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我国的劳动人口大约是8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口约4.5亿。而剩下的6亿非劳人口中,还包括着大量的儿童、学生、因病因残人员、无生产能力老人等。
无论如何剔除,都意味着有大量已就业国人的收入水平低到不敢相信。
可怕的不是中国有6亿人口月收入1000元,而是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
怎么理解?
因为以收入而论我们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巨大的图钉结构。
如果以Z轴纵坐标代表收入,垂直于Z轴的圆面积代表每个收入区间的人口,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图钉。
具象化一下:
这个图钉尖锐无比,顶端高耸入云,无论你收入多高,高你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都大有人在。在纵坐标上,大部分人都处于下部,所以你经常觉得自己穷。
而偏偏底部又蔓延无边,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拥挤在图钉底的范围之内。在面积(收入)绝对排名上,哪怕你月入3k就已经超过了一大半的人,即使是中位数,也不过2000多。所以统计数据发布的时候,你不敢相信,连呼“被平均”。
然而二者并不矛盾,是既魔幻又现实的对立统一。
只是不知道,那些在高耸入云上顶部的人,能否理解巨大底部里人们的生活?
十户手胼胝,帝都房一平。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当金融、互联网等专业站在了应届生就业的鄙视链顶端,很多人忽视了GBT 457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里剩余99%的行业。
从A到T 20个行业分类,近百个大类,数千个小类。每项行业里面都藏着时代的无面人,大家踩在他们的背上,眺望着这盛世,但从不低头看他们一眼。
还有两个数据值得关注:
1、劳动报酬占GDP比重。
中华总工会报告,从1983年到2005年,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从56.5%下降到36.7%。也就是说,我们的劳动在社会财富中相对来说不断贬值。
资本的增殖速度远远超过辛勤劳动带来的收益。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一线城市的土著,卖1-2套房变现1000万,放在银行可以无风险理财每年收益40万,而年收入40万的劳动者已经是妥妥的金字塔顶了。
2005年之后呢?最近十几年的数据,我查了半天没查到权威数据。只有一些研究数据说是在22%左右。顺便说一下,美国的该数据一直在六成左右。
2、基尼系数。
根据最新的发改委数据,官方发布基尼系数的《中国住户调查年鉴》,从2003年到201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走势是这样的:
当然,官方的数据统计口径有一个问题:没调查到前1%的最富有人口。也就是说,统计局的基尼系数较低,并不是因为基尼系数真的很低,而是他的调查并没有覆盖到那群1%富有的人。
如果算上这部分的富人,那么基尼系数则是: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可以看到,这已经和著名的西南财大2015年的数据接近了。
然而,这个数据也有问题:其实它漏掉了前0.01%的最富有人群。
如果加上呢?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显示,如果不仅包括富人,还包括最顶尖的0.01%区间的富人的话,基尼系数则为0.67左右。
相信看完这两个数据,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视频里的话。
“从旧世界里找麻烦很容易,但关键在于如何创造新世界。”
如果你觉得这种现象是不对的,那么就有必要思考不对在哪里。
问题在于分配。
不能得到有效分配的奋斗毫无意义。
人获取物质是为了更舒适的生活,换句话说,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劳动,而非为了更好的劳动而生活。不能本末倒置。
在目前的分配体制下,生产要素货币化、市场化、资本化的前提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分配,有效的分配。
分配谈好了,加班,996,英勇奉献,努力奋斗才有意义。否则就都是耍流氓。
只要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寒冬严峻下愈发紧张的劳资关系。
而996的程序猿,没有假期的土木狗等劳动者们,跟工业革命时代纺织厂里的女工,矿山里的挖煤工其实并无本质区别。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社会形态与生产形式意味着斗争方式也可能是全新的。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弊端和技术红利吃尽的影响双重叠加下,逆全球化和“内卷”就逃脱不了,劳资关系紧张只是其中一个侧影罢了。
拔掉这颗“图钉”,需要我们每一个劳动者的努力。
作者注:很多数据来源于看过的知乎回答等,恕我无法一一列举: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