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y Cara能用流利的意大利语与她的奶奶对话,但这只是因为她九岁时在 Tuscany生活了一年。
Gaby说:“我们当时在一个小村庄里,而且因为我还很小,所以我很快就学会了意大利语。”
对她的父亲Bruno,一位第二代意大利裔澳洲人来说,这简直是梦想成真。
他说:“我一直希望我的孩子能体验意大利文化,学习语言到一种可以自由交流的程度。”
Gaby和她当时只有五岁的妹妹在风景如画的Panzano上了一所当地学校。
Alexia“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新语言。
“她有地道的Tuscan语音。真是太美妙了。”Bruno说。
“寻根”,或前往家乡获得沉浸式的文化和语言体验,就是这样Cara家得以扭转了一种相当令人警醒的趋势。
失去你的语言
在澳洲,意大利人语言的流失速度比其他任何种族都快。
在过去15年左右,在家说意大利语的人数下降了8万人左右。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1年有将近35.4万人在家讲意大利语。而到2016年,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27.2万。
悉尼大学意大利研究高级讲师Antonia Rubino说,希腊人的移民轨迹与意大利人相似,但“有些因素帮希腊人更多地保留母语”。
“其中一个原因是希腊语不像意大利语的标语语和方言之间有差别。”
Rubino博士解释说,许多战后的意大利移民以方言作为他们的第一语言,而且通常不会将意大利语传给第二代。
她说:“希腊人还有教堂。”
她说,希腊东正教堂是家庭的中心,在文化和语言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意大利常去的天主教堂是说英语的。
但是在语言流失方面,希腊人并没有落后意大利人很多。
这是因为许多移民只需要经过三代就会失去他们最初的语言。
麦考瑞大学应用语言学教授Ingrid Piller说:“澳洲在许多方面都是语言的墓地。”
这个术语是由美国语言学家Joshua Fishman创造的,适用于美国,但澳洲也很合适。
Piller博士说,和美国一样,我们是一个英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在这里语言的多样性不被重视。
“单语心态”?
这种态度反映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
悉尼大学的Ken Cruickshank说:“澳洲是世界上最多语言的国家之一。”
然而,语言教育并未被重视,“在维州以外的所有州,语言都不是核心课程的一部分。”他说。
他说,“事实上,在提供和使用语言方面,我们在所有经合组织国家中排名最低。”
Cruickshank博士说,最终结果是双语孩子在高中毕业时有六分之五的可能会失去传统语言。
或者简单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澳洲多语言的孩子在上学后变成了单语言。
这种单语言心态与我们的多语言现实完全不同步——每一天约有300种语言在澳洲使用。
人们会通过两种方式失去他们所说的语言。
第一种是通过语言殖民化,这是世界上许多土著和少数民族语言所遭遇的。
第二种是语言同化。
就是移民失去自己的语言逐渐转向主导地位的语言,英语——这本身也是一种移民语言。
接纳语言
但是,像Cara家一样,许多人正在抵制似乎不可避免的同化过程。
Nii Laryea Tetteh今年25岁,他正在努力提高自己儿时语言的使用,这种语言来自他父母的祖国加纳,称为Ga。
作为在澳洲长大的黑人,Nii会受到诸如“你看起来像巧克力酱”,或“你这么黑是因为喷了美黑剂吧”之类的评论。
“你就会想融入,所以你就会做一些像是拉直头发的事,还有像典型澳洲人做的事,喝酒泡吧。”Nii说。
他还不再说Ga。
但是当他在建筑工地上当木匠时,他发现周围有人说阿拉伯语,于是他开始问自己:“为什么我要隐藏自己的语言让自己变弱。”
对Nii来说,说Ga是要忠于自己。
他说:“无论我做什么,总会有一个人或一个人做了什么事来提醒我,我不是来自这里,甚至是你的好朋友。”
“我一直在努力成为我不是的人,这永远都行不通。为什么我不能接纳我自己,不再假装我不是的人呢?”
Nii现在尽可能多地和他的母亲说Ga,并且很高兴他最近可以第一次与在加纳的祖母用Ga通电话。
用Ga与祖母说话似乎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些跨国联系以及在家中使用Ga的机会,构成了语言学家所说的“语言生态”,这是一种支持性的语言环境,将对Nii拾回儿时语言的努力产生重大影响。
语言生态正是Billy Jangala Williams很大程度上被隔绝的东西。
Billy总是讲一些Gamilaraay的单词,但是作为土著在新州西北小镇Collarenebri长大,“在某些方面,语言是最难接触的东西。”
“一些暴民不许我说Gamilaraay,有胆你就试试,甚至不许说是土著。”
今年45岁的他开始正式学习Gamilaraay,感到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对Billy来说,说他自己的语言关乎身份。
他解释说:“还有一种联接感,而且可能还有治愈发生了。”
比起Gaby和Alexia或Nii,坚持使用他的语言对Billy来说意义重大。
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有六千万人说意大利语,而大约一百万人说Ga。
但根据2016年的人口普查,说Gamilaraay的只有105人。
这给在多元文化澳洲生活的我们所有人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语言是人们文化认同的关键,那么我们重视我们丰富的多语言是否有意义?
