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个朋友挺发愁的:
她家娃快上小学了,本来已经早早买好了学区房,对口的也是重点小学、中学,以为这么一条龙下来,孩子的教育环境,算是妥了。
但没想到,政策一年一个样,最近疫情缓和,小学开始报名,结果邻居们都心神不宁,说是等到孩子升初中那会儿,大概率会像一些城市已经改革的那样,变成抽签,孩子到时能上啥学校,全靠运气。
她急了,又赶忙打听好的私立学校,想着万一抽了一般的初中,也能在小学时攒多点竞争力,但私立也不好进,而且进了也不能保证什么,她觉得很无力,和我诉苦。
同为当妈的,早些年我可能还没太深刻的感受,但这两年,随着自己娃也要上小学、身边也不少朋友在折腾着学区房,真的是要感慨一句:
为人父母,那份对孩子付出的心,都是一样一样的。
我安慰朋友:好歹你还有学区房、有机会上重点,瞅瞅我,别说现在住的不是学区房,就算买了房,也没啥用啊。
之前分享过,小叶子当年因为我工作地的关系,生在了香港,拿的是香港的证件,我和老公又都是深圳的新移民,买房、换房那会儿,主要图离工作地近、小区环境好、改善自住,压根儿没想到啥学区的事儿。
等这两年真正想到了,也跟着傻了眼:
如果想上公立重点,先要有好学区的房子,深圳这房价,呵呵……重点是,买了房,基本也没啥用,因为孩子属于非深户,按积分入学标准、一类一类往下排的话,最热门那些学校,分肯定不够。
而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去香港读,也各有弊端和限制,都不是多好的选择、甚至不是选择。
我也一度郁闷啊,毕竟名校的升学率、中高考成绩摆在那,谁不想为孩子争取到一个更好的环境、增加未来考到好学校的概率呢?
但我转念一想,好学校也不代表全部啊:
肯定会有人得意、有人失意,“得意”的话,我算是了吧?至少从高考结果上来看,是全省前100,全国排名前几的大学。
可这一路走来我知道,那并不是一份高枕无忧的保障,也不存在着永远的优越感;
走到今天,或许有名校经历视野的影响和加持,但更多的,还是靠自己摸爬滚打、一个坑一个坑踩过来的。
那“失意”的呢?名校里成绩一般的、压根儿就没上啥学区名校的,才是真正的大多数,这些孩子的未来,就一定黯淡了吗?
其实人生是场长跑,在任何阶段,都有暂时“领先”,以及暂时“落后”的;人生也不止一条赛道,在这条跑得不快、在其他跑得快、跑得好,后来居上的人,比比皆是。
而且只要是“考试”,就只能做到相对、而不是绝对公平。
对孩子们来说,不能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确实不公,但这种现象不可避免,而且将会一直存在。
就像刚刚过去的周末,连看两个综艺,都让我很感慨“公平”这件事:
一个是《乘风破浪的姐姐》:公认的实力派孟佳,在第三次公演中被淘汰了,特别让人惋惜。
她唱跳能力都很优秀,但因为拿到的曲目是慢歌,现场表演没有快歌那么受欢迎、加上不被观众熟悉,所以分数很低;
而另一个节目《脱口秀大会》更刺激,第一场突围赛,就直接淘汰了上一季的第三名思文,还有节目组请来的一位脱口秀大牛周奇墨。
为啥呢?因为赛制是1对1pk,对手都是现场挑的,于是就会出现“不公”的结果:当强者遇到强者、其中一位强者注定被淘汰,而弱者遇到弱者,一位弱者反而能晋级……
这俩比赛的重要性,对“孟佳”、“思文”们来说,不亚于高考,过了这关拿下好成绩,意味着一浪又一浪的资源、流量、发展机会。
可是,规则就是如此呀,和咱们关心的学位房、名校与孩子未来的关系,其实也挺像:资源有限,有人得意,就一定有人失意。
而我更在乎的,是孩子如果没有抽中一个好歌、没有在一个选拔标准下占到优势,ta还可以做什么,在未来依然过得好?
