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的昆士兰首府布里斯班,住着60万左右的居民,他们认真工作,也懂得享受生活。
跟随镜头,穿越到半个世纪之前,那时的布里斯班和现在有什么区别吗?
1964年,深秋午后的布里斯班,蜿蜒的河流将城市一分为二,城市规划地井井有条,房屋错落有致,故事桥穿梭其中,尽览两岸旖旎风光。
市中心呼啸而过的有轨电车,在高楼大厦中穿梭,路上人头攒动,行色匆匆。
60年前,布里斯班的出行主要靠电车、私家轿车和火车。罗马火车站进站处,人群川流不息。
1964年的霍顿汽车,曾经风靡澳洲,成为家家户户的代步工具。
在市中心繁华地段,为私家车设置了停车收费表,一不留神儿就会超时。
周六,银行和大多数办公场所都会关闭,但是商场和零售店会营业半天。商场里人来人往,头饰、手表、手提包、衣服应有尽有,珠宝柜台也是琳琅满目。
60年代,澳洲大型超市开始出现,并迅速扩张。货架上的商品排列有序,分门别类地陈放在不同的走道。
随处可见的昆士兰木质房Queenslander,最初的设计就为了适应潮湿的气候。
60年代的装修风格,多为木质家具,客厅和餐厅合二为一。电话和电视机走进普通家庭。
建房子的技术可圈可点,建筑工人胆识惊人,力大无穷,站在房顶亲手搭起整个房屋框架。
昆士兰出产的菠萝新鲜甜美,到了大丰收的时节,紧锣密鼓地加工成罐头,销往全澳各地。
古老的昆士兰大学校内,勤奋的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结果,未来的科研成就可见端倪。
60年代的小学教育更倾向于“粉笔与讲话”的传统教育方式,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再讲解说明,孩子们坐成一排,认真做笔记。
结束课业后学生们鱼贯而出,有人骑着自己的脚踏车,有人排队坐校车回家。
很多家用电器已经普及,比如烤箱和冰箱。布里斯班炎热,很多家庭把鸡蛋、果酱、牛奶都尽数放在冰箱里。
有了除草机,让肩负除草重任的男主人们,可以把花园打理的井井有条。
60年代流行蓬松的卷发。居家必备的卷发帽,让女生们美丽动人。
60年代的布里斯班人,从来不担心周末会无聊。白天看球赛马,晚上跳舞BBQ,一样不落。
约上三五好友,到现场看足球赛,为喜欢的球队欢呼。
在赛马场体验盛况空前的狂欢,奔腾嘶鸣的骏马牵动着众多观众的心。
坐在河道两旁观看赛艇比赛,划手们用力摆桨,水波荡漾,河面上齐头并进,百舸争流。
还可以到郊外观看激动人心的赛车比赛,风驰电掣,极速挑战。
和朋友或家人驱车到附近的沙滩上享受休闲的午后,晒太阳,冲浪,游泳。
阳光洒在沙滩上,海浪一层层地拍打,海边野餐成为当时流行的约会方式。
和朋友驾一艘小艇,出海钓鱼,收获颇丰。
回归到室内。漫步在画展,欣赏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作,凝神静气地思考画家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夜色渐暗,霓虹灯纷纷亮起,丰富的夜生活也拉开帷幕。电影院,剧院,舞厅和酒吧招牌不断闪烁,竭尽所能地吸引客人。
精心打扮后,来到舞厅,伴随着现场乐队的音乐,和心仪的ta一起翩翩起舞。
半个世纪前,澳洲聚会也钟爱BBQ。呼朋唤友在后院烧烤,大杯喝酒,大块吃肉,不亦乐乎。
早晨到了,又是新的一天。昆州人果然懂得如何节省时间,开汽车送报纸,随开随丢,一刻不停留。
还好牛奶不能扔,只能下车送到家门口。60年前的牛奶都是预定制,瓶子也要即时回收。
在车来车往的街道上,行人步履匆匆,展开他们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或许1964年的布里斯班人,已经明白work hard, play hard这个生活态度。
动荡的60年代,在澳洲,民权运动崛起,在工作场所推动男女平等,在法律上伸张土著权益。世界在这之后,变得不一样了。
而昆士兰人懂得享受的性格,60年来倒是变得不多?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