Gaby体会到了解意大利语的重要性。
她的语言不仅使她与自己的奶奶联系,而且使她对不同的文化有所了解。
她说:“小时候,我们对前往意大利一无所知。”
她现在30岁,她知道小时候住在意大利也是在经历一种不同的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她决心将意大利语传给下一代的原因。
那意味着Cara家四代会说意大利语——这对反击澳洲作为“语言的墓地”的形象做出了微小而重要的贡献。
https://www.abc.net.au/news/2019 ... and-fluent/11736450
评论
保留母语,而不是让孩子失去母语, 才是对多元文化真正的尊重。
评论
真不容易,意大利希腊语在澳洲式微的部分原因也是第一代移民老去,去世,而来自意大利希腊的新移民人数不多
评论
想忘都忘不掉。
评论
很简单 意大利希腊人移民较早,上一辈坚持说母语的基本挂的差不多了, 二代在这里长大肯定是英语为主
华人二代也会步这个后尘的
评论
觉得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家长在家里坚持跟孩子讲母语
而不是一开始就要求读写
这样对孩子负担不太大,不至于使孩子失去兴趣而停学
到了初高中才学习读写
评论
与一位第二代的希腊裔聊天,她说她听还可以,能说一点,但她的孩子就完全不行了
一位一代印度友人在这里生的孩子听不懂也不会说她的语言了
她们都同样表示,挺shame的,但真是太难了
评论
听上去就是一种移民语言的general轨迹
评论
很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多种语言就是分裂的开始。
评论
有没有人统计过每年讲上海话的人口减少多少的?如果有的话我估计这个比例会比上面列出的数据惊人许多。
PS:我知道上海这两个字一出应该就会有人要开始“兴奋”了,没事请开始你们的表演。
评论
吴语言的流失很厉害,90后讲上海话都要搭着普通话掺杂地说了
评论
交通便利,交流增加,语种必然减少。
有些山区,隔几十里路口音都不一样,就是因为交通不便,语言各自演化。印度也是,几十种语言,互相都听不懂。
不止澳洲,全世界方言都在消失。
评论
没有环境,用不上
评论
90后至少还有很多会说的,00,10后你再去看看,他们甚至已经让不太会说普通的话的爷爷奶奶那辈人开始讲普通话了。
评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亚洲其他国家的移民也让孩子学中文了,以后说中文的人会越来越多
评论
报幕员?
评论
当然是墓地了
华人二代不让学中文,意大利人说中文,中国人说法文才是政治正确
评论
语言本身只是交流工具,不是多元文化本身。
“多元”,实质上就是“异见”(不是“落后思想”)
评论
不奇怪,二代华人已经以英文为主了,再下一代就更是了。
评论
难道不跟HSC有关?
评论
是不是学中文的越来越多了
评论
我女儿倒是早早地说将来她有了孩子一定要教孩子说中文
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评论
家庭很重要,第一代移民坚持和第二代移民交流母语,并且把语音背后的文化也传递给第二代,在还没有卦之前,把火炬交给第三代,那么,语音就可以延续下去。
有很多父母在教育版激烈的讨论过要不要持续中文,也是第一代移民对于母语是否在移民英语国家延续不同思维的交流。
语言是什么?交流的工具,是思维交流,是情感互动,是解决冲突问题的有效工具。一个能够掌握多种语言的人,至少是掌握了多种交流工具。
恰恰和本文相反,我认为,澳洲是激励和鼓励孩子学习多种语言的好地方,只要有机会有时间,包括中文母语在内的多种语言都可以接触到,并且顺势学习,包括第一代。
评论
土澳
评论
中文大量保留了吧?
评论
希望中文能保留一些痕迹。
新金山们,加油
评论
真是一言难尽
我知道一个朋友的孩子们都是澳洲出生澳洲长大,在家和孩子坚持说中文,结果是孩子能听懂中文,但是用英文回答 坚决不说中文。
另一个上海人,孩子能说上海话,但是听不懂也不会说中文普通话……
评论
我们早就放弃上海话了,儿子学校讲英语,学校第二语言学法语,家里能够坚持普通话,同时做国内的语文教材,学会基本的拼音和读写能力,就已经很累了。当时在普通话和上海话二选一的时候,决定还是普通话,应该以后更有用。
评论
你的中文也挺shame的,哈哈哈哈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