究所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报,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澳大利亚学校在倒退,两极分化和社会隔离现象严重。
现行下的教育体系正在按照地区和社会经济状况把学生隔离开来,更多的弱势学生集中在弱势学校,而优势学生则集中在优势学校里。
都市和乡镇学校的差距增加,好学校和差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在加大。
01、澳大利亚学校两极分化
澳大利亚的学校系统越来越把弱势学生和优势学生集中在不同的学校里。
比如,所有的澳大利亚学校都有一个ICSEA分数,它代表社区社会教育优势指数。
ICSEA越高,学校的教育优势水平越高。
数据分析显示,在公立学校中,优势学校的ICSEA指数比2011年增加了26%,而弱势学校的ICSEA指数比2011年略低;
弱势地区的天主教学校ICSEA指数比2011年低了10%左右。
专家指出,ICSEA指数较高的学校而且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越来越集中在这些学校。
在过去10年里,昆州(+6%),维州(+8%)和新州(+13)的优秀学生集中优势学校里。
ICSEA指数较低的学校正在发生相反的情况。
这些弱势学校与优势学校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聚集着大量的弱势学生。
昆州(+10%)、维州(+3%)和新州(+9%)的弱势学校的弱势学生都出现了增长趋势。
Centre for Policy Development在这份《隔离学生:澳大利亚是如何抛下挣扎学校》的报告指出:
在过去10年里,澳现行的教育体制不但没改善学生的整体水平反将学生按照地点和社会经济状况隔离开来。
在对新州、维州和昆州1600所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衡量之后,该报告的作者,前学校校长Chris Bonnor指出,都市和乡镇学校的差距增加,好学校和坏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在加大之中。
数字显示,19%的新州高考高分学生来自最具优势的学校;
维州高考中VCE获得40分+的学生中,有24%也来优势学校;
而在昆州,85%的高分学生来自最具优势的学校;
02、一直在倒退
Chris Bonnor说:“我们早就知道学校学生的学业表现反映出的是学生背景,但是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一些学业成绩好的高材生集中在最占优势的学校中,而其他学校则止步不前,身陷困境。”
显然易见,那就是表现好的学校越来越好,表现差的学校越来越沉沦。
这也是为什么华人不惜一切将孩子通过奖学金考试进入私立学校,或者疯狂抢购学区房,进入成绩较好的公立学校。
尽管,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不平等现象的加剧造成了重大而持续的结构性问题,阻碍了国民教育体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成绩。
无论是经合组织还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都警告澳大利亚日益增长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所带来的风险。
然而,澳洲联邦政府一直以来的政策似乎就是为弱势和相对弱势群体建立了一个“贫民区”,那些负担最大的最贫穷的学校根本没有获得最好的设备和资源。
而且,在学校资助改革方面,私校所获资助是公校的10倍!贫弱学生10年内人均仅增加155刀…
专家Jane Caro指出,这个国家的普遍态度就是,投入大量的政府补贴显然改变不了贫穷的学校,但对于富裕的学校来说却不一样。
“我对此感到费解。”
03、在澳洲的最大风险就是投胎
Jane Caro直指教育界的“不公平”,并怒喷“澳洲是最愚蠢的国家”,直言道:
“我们一生中冒的最大风险就是‘投胎’。”
“因为没有人知道我们将出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即使是在处于发达阶段的澳洲,出身不同的孩子,所拥有的机会也有天壤之别。”
“要记住,任何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都是无辜的,这一点很重要。”
“他们之所以处于社会底层,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无法像其他孩子的父母那样给他们的人生‘保驾护航’。”
Caro女士说,“太多人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放在父母身上,这就是问题所在,只会让弱势群体更加“弱势”。
而根据报告显示:澳洲的弱势儿童比其他类似国家的孩子更难克服其背景的“束缚”,人们普遍认为父母的财富和人脉在子女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过也有乐观的网友指出,阶级固化只是说明努力成功的概率下降,努力还是现实意义的。在无力改变社会现状的情况下,努力学习是最好的上升途径!
就像《人生7年》中的一位农村孩子就是凭借教育成为了唯一突破阶层的人。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