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说的好好的,我们帮着公司找亲友签假购房合同,他们再用合同申请贷款,房子建好后的过户费公司来付。谁知我们离职后,公司却要我们交这笔钱!”爆料人余女士郁闷地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
据余女士介绍,自己曾任职的这家地产公司进入墨尔本市场没几年,至今尚未建成任何项目,但自己在该公司所“学习”到的经历,却让她“难忘终生”。
爆料人余女士接受今日澳洲采访
“要求我们员工借用亲友身份伪造合同”
余女士告诉记者,该公司开始造假始于2017年12月。当时,其开发的一套楼花项目由于位置、设计等种种原因销量惨淡,不足以支持其从银行取得贷款,于是该公司的管理层“盯上了”员工们。
该楼盘建筑工地 (图片来源:供图)
“澳洲这边只要规划批文到手,开发商们便可以向老百姓销售楼花。一般销售率达到75%,就可以拿着合同到银行去抵押贷款,进而获得施工贷款。在项目完成建设后,再过户给买家。”余女士告诉记者。
“然而,这家公司的项目销售率迟迟无法达到标准,于是管理层开始要求我们这些员工借用亲友的身份伪造合同。”余女士称。
该楼盘建筑工地 (图片来源:供图)
“我们因为是该公司的雇员,和其有直接利益关系,签订的合同难以用于申请银行贷款,该公司就要求我们去找自己的亲属、朋友等与开发商公司没有直接关系的‘第三方’下手,借用他们的姓名和ID签署销售合同,同时签好指定转卖楼花买家的Nominee Letter。”余女士介绍到。
一份伪涉嫌虚假认购合同的截图 (图片来源:供图)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买卖双方签字的合同、ID证件和10%的定金支票,此合同即视为有效。而定金的支付,实际上还是来自开发商的无关联银行账户,相当于从左口袋掏到了右口袋。”
余女士称,“这么一来,后面假买家即便反水想取消合同强夺押金,开发商也有绝对的权利拒绝合同取消的申请,更何况还有指定转卖楼花的Nominee Letter。”
被指用于虚假购房的支票 (图片来源:供图)
“我们也不是没有担心过支付过户费的事情,但公司方面含糊其辞地表示没事,到时候会替大家付这笔钱,员工们基本都是一群在读的学生,也就稀里糊涂相信了。”余女士告诉记者,这批“虚假合同”涉及的总金额大约有500万澳元。
“工作这么多年,没碰过这样直接扣工资的事”
余女士告诉记者,尽管员工们参与帮助该公司造假获得了施工贷款,但他们并没有得到额外的回报。不仅如此,就连他们应有的收入都受到了严重的克扣。
“该公司几乎无任何全职或兼职职位,如有应该是个别的七大姑八大姨,其他所有员工都是兼职的在读大学生,”余女士称,“这样就不用给员工缴纳养老金和税费。”
余女士告诉记者,大家的收入一般为每小时15-18澳元,低于法定标准,然而他们的工作量却并没有减少。“恰恰相反,员工们不仅接到通知就要随时随地加班,超时工作的时间还要被克扣掉以减少付薪水的金额。”余女士告诉记者。
员工的讨薪信和欠薪清单 (图片来源:供图)
“我本人被克扣的薪水应该有5000-6000澳元,其他几个同事应该也有这个数。”余女士称。
此外,余女士告诉记者,随着该公司的第一个项目即将完成,自己曾协助办理假销售合同的亲友开始担心是否需要支付过户费用,于是致函过户师,声明相关费用将由该开发商提供。
“然后,开发商的神操作来了,他们不但要求过户师找离职员工支付这笔款项,更在自己伪造合同的情况下,指责假买家的过户律师不专业!”余女士告诉记者,“可笑的是,开发商在回复这份过户律师的邮件时,连姓名都不敢写上!”
所有利润“一网打尽”?
据余女士称,该开发商在墨尔本北区另有一块占地超过6000平米的土地,系与另外一名华人老板合伙开发,而这块土地,就成了该开发商割肉的“肥羊”。
“由于合伙人国内公司业务繁忙,每年仅往返中澳几次,基于基本信任,开发业务完全交由该开发商打理。”余女士告诉记者,“谁知开发商暗地多次要求我们员工,把他个人独资项目的多项成本加到了合伙项目里!”
余女士举例称,该开发商不仅要求自己个人项目的顾问公司把invoice开到合伙项目名下,更要求设计公司将独资项目和合伙项目的室内装修设计做成完全一样。这样一来,该开发商名义上为合伙项目订购的材料其实相当一部分被用在了独资项目上,大幅压低了独资项目成本。
此外,据余女士告诉记者,该开发商甚至要求员工们去成立属于该开发商自己的设计公司、销售公司、营销策划公司、建筑公司,以及物业管理公司,并要求绝对不能外聘有资质的全职员工,只使用临时工,再挂靠别人资质以满足专业资质要求,最后再用这些自己的员工的关联公司承接自己的项目,从而实现将所有利润一网打尽的“神奇操作”。
“我来曝光也实在是被逼无奈,”余女士告诉记者,“我不仅被该开发商拖欠着离职结算工资,还在被当初好心帮忙的朋友追着索要假合同过户……希望大家在购房时挑选开发商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不然丢了时间、金钱,真心是哪哪都不划算。”
据余女士称,为该开发商提供贷款的银行NAB已经委托KPMG介入调查。
今日澳洲App记者从多名在澳从事投资与金融行业的人士处得知,余女士爆料的这种涉嫌骗贷的行为,已经进入澳洲一段时间了。“这种假贷款澳洲之前鲜见,但近十几年偶有听闻。一旦事发,开发商有可能坐牢,而帮助做假贷款的员工则可能背上不好的信用记录在案,就是双输。”墨尔本资深房产贷款经理人汪正亮告诉记者。
另一名房地产相关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类似假贷款近年来在澳洲并不少见,而相当一部分卷入的开发商都有中国背景。
今日澳洲App记者试图联系该开发商,截止到发稿前未收到对方回复。
今日澳洲App还将继续关注本事件。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