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在儿童时期面对大量不同人种和面孔的人在成人后能更好区分不同种族。
近来一位苏丹裔澳洲时装模特被混淆成另一位非洲裔模特出现在杂志上,由此衍生了一场关于种族主义的辩论。
名为Adut Akech批评杂志不尊重她的种族,因为后者在关于她的文章中使用了另一名乌干达背景的模特照片。
不过新研究发现无法识别不同人种可能并非完全是因为种族偏见。而可能只是因为在儿童时期没有面对足够多的人种。
澳洲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儿童时期的社交接触可以减少——甚至消灭——所谓的“异族效应”——无法识别不同种族的人。
研究合作作者Kate Reynolds告诉SBS新闻:“如果在12岁之前你一直在面对接触不同种族的人,那么你身上异族效应的可能性较低。你更可能天生就能识别。”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种族偏见可能影响异族效应,但是研究结论不认为种族主义是主要因素。
接触年龄的范围——从出生到12岁——是关键时段,这一阶段里人脸识别系统在形成,就像儿童的语言学习,随着成长,成人越来越难区别不同面孔和其他种族。
研究发现,增强成人时期和其他种族的社交接触——即便经过多年,即便有很多不同种族朋友——也没什么改善。
“在关键发展起之后,你必须非常努力的训练你的大脑才能克服异族效应。”
“所以就和学习外语一样——你可以做,但是难多了。”
异族效应会产生严重后果,比如护照识别错误,或在法庭上。
最著名的因证人认错犯人而产生的冤假错案之一发生在美国人Ronold Cotton 身上,他由于强奸和抢劫而入狱10年,直到1995年DNA证据证明了他无罪。
Reynolds教授表示那些需要人脸识别的工作可能适合于那些在儿童时期接触过很多不同种族的人。否则的话,培训项目对成人来说至关重要。
https://www.sbs.com.au/news/they ... -is-developed-early
评论
认识多了也可能加深对某些种族的歧视,歧视不在于认识的多少
评论
认识多也只是提高识别度吧,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倒是和教育有很大关系
评论
这个只是说可以降低跨种族识别障碍吧,和思想无关。
评论
如果在12岁之前你一直在面对接触不同种族的人,那么你身上异族效应的可能性较低。
评论
那就是说现在的小孩以后大了不会对种族有这么大偏见了?
评论
如果从小和不同肤色的人一起玩到大,对不同种族人的接受程度也越高,感觉确实是这样。
评论
听说有些华人家长因为成绩排名争着把孩子送进80%华人的小学,是不是日后孩子们在社会上会遇到困难?
评论
非洲裔确实很难辨认啊,除非经常见面的
评论
平等互利
评论
认识的多少而已
评论
对减少歧视没有什么帮助,还是看家庭和学校教育。
只是对所谓’脸盲‘有帮助,亚裔看鬼佬,鬼佬看亚裔,不会都是一个脸
评论
那倒不至于,年轻一代移民的素质,明显高于大妈,大家可以观察、验证。而且,不但是在国外,国内也如此。素质低下,跟歧视不是一回事情。总不能说,有人素质低下,然后别人指出来,说他没有公德,然后他就回喷:啊,你歧视我!这是很搞笑的。
评论
记得我们旁边一个幼儿园里的中国小女孩第一次看见黑人的时候马上就吓得大哭,很尴尬
评论
看起来这些小朋友对黑人的恐惧是天然的,那个中国小女孩一看到黑人就吓得大哭,一头扎到我的身边躲起来,我也是第一次见她,所以觉得场面很尬尴
评论
区别种族和是否歧视是两回事
评论
我女儿更傻,一直说自己是金发白皮 而我儿子则一直觉得我们黄种人的肤色叫做white。我问他,那些白人同学算什么肤色?他说那是因为他们不晒太阳
评论
是真的。我对白人和黑人都有脸盲问题,我很难区分他们的样子,所以经常忘了公司同事的名字。但他们好像都记得我名字,这下就狠尴尬了
评论
我觉得种族歧视各个种族都有,都很严重,不过文明些的隐藏起来,粗鲁的要表现出来。
很多反对歧视的只反对别人歧视他,而他歧视别人的权力则是天赋人权,比如,某些人
评论
华人皮肤并不黄,这个是过去为了区分人中的简单划分,其根源是一种歧视,只不过后来被东方人接受,便成为自豪的象征,并不科学
评论
种族这一概念本身没有科学根据。
评论
怎么也比白人要深一些吧?其实就是一个区分,在澳洲肤色白并不为美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