好像孟佳,虽然淘汰了,但她在姐姐里幕前幕后的故事很圈粉,未来一定也还有别的机会,她今天的舞台表现和口碑,也得益于之前在女子唱跳组合Miss A(现已退团)里的长期积累;
思文周奇墨也是,不断能原创并表演出好段子,才是生产力,其实真正有才华,也不会一直被埋没的,这个时代,机会真的很多。
回到孩子,无论是作为有幸进入名校的“少数人”,还是暂时没能享受到最好教育资源的“多数人”,咱们都关心:
要提供怎样的支持,能让孩子在他们自己的未来,多获得些“筹码”?
我觉得,除了房子和学校,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最近很多妈妈和我说,看了小叶子独立参加夏令营,觉得她很棒。
其实这是我和她爸爸商量的,每年都希望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夏令营只是形式,我看重的,是参与过程中,孩子能积累体验到的那份“独立”、“合作”、“勇敢”、“自我管理”。
我又为什么会去研究牛津树、sight words的陪学心得、让娃学编程?
也是看重这当中所能培养到的东西,比如坚持、学习习惯、逻辑思维力、创造力……
14年前还没有iphone,10年前还没有微信,《未来的工作》作者写道,现在90%的全职工作岗位,在未来20年会消失。
也就是说,那些我们用尽全力,才让娃孩子上得了的学校、从事的工作,从来就不是铁饭碗,他们很可能会随时失业。
而什么样的孩子最可能战胜人工智能、在新世界里不但能生存?还能生存得好?拥有幸福力?
其实是那些拥有机器所无法取代的品格和技能的孩子:
不光懂得知识,而是掌握知识与迁移知识的学习力与创新思维。不光会解题,而是拥有能适应未来生活挑战,应付改变、灵活沟通、解决困难、理解新事物的社会情感技能。不光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能自我感知幸福、也有能力为别人带来幸福的积极乐观、社会情怀。
……
所以我们日常会怎么和孩子沟通、在孩子面对挫折和挑战时如何鼓励孩子、怎样培养孩子对阅读、对学习的终身爱好和兴趣,怎样带孩子感受多元文化、去到美术馆、博物馆、不同的城市和国家开眼界……
这些都是软实力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花时间不断在学习、践行和努力分享的。
真正的“鸡”娃,是一件需要长期主义、“慢成长”的事儿。就像我曾经分享的那样,很多事,要走过来才知道,那其实是份礼物。
除了我们自己努力多多分享专业和自己亲身陪娃的经验,我有个想法也很久了,就是希望能够有更多人,来一起组成个“智囊团”,分享你们的故事。
比如,我特别想知道:
那些名校毕业的孩子,回头看,有哪些关于考试和人生的“真相”,想要分享?那些没有上名校,却依然考了好成绩的孩子,是如何做到的?那些周围资源、学校环境不如名校的孩子,是如何做到自律、热爱学习的?那些考试失利、却在未来拥有了理想人生的孩子,是如何“逆袭”的?
不管是用过的方法、笃信的理念、还是遇见过什么人、有什么样的感悟,如果你自己经历过、或者知道有人经历过,我特别想和你聊聊,然后把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这件事让我特别“兴奋”,不仅仅因为我当妈前曾经是个记者,现在也一直坚持“我手写我心”;
还因为我对“故事”和里面每一个鲜活的人,都特别感兴趣,过去参加各种课、心理剧,我总是容易触动心弦、甚至感慨落泪,因为在那些故事里,我不但会看见他人,也会看见我自己。
既然要做成百年老店,我和花时间希望陪着大家,用更长、更久的视角,给到现在的迷茫,一些光亮和启发。
也但愿我们能穿越眼前的困惑,早点知道对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这一生,在当下,我该抓住什么,珍惜什么。
关注我并私信回复“资料”领取海量雅思考试礼包,还有免费课程打包送,不定时有福利活动&实物奖品哦!
想了解更多留学、移民、院校、语培知识,请点击下方链接找大学长吧!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