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刷爆几波热搜的网红公司乐歌股份再次上演“戏剧性”的一幕。
11月13日晚间,乐歌股份发布《关于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告》,其中披露,最近一次减持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项乐宏先生、姜艺女士及其一致行动人丽晶电子、丽晶国际、聚才投资(后简称’实控人团队”)不再持有“乐歌转债”。
而二十三天前的10月21日,乐歌股份的实控人团队刚斥资近9000万,配售了89.65万张乐歌转债,占总发行量的63.14%。
在11月13日抛售最后30余万张转债后,乐歌股份的实控人团队已全部清仓手头转债,初步估计获利近亿元。
先大额配售自己公司发行的转债,接着在二级市场将转债高价抛售,这种赚自己公司债券“二级市场钱”的模式,显然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快速致富的“重要”法门。
而这还是现行规则所允许的,是不是让人非常惊讶?
赶快来看下这个故事。
01
新转债上市“一飞冲天”
转债由于其专业性,一直不太为普通投资者关注,但其实里面包含赚钱“道道”是一点也不少。
以今年10月21日发行的乐歌转债为例,乐歌股份在当日发行了142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为“乐歌转债”,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
但此后上市的四个交易日内,乐歌转债最高上涨到259.98元,上涨幅度超过150%
▼ 附图:乐歌转债上市前四天分时走势图
以乐歌转债1.42亿的总规模,这意味着短期内二级市场孵化出了大约2.1亿元以上的浮盈“大饼”。
02
实控人的“聪明”操作
当了解到这样的结果后,回看乐歌转债发行时的一幕,对大股东认购转债如此积极的行为才能有所理解。
在此次乐歌转债发行中,公司实际控制人项乐宏、姜艺和一致行动人聚才投资等一共配售了乐歌转债89.66万张,占总发行规模63%以上。
03
逢高“清仓”
有意思的是,和一直在涨的转债相反,乐歌股份的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在乐歌转债上市的第二日就开始大举减持。
11月11日晚间,乐歌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姜艺及其一致行动人聚才投资于11月11日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乐歌转债15.7万张,占发行总量的11.06%。
11月12日晚间,乐歌再度发布公告:再次宣布公司实际控制人姜艺、聚才投资、丽晶电子于2020年11月12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乐歌转债共计43.76万张,占本次发行总量的30.81%。
11月13日下午,乐歌股份第三份减持公告发布:公司于 2020 年 11 月 13 日收到实际控制人姜艺女士及其一致行动人丽晶电子、丽晶国际的通知,姜艺女士等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乐歌转债共计302,022张……本次减持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项乐宏先生、姜艺女士及其一致行动人丽晶电子、丽晶国际、聚才投资不再持有“乐歌转债”。
上市四个交易日内,实控人团队将半多个月前刚购入的约8966万元转债,全数抛售干净。
04
盈利近亿?
而结合11月11日到13日,三天的走势可以推测,乐歌的实控人团队在本次转债的“快进快出”中斩获极为丰厚。
若以前述三个交易日的均价估计实控人卖出成本,则预计实控人团队的实际抛售可能斩获盈利8500万元以上。
更加厉害的是,11月13日下午,乐歌转债持续上涨趋势突然告终开始“回头”,截至收盘,下跌了7.25%,报收213元。两相对比,姜艺等人撤离的力度和速度可谓是“快、狠、准”。
▼ 附图:11月13日乐歌转债走势图
05
网红董事长一“战”成名
提到乐歌股份,首先想起来的可能是不久前其董事长项乐宏和平安资管基金经理之间的“口水战”。
今年8月29日,乐歌股份董事长兼CEO项乐宏发布了一封《我最近接待基金调研的一些感受》的信。信中,项乐宏使用“颐气指使”、“居高临下”、“一无所知”等词语,直指平安资管前来调研的基金经理,也由此拉开了与平安资管怒怼的序幕。
▼ 附图:当时项乐宏发布的微信和微博截图
期间,项乐宏的几次回应甚至牵涉到了人身安全和“报警”等词汇,而在双方“有来有往”的回应之后,项乐宏的态度突然由一开始的强硬转为温和,最后发布了一番“以和为贵”的言论。
▼ 附图:当时项乐宏发布的微信朋友圈截图
事情看起来已经到此结束,但就在10月30日,乐歌股份三季报发布后,项乐宏再次公开发声,此次的对象变为了“基金朋友”。原因大概率是公司股价在一天内大跌15.65%。其在微博和雪球上均发文表示了自己对公司股价大跌的担忧。
▼ 附图:当时项乐宏发布的微信朋友圈截图
目前,相关内容已经被删除,项乐宏的微博和雪球已经找不到相关文章。但网友们的留言仍然表示出对 “太关注股价”的行为不同看你发。
06
转债发售能否限制“大股东”配售比例?
回到转债本身来看,如今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似乎陷入一个两极分化的局面。
一方面,不热门或业绩一般的公司再融资可能根本推不动;
另一方面,热门的公司的再融资方案(无论是定增还是可转债)都会出现大股东“过分”热情参与的案例。这虽不违规,但仍然值得警醒。
毕竟一个大股东或实控人,如果心思过度放在如何从二级市场上“搞钱”,而不是全身心在一线实业上,还是会让人有所担心。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